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恶性肿瘤病人临床化疗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病人为中心 ,根据病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由于疾病及化疗药物细胞毒作用 ,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药物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 ,对化疗病人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基本保证。1 心理护理通过 10 0例化疗病人的社会心理分析 ,因其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 ,心理反应也各异 ,开朗稳定型只占 2 % 〔1〕,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 ,个别甚至出现角色行为异常 ,30 %病人对治疗持怀疑态度。在护理中 ,我们应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特…  相似文献   

2.
杨燕娇  陈江声 《河北医学》2006,12(6):517-519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告知与病人明显的心理反应的发生率及对化疗的依从性的关系。方法:11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66例,在得到病人家属的同意后,告知其病情、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46例未告知其病情,对比两组病人在化疗过程的心理反应和对化疗的依从性。结果:被告知病情的病人组(A组)初期出现明显的心理反应为80.3%,后期为31.8%,对照组(B组)分别为37.0%和76.1%;A组中依从性好的占69.7%,部分依从占15.15%,不依从占15.15%;B组则分别占30.4%、37.0%、32.6%,P<0.05,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告知其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病人的心理反应,提高病人对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王娟  芦亚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216-216
目的:了解肿瘤晚期化疗病人的社会心理状态,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168例肿瘤晚期化疗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心理干预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少于未接受心理干预者,并且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能主动配合,情绪较稳定,减少了因不良心理反应所产生的并发症。结论:对肿瘤晚期化疗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初次接受化疗的12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病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意义(均P<0.01)结论提示心理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癌症病人的化疗反应和护理方法。方法:加强心理护理,注意保护静脉,观察化疗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本组364例病人心态良好、自愿接受化疗,全部病例耐受化疗。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多种化疗反应的科学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化疗耐受,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初次接受化疗的12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病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意义(均P〈0.01)结论提示心理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晚期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毒性反应及探讨其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病人采用6MVX-ray放疗的同时同步PF方案(DDP、5-FU)化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毒性反应,并做相应的护理。结果56例病人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学、胃肠道、食管粘膜、放射性皮肤及肾脏毒性反应。通过心理、饮食及预防感染等不同方面的护理,患者的毒性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从而能坚持完成治疗。结论同步放、化疗病人的毒性反应较重,但针对不同的毒性反应进行特别护理,可降低放化疗对患者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个性化护理,探讨对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睡眼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1-01~2012-01在我科住院的肿瘤化疗病人8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对一个性化护理,按制定的护理措施,给予心理护理,睡眠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干预,环境干预,经济干预等具体措施,了解病人化疗期间的睡眠状况和相关心理反应。结果:对照组失眠率及睡眠相关生理心理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干预组。结论:个性化护理改善了化疗期间病人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9.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方法之一。化学药物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但化疗药物对胃肠刺激较大,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根据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尽管在化疗过程中,使用的止吐药不断更新,但仍有22%的病人无法改善恶心呕吐症状。近些年业的研究已证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有相当的比例与病人的心理作用有关,这些反应是对化疗的条件反射,称为预期性或条件性恶心呕吐。预期性恶心呕吐是化疗“心理负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那么通过再学习也可能消除这些反应。  相似文献   

10.
郭春霞 《大家健康》2016,(12):240-240
目的:观察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在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进行白血病化疗的白血病病人138例,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表,一组分为干预护理组,一组分为传统护理组,两组病人均包含69例。138例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均需观察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措施一段时间后,对病人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分析调查数据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在护理干预后的调查问卷数据对比方面,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中,6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抑郁,5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2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18.84%;而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中,12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紧张,8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4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34.78%;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传统常规护理而言,分析白血病病人在化疗时出现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避免白血病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影响化疗过程,其具有良好的护理临床效果,所以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存在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2006年1月至12日80例化疗病人的心理观察.方法 采用总结、归纳等方法.结果 根据化疗病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化疗副反应相对减轻,结论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化疗是一种对人体伤害较大的治疗方法,通过护理可使病人减少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延长生命。方法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骨髓抑制护理、黏膜皮肤反应护理、泌尿系毒性反应的护理,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其树立信心,并坚持全程治疗。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化疗的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基础保证。结论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28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胃肠道反应护理,骨髓抑制及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和护理。结果:化疗后均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化疗是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措施之一,而对化疗病人的精心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化疗的发展,化疗药物的副反应,如骨髓抑制、血象偏低、恶心、呕吐、脱发等等,因此在护理中,观察病人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尤为重要。现将27例应用5氟脲嘧啶加阿糖胞苷,自力霉素联合化疗中的护理休会简述如下。 1.心理护理。95%以上的癌症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如怕提到“癌”字,怕死亡,怕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等,特别是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病人往往难以接受。有的病人失去治疗信心而悲观失望,有的甚至产  相似文献   

15.
化疗药物能有效的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已成为肿瘤病人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治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常使病人感到痛苦,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虽然临床有新的止吐药,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化疗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因此,如何减轻病人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具有积极作用。下面本人根据临床实践浅谈一下化疗前后如何做好病人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1化疗前期护理1.1做好护理评估化疗前应对病人性别、年龄、心理状态、体质情况及疾病史作初步的分析评估。一般来讲,男病人较女病人少发生恶心呕吐,这与精神、心理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人应用诺维本所致外周静脉反应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对40例乳腺癌化疗病人外周静脉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了心理疏导、血管保护、药物对症(静脉给药和外敷)等综合护理对策.结果 4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化疗,外周静脉反应较文献报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积极预防和有效处理外周静脉炎,能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化疗,减轻病人精神和躯体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早期干预对减少白血病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将104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耳穴贴压法联合止吐药。结果52例病人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通过心理、饮食及行为干预,干预组病人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均完成治疗。结论心理干预加耳穴贴压法联合止吐药物可减轻或预防因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疗间歇期白血病患者对下一次化疗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通过自拟心理反应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对化疗后的10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化疗间歇期的白血病患者对下一次化疗的心理反应多表现为缺乏信心、怀疑、拒绝、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有自杀倾向等。结论白血病患者对下一次化疗的心理反应较独特,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正性改变,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肿瘤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关系十分密切,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要掌握病人化疗后药物反应并根据病人的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术后配合化疗控制复发率。由于化疗期间药物的副作用,加上术后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常使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致影响到化疗的顺利完成。笔者对2006年5月~2007年9月收住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60例,30例作为干预组,30例作为对照组,对心理干预前后胃肠道恶心呕吐反应、心理焦虑情况及化疗周期完成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