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昌军 《西南军医》2011,13(4):714-715
坐骨结节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若治疗不当,复发率较高.我科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28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本病的诊断、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16 例;年龄42~73 岁,平均62 岁.右侧18 例,左侧10例.发现臀部肿物时间最短为20天,最长为3年,其中有6例曾在外院进行过穿刺抽液治疗后复发病例.肿物最大为15cm ×13cm,最小为8cm ×5cm.均表现为局部疼痛、不适及肿块而来诊,均经B 超证实为囊性包块.  相似文献   

2.
坐骨结节囊肿是坐骨结节滑囊的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臀部肿块,影像诊断通常使用超声检查,也见有CT诊断的报道,目前尚未见到MRI诊断报道。现将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5月经MRI检查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坐骨结节囊肿的MR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松  陈达丰 《人民军医》2004,47(10):576-577
坐骨结节囊肿是较常见的疾病,好发于老年女性,若治疗不当,复发率较高。我院近5年来共手术治疗1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高压氧及术后应用喷气式气垫综合治疗复杂性坐骨结节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坐骨结节压疮患者应用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修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及术后长期应用喷气式气垫。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一期愈合,1例肌皮瓣近臀侧边缘少量透明状液体渗出,经换药14 d愈合并拆线,1例肌皮瓣近臀侧皮肤拆线后裂开,经换药28 d后瘢痕愈合。所有患者坚持应用喷气式气垫床,2~7年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压疮联合高压氧及术后坚持气垫床根治复杂性坐骨结节压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正>坐骨结节撕脱骨折(avulsion fracture of ischial tuberosity, AFIT)是一种少见的运动损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可能是腘绳肌、内收肌和外旋肌的强烈收缩所致[1-2]。其治疗方法文献尚无一致意见,部分学者推荐非手术治疗[3-4],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手术治疗[5-6]。笔者2020年11月采用手术治疗了1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6.
1病历简介患者,女,52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臀部有一包块,约核桃大小,仅坐位时略感不适,渐进性增大。既往无外伤、结核、类风湿等病史。入院时查体:左侧坐骨结节处扪及一6cm×4cm×4cm的包块,质韧、波动感(-),有轻压痛。采用GE400PRO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于左侧坐骨结节处探及一约5.8cm×4.2cm的不均质低回声团块,轮廓清晰,内以无回声为主,可见散在点状回声,囊壁不规则,周边可见较粗增强回声带伸入囊内形成分隔,后方回声增强(图1),提示:左侧坐骨结节囊肿伴出血。手术所见:包块约6cm×4cm×4cm,位于(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40页)坐…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在三维空间上各种移位的X线诊断及其对术中进行闭合复位的指导意义. 方法 选取正常成人骨盆标本1具,剔除软组织,保留骨盆周围的韧带,使用木框固定骨盆于仰卧位姿势,然后锯断单侧骨盆前后环,分别制作半骨盆在水平面上的旋转、矢状面上的旋转及垂直上移模型.拍摄骨盆模型前后位X线片,利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测量髂骨翼宽度、半骨盆上下径、髂嵴、髋臼顶、耻骨结节及坐骨结节的垂直移位幅度及闭孔面积.总结半骨盆各种移位的X线片诊断方法并应用于治疗4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Matta标准进行术后影像学评价.结果 水平面旋转分为外翻与内翻,半骨盆外翻时髂骨翼的宽度增大,闭孔的面积变小;内翻时髂骨翼的宽度变小,闭孔面积变大.矢状面旋转分为前旋与后旋,前旋时耻骨结节下移明显,髂嵴不变或轻度上移,上下径变长,髋臼顶及坐骨结节位置保持不变,闭孔面积变小;后旋时耻骨结节上移明显,髂嵴不变或轻度下移,上下径变短,髋臼顶及坐骨结节位置保持不变,闭孔面积变大;垂直上移时髂嵴、髋臼顶、耻骨结节及坐骨结节均等距离上移.本组手术时间15~85 min,平均55 min.出血量10 ~50ml,平均26 ml.术后3d内复查骨盆X线片,按Matta标准,本组优31例,良12例,优良率100%. 结论 骨盆X线片能诊断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在三维空间的各种移位,并能实时、快速指导术中闭合复位,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8.
