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刘星美  刘瑛 《山东医药》2005,45(14):78-78,F003
随着抗生素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和耐药细菌的日益增多,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复杂。为了解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我院2002~2003年2000份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随机抽查住院病历2000份(多次住院者以首次计算),分内科、外科及辅助科室统计抗生素应用率、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抗生素应用频率。全部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盛清华  李英  高丽丽 《山东医药》2012,52(26):78-80
目的分析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日照市东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日照市东港医院各科室2011年1~5月6、~11月(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记录,以Excel 2003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AUD差别较大,1~5月(实施前)AUD平均为110.71,6~11月(实施后)为86.66(P<0.05)。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Dc)由1~5月(实施前)的30.48元下降到6~11月(实施后)的15.13元(P<0.05)。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日照市东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较以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合理性,找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根据设计的调查表,按照统一方法和标准对12个科室849例外科出院患者回顾性调查。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89.40%,其中预防性应用占总使用率的70.00%,青霉素、头孢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喹诺酮类,一联用药474例,二联用药236例,三联及以上49例,应用疗程≤7d的529例。结论应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达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2012~2014年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2012~2014年该医院3 000张门诊处方,统计分析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临床科室来源、不合理用药种类。 结果  2012~2014年随机抽取的3 000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44.23%;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31%,占全部处方的3.23%。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来自内科、儿科、ICU和泌尿外科等10个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种类包括过度用药、使用药物不合理、用药途径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等。 结论  该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存在过度用药、用药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应进一步加强院内抗菌药物应用监督管理,减少或避免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嘱的调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512例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512位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44%,微生物送检率为8.5%,二联以上用药率为41.0%,预防用药率为44.4%,给药途径上,静脉给药占99.5%,口服给药占0.5%,在我院现有的35种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他啶,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心胸外科90.9%,最低的科室为神经内科19.4%,微生物送检率最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和新生儿科均为16.7%,微生物送检率最低的科室是五官科、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均为0。35岁以上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6.25%,35岁以下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93.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偏高,微生物送检率极度偏低,经验用药比较常见,应采取措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本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评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6月本院门诊处方3 29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给药途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 结果  抽取的3 290份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1325份,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0.27%。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门诊处方量居前5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克肟胶囊、头孢地尼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红霉素肠溶胶囊、注射用头孢西丁,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 结论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滥用。应加强对临床抗菌药物的监督,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韦志福  谢苇  谢才娟 《内科》2007,2(6):947-949
目的了解我区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情况,对照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督查,规范我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方法对18所三级医院的管理组织、规章制度、实施办法、记录资料、2005年1月~6月门诊病历和处方、住院病历进行抽查,了解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情况和使用情况。结果18家医院均成立了组织机构;89%的医院制订了可行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67%的医院采取各种方式按质按量开展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把合理用药的各项指标纳入科室的目标管理;83%的医院严格执行了门诊抗菌药物分线管理规定;83%的医院门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能控制在10%以下。94%的医院严格执行了住院病人医院抗菌药物分线管理规定,但每一家医院均不同程度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指征不明或适用不当、抗菌药物使用疗效欠分析的问题,78%的医院存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不当问题。对临床医生和药师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知识掌握情况抽查,结果令人担忧,全部答对的仅有11%。结论我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规范管理、培训、使用情况存在不小问题,临床医生和药师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知识掌握情况令人担忧,需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管理、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急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01~2008-04月份门诊、急诊处方5072份,进行了抗菌药物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28%,联用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46.27%,其中不合理联用占28.30%。结论在门诊、急诊中抗菌药物有待强化合理应用。严格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来规范和约束抗菌药物使用,促进我院门诊、急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该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从中了解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病例180份,根据患者的病史、诊断、病情轻重程度、诊疗计划、辅助检查、体温变化等情况综合判断抗菌药使用是否合理,找出存在问题;并对抗菌药的各方面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81.11%,前5位为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头孢曲松钠、替硝唑、左氧氟沙星;不合理用药占29.47%。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使用率仍明显高于卫生部要求,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类药物,涉及各个科室。随着近年来新品种的不断上市,预防性用药日益普遍,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带来很大困难。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笔者对所在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药物种类多、适用范围广、用量大,且临床使用存在一定随意性,故存在潜在的不安全隐患。为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笔者对2003~2005年临床收集上报的135例抗菌药物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自我院2003~2005年收集的ADR报告中,选出由抗菌药物引起的13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ADR与患者性别、年龄,所用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评价和转归。ADR临床表现分型按WHO的ADR分型方法。因果关系评价标准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颁布的方法,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不可能四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选出住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79份(例),并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共67份(例),占抽查病历的37.4%,其中,选药不合理占13.4%,用药时间不准确占12.3%,病程记录不完整占7.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8%,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1%.结论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继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积极推广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及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对我院1177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合理性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子云  陈哲  陈宝元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8):1383-1385
目的 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入院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CAP初始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①药物选择不合理;②药物用法及用量不规范;③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较混乱。结论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师治疗CAP的水平参差不齐,CAP指南有待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386例使用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合理性。方法调查2004—03内科系统出院病历562份,对抗菌药物使用适应症、疗程及预防用药是否正确进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68%;按适应症评价,用药合理60.0%、基本合理24.3%、不合理15.7%;按疗程评价,用药合理64.3%、基本合理25.6%、不合理10.1%。结论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浪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该院普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8~2009年普外科手术病历共100份(常规处理组)和2010~2011年病历共100份(干预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干预组各项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性指标均比常规处理组显著减少(P均〈0.01),干预组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均比常规处理组显著减少(P均〈0.01),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提高普外科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抗菌药物的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09-1911
目的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评价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查阅该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记录,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我院住院患者AUD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每年均在卫生部要求的40 DDD以下。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始终位居前3名;AUD构成比中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占据主要位置,其中二代头孢菌素是临床应用最频繁的抗菌药。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总体上没有用药过度现象,但存在用药过于集中、青霉素类药物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药混用问题,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8.
龚敏学 《内科》2012,7(4):376-377
目的全面了解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措施,促进临床更完全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1000份病历,对使用抗茵药物情况及不合理之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茵药物合理使用率迭88.77%。结论该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脊柱外科2008-01~2009-12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79份病历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统计分析.结果 79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一联使用占55.69%,二联使用占43.04%,三联使用占1.27%;预防用药共4种,头孢菌素类占47.83%,而且多为二、三代头孢菌素类.结论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高、种类选用欠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针对问题,抓住重点,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调查2011年度呼吸内科住院病历200例(份),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4.O%,共涉及10类38种抗菌药物;其中单联用药79例(39.5%),二联用药110例(55.0%),三联用药7例(3.5%),四联用药4例(2.O%)。结论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药物滥用、药物使用不当等问题,须加强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