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及皮下筋膜组织广泛迅速坏死而不侵犯肌肉组织,由于常常合并中毒性休克而显得越发凶险。此病往往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变范围大,并且预后不好,诊治不及时,很容易死于败血症或毒血症。现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例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该文报道了肛周合并下腹壁广泛性坏死性筋膜炎1例,并对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经验和教训,认为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急诊清创手术为治疗的关键,合理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术后伤口换药及全身对症支持治疗对疾病的愈后及转归影响重大,可为临床对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临床上少见但病死率非常高的由多种细菌感染(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1],临床上多表现为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且极易扩散,并以皮肤、皮下组织及浅、深筋膜的进行性坏死而肌肉组织保持正常为特征.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常死于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肛周NF的发病率极低,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肛周急性NF患者2例,均伴有糖尿病,通过手术治疗、全方位细致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坏死性筋膜炎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性筋膜炎为一种少见的外科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发展迅速、症状重,如早期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致残或危及生命。文献报道病死率为30%~50%。本文对1988年以来共收治的7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低发病率, 高病死率, 是临床中较棘手的问题。组织感染是主要病因, 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对于大面积组织缺损的患者建议二期愈合, 术后抗感染治疗应升阶梯使用。手术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程细高  戴闽  雷刚刚  邹健  胡靓 《中国医药》2008,3(4):256-256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发展迅猛,极具侵袭性和破坏性的软组织感染,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的毒血症状,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病死率极高。我院从2000年至2007年收治5例创伤导致急性重度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其病情进展迅速,3例死亡,2例致残。现就其中1例重症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于绍珍  尤奎成 《河北医药》2007,29(6):588-588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严重外科感染.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和处理,常因导致败血症和浓毒血症而死亡.现将我院1995年至2005年共收治的12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外科领域中较为凶险的特异性软组织感染,起病急,发展迅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病变很快向周围扩散,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脓毒性休克,在临床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价值。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我院收治了18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就其诊断、治疗及预防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快速进展的导致皮下脂肪和筋膜坏死的细菌感染;通常深筋膜和肌肉不会受累,但可以因为继发的肌腔隙综合征而发生坏死。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少见、发病急、进展迅速,常并发脓毒血症、休克及多器官损伤,如不及时正确治疗病死率极高,文献报道可到达8%~67%~([1-3])。坏死性筋膜炎按感染细菌的种类分为两型,Ⅰ型为非单一菌种的感染,包括非A组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和(或)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70%的Ⅰ型坏死性筋膜炎是3或4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该型  相似文献   

10.
赵玉芬  周淑玲  周学琴 《中国药房》2013,(18):1710-1712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疾病的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以临床治疗1例为例,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通过全院大会诊、药学查房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式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全程的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建议。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效并合理。结论: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对治疗成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类以浅表皮下组织和筋膜组织快速进展性坏死感染,并继发血栓形成、表皮坏疽为特征的重症感染性疾病。本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早期如未能正确诊断、及时干预,患者很快出现休克,甚至导致死亡[1]。现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注射式隆乳术后填充物移位继发的广泛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复习,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以侵犯筋膜为主并可累计皮肤、皮下组织为特征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若不及时诊治常可死于败血症,死亡率高达33%-72%。其特征为起病急骤、迅速发展为坏疽。  相似文献   

13.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坏死性筋膜炎是表浅筋膜广泛坏死的严重软组织感染, 病情进展迅速,全身有毒血症,早期诊断难。现将我院近20 年,收治12例坏死性筋膜炎诊治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2-56岁, 平均31岁。因外伤后局部感染引起6例,肛周脓肿引起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60°直肠腔内超声探头检查肛门周围脓肿、直肠黏膜下脓肿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B-K PROFOCUS及日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0 MHz 360°直肠腔内超声探头,对20例临床诊断肛门周围脓肿患者行360°直肠腔内超声探头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与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肛周淋巴肉瘤,肛门及直肠炎性包块,肛门血肿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20例临床诊断肛周及直肠黏膜下脓肿中18例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结论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肛门周围及直肠黏膜下脓肿有很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旨在探讨肛周及黏膜下脓肿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方法 对5例经细菌培养确诊的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临床诊疗经验.结果 5例患者感染途径各异,临床表现为肢体红肿、紫癜进行性加重,且迅速出现张力性/出血性水疱,合并有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入院及时行清创术,术...  相似文献   

16.
<正>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又称Fournier坏疽,是一种发生在肛周会阴部、腹股沟和生殖器软组织的严重的急性坏死性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红肿硬痛并见片状黑色病变,大片皮肤及筋膜进行性坏死~([1])。本病发展迅速,很快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病死率高。由于不能找到真正的病原菌,无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培养结果是此病治疗的关键,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接到此类标本要高度重视,及时报告,这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肛周脓肿(PA)伴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行清创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PA伴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每组34例.单纯组行单纯清创术治疗,联合组采用清创术+VSD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3.35±0.28)d...  相似文献   

18.
3例坏死性筋膜炎误诊原因分析(河南省洛阳市150医院普外科471031)陈长年,冯福玉,王毅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严重外科感染。本病特点是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我院普外科从1988~1992年曾收治3例,首次诊断全部误诊,死亡2例。现...  相似文献   

19.
<正>骶尾部褥疮好发于截瘫与自主运动困难者,局部遭受持续垂直压力而发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以久治不愈,并发严重感染后,创面迅速扩大,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严重者危及生命。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08以来收治Ⅳ期臀部骶尾部褥疮合并坏死性筋膜炎8例,采用扩大清创、皮瓣或肌皮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于1例青霉素过敏的坏死性筋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相关药学监护。方法我院收治1例青霉素过敏的坏死性筋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药师根据患者自身疾病特点从抗感染治疗用药选择、坏死性筋膜炎监护要点、血糖监测及低蛋白血症对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等方面在其治疗过程中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针对患者糖尿病,先后采用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胰岛素泵)、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进行降糖治疗;针对患者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药师考虑到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及低蛋白血症,选择药物时在保证抗感染疗效的同时选择与青霉素母核和侧链不同且其蛋白结合率相对较低的药物,先后采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注射用氨曲南、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注射用伏立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通过早期、彻底引流清创以及合理抗感染治疗等系统治疗,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成功使患者转危为安,并为患者保全了右下肢及其功能。结论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订及优化本例患者全程治疗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