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王驰  王细文 《西部医学》2005,17(5):435-436
目的比较单用拉米夫定或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同时给予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共26周,然后单用拉米夫定26周;单药组40例,单用拉米夫定5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观察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时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联合组不高于拉米夫定组,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6周后,HBV—DNA复发率和ALT反跳率联合组不低于单药组。结论单用拉米夫定或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均较好,但长期疗效联合用药不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乙肝转阴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4例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分2组,联合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同时服用乙肝转阴合剂20ml,每日3次,共24周;拉米夫定组100mg,每日1次,口服,共24周。2组病人在治疗同时均给予肌苷,维生素B、C等一般护肝药物治疗,不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结果:联合组和拉米夫定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对HVB-DNA阴转率均在90%以上,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HBeAg阴转率方面,治疗3个月、6个月时,联合组均优于拉米夫定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抗-HBe血清转换方面,治疗3个月、6个月时,联合组分别为27.4%和39.4%显著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6.5%和16.1%(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肝转阴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且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提高抗病毒效果,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干拢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拉米夫定及拉米夫定联合干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设立空白对照。结果发现单用拉米夫定HBeAg转阴率为26.5%,HBV-DNA转阴率为91.2%;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HBeAg转阴率为34.3%,HBV-DNA转阴率为96.7%。两治疗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HBeAg转阴率(34.3%)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26.5%),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2例HBV-DNA在治疗中阴转,随后又跳复阳均发生在单用拉米夫定组,提示联合用药能减少HBV-DNA反跳或YMDD变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组)接受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5 MU,每周3次肌肉注射,8周后加用拉米夫定100 mg/d顿服,α干扰素治疗1年后停用,拉米夫定坚持服药.对照组39例拉米夫定100 mg/d顿服.疗程:两组病毒无耐药变异者,拉米夫定坚持服药.结果 联合组9个月、12个月及随访6个月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好,是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与单用苦参素治疗30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单用苦参素组。结论:干扰素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Ⅰ35例和治疗组Ⅱ34例,治疗组Ⅰ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组Ⅱ用拉米夫定加干扰素a-2b(联合、序贯),观察停药后肝功能,HBeAg及HBV 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Ⅰ在停用拉米夫定后出现肝炎复发率为68.57%(24/35),ALT反跳率77.42%(24/31),HBeAg复阳率70%(7/10),HBVDNA复阳率71.43%(20/28);治疗组Ⅱ在疗程结束后出现肝炎复发率为(16/34)47.06%,ALT反跳率55.17%(16/29),HBeAg复阳率40.0%(6/15),HBVDNA复阳率51.85%(14/27),治疗组Ⅰ与治疗组Ⅱ比较,复发率、ALT反跳率、HBeAg复阳率、HBVDNA复阳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加干扰素a-2b(联合、序贯)治疗慢性乙肝获得应答患者停药后其复发率、HBV复制标志复阳率明显低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获得应答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a1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使用拉米夫定的同时给予胸腺素a1治疗26周,随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2周。疗程中及治疗结束后1年定期检测ALT、HBV M和HBV—DNA。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治疗12个月后厦随访期间内,血清ALT复常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在随访6个月后HBV—DNA及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病例治疗一年后,HBV—YMDD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不仅提高了抗病毒疗效,且可减少停药后的反跳现象,近期与远期效果均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α-1b干扰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序贯组25例,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6个月,第5月开始加干扰素5M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拉米夫定组单用100mg.每日一次,疗程6个月。干扰素单用α-1b干扰素5M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结果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序贯组在3月、6月、9月、12月ALT复常率无明显(P〉0.05),HBV DNA阴转率、序贯组与拉米夫定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干扰素组差异显著(P〈0.05),HBeAg/抗HBe阴转率在第9、12月阴转率分别为52.0%、20.8%、23.1%及60.0%、25.0%、30.8%,差异有显著性P〈0.05,拉米夫定组发生YMDD变异8.3%.序贯组未见复制。结论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及干扰素组。  相似文献   

9.