骶骨坐骨结节韧带的钙化或骨化已有许多报道,并见于放射学教科书,但其解剖学研究极少。Resnick等认为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SH)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就是骶骨坐骨结节韧带的骨化。 作者研究了101例骨盆标本,57例男性,44例女性,年龄30~100岁。其中8例有骶骨坐骨结节韧带骨化,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75岁,5例为双侧性,2例为左侧,1例为右侧。骨化长度为1.1~7.2cm,7例标本所显示的典型的形态学、解剖学和放射学表现归纳为:①骨化起自坐骨结节,广基底且是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冷结节"是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炎症、囊肿、肿瘤、出血等均可表现为冷结节,另外,据统计,平均约20%的甲状腺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冷结节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全面检出甲状腺癌,而且可为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上依据显像剂的不同研究了多种鉴别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冷结节"是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炎症、囊肿、肿瘤、出血等均可表现为冷结节,另外,据统计,平均约20%的甲状腺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冷结节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全面检出甲状腺癌,而且可为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上依据显像剂的不同研究了多种鉴别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冷结节"是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炎症、囊肿、肿瘤、出血等均可表现为冷结节,另外,据统计,平均约20%的甲状腺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冷结节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全面检出甲状腺癌,而且可为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上依据显像剂的不同研究了多种鉴别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冷结节"是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炎症、囊肿、肿瘤、出血等均可表现为冷结节,另外,据统计,平均约20%的甲状腺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冷结节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全面检出甲状腺癌,而且可为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上依据显像剂的不同研究了多种鉴别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冷结节"是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炎症、囊肿、肿瘤、出血等均可表现为冷结节,另外,据统计,平均约20%的甲状腺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冷结节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全面检出甲状腺癌,而且可为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上依据显像剂的不同研究了多种鉴别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冷结节"是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炎症、囊肿、肿瘤、出血等均可表现为冷结节,另外,据统计,平均约20%的甲状腺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冷结节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全面检出甲状腺癌,而且可为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上依据显像剂的不同研究了多种鉴别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冷结节"是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炎症、囊肿、肿瘤、出血等均可表现为冷结节,另外,据统计,平均约20%的甲状腺冷结节为甲状腺癌,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冷结节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全面检出甲状腺癌,而且可为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上依据显像剂的不同研究了多种鉴别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4岁。于2006—01无诱因出现左侧大腿及膝关节疼痛就诊,在外院拍骨盆X线片示:左坐骨结节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其内密度不均,坐骨结节下缘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内肌间隙影消失。诊断:左坐骨结节膨大性溶骨性破坏,考虑转移性肿瘤。遂来我院,经骨盆X线片、CT检查,仍考虑为转移瘤。患者先后检查胸部CT、腹部B超、前列腺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全身骨显像示,左侧坐骨见放射性浓聚灶,其余诸骨影像放射性分布规律、对称。2006—04—13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坐骨肿瘤切除术并病理活检。病理回报:骨恶性淋巴瘤。本例手术彻底、预后良好,术后1年骨盆MR检查及全身骨显像检查中未发现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癌13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35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作者认为甲状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又无特异辅助检查方法,易把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病变.作者强调甲状腺肿块放射性核素扫描为冷结节,B超示实质不均匀结节和结外侵图像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可能.在施行甲状腺手术时,应注意甲状腺结节特点,如果结节坚硬不光滑、无包膜、与周围粘连较重、甲状腺囊肿囊壁有乳头状结节,应考虑甲状腺癌可能,及时作快速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施行合理手术.甲状腺癌力争行根治性手术,可望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表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体表肿块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根据其声像图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缘回声、血流特点及是否有完整包膜,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这些患者体表肿块的定性诊断。结果67例中脂肪瘤20例,胴窝囊肿15例,纤维瘤7例,腱鞘囊肿7例,坐骨结节囊肿6例,血管瘤5例,神经鞘膜瘤3例,皮脂腺囊肿3例,脂肪坏死1例。每种疾病声像图特征各异。结论在常见体表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7例坐骨结节肌腱附着部病变。其中6例为戏剧专业练功学生,另1例为受训长跑运动员,均为男性,年龄15~18岁(平均17.6岁)。患者受训3~24个月(平均15.9月)后,一侧或双侧坐骨结节开始钝痛,运动时加重,体格检查局部压痛。X线检查,右侧病变多重于左侧;早期,坐骨结节外侧缘骨皮质呈虫噬样侵蚀,皮质下出现囊性骨质吸收,典型的呈约0.5cm宽沿坐骨外侧缘的串珠样透光带(吸收期)。随后病灶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两步法在超声引导下单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伴出血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9—2021年于南京市中医院超声科行甲状腺结节穿刺治疗的患者47例。传统治疗组对单纯性囊性结节伴出血患者仅进行超声引导下抽液+硬化治疗术;两步法是在传统超声引导下抽液+硬化治疗基础上,治疗术后3~4 d,再次对囊腔内渗出液进行单纯抽液治疗。术后1周、1、3、6个月观察囊肿变化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传统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7.9%,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后,囊肿缩小率分别为:44.1%,65.5%,76.3%,83.2%,术后6个月复发率68.4%;两步法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6.4%,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后,囊肿缩小率分别为:60.4%,81.7%,91.8%,95.4%,术后6个月复发率降为25.0%。结论 两步法可以明显减少囊肿复发率,增加囊肿缩小率,加速囊肿吸收的进程,而不增加患者的任何不良反应,是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