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黄县改水降氟防制地方性氟中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内黄县改水降氟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制效果。方法在内黄县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选择改水组和未改水组,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别进行水氟及8~12岁儿童尿氟含量测定,用Dean氏分度法调查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病区改水组水氟均值0.14mg/L,8~12岁儿童尿氟均值0.62mg/L,氟斑牙患病率13.51%,与未改水组水氟均值1.22mg/L、8~12岁儿童尿氟均值1.49mg/L、氟斑牙患病率43.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水降氟达标能够降低该地区居民机体氟负荷,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延庆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以指导全县地氟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8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延庆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随机抽取3个村的63名8~12岁儿童和>16岁的664名村民为调查对象.用Dean氏法进行氟斑牙诊断,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尿氟.3个监测村的饮水氟含量都达到饮水卫生标准,8~12岁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5.4%,尿氟几何均值为1.20 mg/L,16岁以上村民的尿氟几何均值为1.39 mg/L.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后,改水病区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检出率、平均尿氟水平得到较好控制,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市小拐乡是该市唯一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辖区总人口为1 112人,以哈萨克农牧民为主。该乡有5个行政村,改水前有5口饮水井,平均分布在5个行政村,水氟含量为(1.19~3.80)mg/L,平均水氟含量2.32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8.80%。为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在当地的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安市改水20年后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患病情况,评价改水降氟措施的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抽查高氟病区8~12岁儿童79人,按Dean法查其氟斑牙患病情况,再从中随机采集74份尿样及病区17份水样用电极法测其尿氟及水氟含量。[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53.4%降到改水后19.0%;尿氟中位数达1.3mg/L,其中〈1.5mg/L占73.0%;水氟均值0.45mg/L,氟含量94.1%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结论]南安市改水降氟措施使地氟病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潍坊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趋势。 [方法 ] 2 0 0 2年 ,对潍坊市潍城区、昌邑市、寒亭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含量及 8~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未改水病区、改水工程正常病区与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分别为 ( 1 5 2± 1 3 5 )mg/L、( 0 73± 0 63 )mg/L、( 2 0 4± 1 80 )mg/L(P <0 0 5 )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 2 0 90 %、2 3 83 %、69 11% ( P <0 0 1) ;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增高 ( P <0 0 1)。 [结论 ]潍坊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较重 ,防病措施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及改水降氟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对原6个地氟病区所有8~12岁儿童按照全国统一的Dean分度法进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流行指数诊断,抽查病区饮用水检测水氟含量。结果16份水样水氟含量范围0.10~1.38mg/L,均值0.33mg/L,个别水样水氟含量仍为1.38mg/L,检查8~12岁学生27例,氟斑牙检出率为22.22%(6/27),氟斑牙指数为0.35,氟斑牙流行强度为阴性。结论采用合格水源实施改水降氟工程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应加强改水工程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期改水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为降氟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饮用水水氟监测,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尿氟水平,16~65岁以上部分居民骨盆、前臂放射学表现,水氟、尿氟测定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诊断用Dean’s法,氟骨症诊断用X线摄片法。结果某村自1986年采取降氟改水措施后,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2.47(0.55~4.60)mg/L降至0.73(0.67~0.76)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86.92%降至22.73%,氟骨症患病率由31.33%降至6.00%,儿童尿氟含量由4.09(2.06~6.85)mg/L降至1.41(0.24~3.25)mg/L。结论只要采取有效的降氟改水措施,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阻断高氟摄入,促进体内过量氟化物的排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广东省汕头市饮水型高氟区改水后氟含量与 8~ 15岁在校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1981年中央地办室推荐的氟斑牙分类标准对汕头市高氟区改水后 8~ 15岁在校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高氟区水样进行测定。结果 :改水前汕头市水氟含量 (1.0 0 - 11.6 0 ) mg/ L ,8~ 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 6 1.84 % ;改水后水氟含量 (0 .0 3- 0 .6 2 ) mg/ L ,患病率 35 .4 8% ;改水前后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 =6 5 96 7,P<0 .0 0 5 )。结论 :汕头市改水降氟效果显著。随着改水年限的延长 ,氟斑牙患病率逐渐降低 ,未改水的区域 8~ 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降氟改水后昌平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概况及消长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昌平区氟中毒流行区按轻、中、重病区共抽查6个病区村,调查改水情况,改水设施运转情况和监测居民户饮用水氟含量,依照Dean氏氟斑牙分度法对8~12岁儿童和30岁以上成年人进行氟斑牙调查并检测8~12岁儿童的尿氟含量.结果 检测饮用水12份,水氟值均符合不高于1.0 mg/L的标准.调查8~12岁学龄儿童145名,氟斑牙患病率为16.55%,氟斑牙指数0.56,尿氟均数为0.80 mg/L.共调查30岁以上成人46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67.72%.结论 改水20年昌平区氟中毒病情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厦门市翔安区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翔安区原地氟病区改水降氟工程运转使用情况、8~12岁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8~12岁儿童和翔安区成人尿氟含量。[结果]3个病区村改水降氟工程运转正常,水氟含量合格;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3.1%(但下辽村为33.3%),氟斑牙指数为0.51;儿童尿氟几何均数0.65 mg/L;成人尿氟几何均数为1.36 mg/L,未检出氟骨症患者。[结论]翔安区改水降氟取得明显成效,总体保持在基本控制标准内,但仍有高氟摄入的现象存在,应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