慢性HBV携带者126例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的治疗方法及其126例的疗效。方法:慢性HBV携带者126例,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ELISA),HBV DNA阳性(PCR)。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胸腺肽、乙肝疫苗联合组。联合组56例,干扰素组29例,拉米夫定组41例,疗程16mo。用药后1mo、3mo、6mo、9mo、12mo、16mo各检查一次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 DNA、肝功能、血常规。结果:联合组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64.3%,HBV DNA阴转率为100%(P<0.05),HBV DNA的阴转率与干扰素组及拉米夫定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疗法既避免了单用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和部分患者的无应答状态,又避免了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导致的病毒基因变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与单用苦参素治疗30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单用苦参素组.结论:干扰素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1次/d,同时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d。于治疗第3个月、6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分别检测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ALT等并评价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6个月及停药3个月后HBeAg转阴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在治疗后6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用拉米夫定效果更显著,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且均为口服制剂。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7例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联合治疗组35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治疗同时给予α1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32例患者仅给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结果HBV-DNA阴转率2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与α1胸腺肽联合应用治疗CHB具有协同抗HBV效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乙肝患者共108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胸腺肽α1和拉米夫定(100mg/d)联合治疗(治疗组),48例单用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对照组),共治疗1年.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o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拉米夫定与α1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乙肝散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方法将2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d,乙肝散9g每日3次,服用12周、24周,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d12周;对照组加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d,服用12周、24周,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d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2周、24周肝功能复常率,HBV—DNA及HBeAg转阴率。结果12周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HBV—DNA及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4周HBV—DNA水平及生化指标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乙肝散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组同时使用α 干扰素及拉米夫定 6月 ,随后单用拉米夫定 6月 ;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 12月。结果  (1)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 71.4 % (2 0 / 2 8)与对照组 6 3.3% (19/ 30 )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治疗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 4 6 .2 % (13/ 2 8)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 % (6 / 30 ) (P <0 .0 5 ) ;(3)治疗组血清ALT及HBV DNA基线水平与病毒的完全应答率密切相关 (P <0 .0 5 ) ;(4 )在ALT >2×ULN及血清HBV DNA >1.0× 10 7拷贝 /ml的患者中 ,治疗组病毒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1)α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阴转率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无显著性差异 ,而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比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明显提高 ;(2 )对于ALT中度以上升高、HBV DNA高水平复制患者 ,α 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0例: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12个月;胸腺肽α1 1.6mg三角肌注射,1周2次,疗程12个月;苦参素胶囊20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2个月。对照组102例,采用苦参素、拉米夫定治疗,剂量、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率和肝功能复常率、HBV标志物和HBV—DNA阴转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ra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12周后静点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苦参碱注射液150mg,每日一次,静点4周,与拉米夫定联用,周而复始。两组疗程均为48用。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为90%,HBeAg阴转率70%,HBV阴转率90%;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609/5、45%、60%。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舍序贯用药较单一用药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HBV—DNA的复发,促进HBeAg/抗HBe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给予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干扰素治疗,疗程1年,将血清HBV-DNA、HBeAg抗HBe血清转换和ALT水平等作为评价抗病毒疗效的指标.结果:单用拉米夫定组(A组)HBeAg转阴率18.75%,HBV-DNA转阴率93.75%;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组(B组)HBeAg转阴率50%,HBV-DNA转阴率93.75%;单用干扰素组(C组)HBeAg转阴率31.25%,HBV-DNA转阴率7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组可协同阻断乙肝病毒复制,提高抗乙肝病毒的疗效,但HBV-DNA与HBeAg的转阴率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两组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用苦参素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HBV标志物及HBV-DNA、AL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e系统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周即可提高HBeAg阴转率和e系统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20.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文斌  王伯良  周小平  仲月霞 《医学争鸣》2005,26(21):1978-1980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LAM)和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疗效,为慢性乙肝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方法: 将HBV DNA和HBeAg均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1∶ 1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LAM 干扰素)为:INFα1b,隔日5 MU,im,及LAM 100 mg/d;对照组(LAM组)为LAM 100 mg/d,口服,共12 mo. 结果: LAM和干扰素(治疗组)对YMDD变异株的治疗作用初步结果明显高于LAM单独作用(对照组)(P<0.01). 结论: LAM和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初步结果显示出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进一步验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