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型LR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长型LRP16基因开放阅读框架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自1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长型LRP16 cDNA;将长型LRP16 cDNA克隆入pGEM-T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将鉴定过的DNA片段插入真核质粒pcDNA3.1(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LLRP16;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m60细胞,培养72h后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长型LRP16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长型LRP16基因序列;转染实验表明LRP16基因能在HL60细胞中过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长型LRP16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小鼠FABP3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于COS-7细胞内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小鼠FABP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在3′末端连接24bp的Flag标签,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表达质粒pcD-NA3.1-FABP3和pcDNA3.1-FABP3-Flag,并行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构建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FABP3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构建的pcDNA3.1-FABP3和pcDNA3.1-FABP3-Flag重组载体可酶切出418bp的FABP3 cDNA片段和442bp的FABP3-Flag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正确。转染后的COS-7细胞经RT-PCR可扩增出278bp的目的片段,且免疫荧光分析可见特异性的FABP3及Flag蛋白表达。结论构建了FABP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ABP3和pcDNA3.1-FABP3-Flag,并于COS-7细胞中成功转录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LRP15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自1例白血病患者中克隆LRP15cDNA片段,将目的基因LRP15克隆入pGEM-T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将鉴定过的DNA片段插入真核质粒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LRP15.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K562细胞,72 h以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LRP15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LRP15基因ORF序列;转染实验表明LR15基因能在K562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LRP15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K562细胞中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RP15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为研究MyoD对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从质粒EMSV上用EcoRI酶切下MyoD cDNA片段,进行琼脂凝胶电泳,切胶回收纯化;EcoRI酶切pIRES2—EGFP,将线性化的载体与回收MyoD cDNA片段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克隆出双顺反子质粒截体pIRES2—EGFP—MyoD,用Hind Ⅲ 酶切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间充质干细胞(meaendhymal stem cells,MSCs)中,G418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结果:凝胶电泳证明将MyoD cDNA亚克隆入pIRES2—EGFP内,荧光显微镜下可MSCs胞体发出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高表达ZNRD1胃癌细胞模型,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ZNRD1基因全长cDNA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的多克隆位点之间,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经显微注射将重组质粒导入人胃癌细胞SGC7901,G418筛选后应用Nothern blot检测ZNRD1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证实正确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后获得有效表达。表明已成功地构建ZNR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经显微注射法建立了高表达锌带蛋白基因ZNRD1的胃癌细胞模型,为深入研究ZNRD1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Fas/APO—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能感染HCV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中克隆出人LDLR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l-6中进行表达。方法:从HepG2中提取总RNA,采取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人LDLR的cDNA。将获得的人LDLR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进行酶切和序列鉴定。将重组质粒pcDNA3-hLDLR和空载体转入Hepal-6,G418筛选,并用RT-PCR和FAcs检测人LDLR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人LDLR的cDNA已插入载体pcDNA3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DLR,双酶切和测序表明,克隆的人LDLR与已登录GenBank的序列存在核苷酸多态性,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该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gil21629647|gb|IAYll4155.1,并且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正确。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入Hepal-6后,用RT-PCR和FACS检测表明,细胞可表达人LDLR。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DLR,为进一步研究HCV和人LDLR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立可能的HCV细胞感染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人黑素瘤抗原-1(MAGE-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人MAGE-1的小鼠细胞株。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的总RNA,RT-PCR法获得人MAGE-1cDNA,将测序正确的MAGE-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重组质粒pcDNA/MAGE和空载体pcDNA3分别转染入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AGE-1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结果:从肝癌细胞中成功克隆到人MAGE-1基因,经测序证明基因正确,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人MAGE-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已成功构建。将此重组质粒转入的SP2/0细胞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结论:成功构建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转基因细胞,为MAGE-1的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可涂布于介入器械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根据人VEGFA(NM_001025366)目的序列设计引物制备目的基因及载体,双酶切载体pIRES2-ZsGreen1和目的基因homo VEGFA进行连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构建质粒pIRES2-ZsGreen1-homo-VEGFA并测序鉴定。 结果:目的基因VEGFA已连接到载体pIRES2-ZsGreen1,大小约1400 bp,与人VEGFA(NM_001025366)目的序列比对结果一致,未见变异。质粒pIRES2-ZsGreen1-homo-VEGFA构建成功。 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可用于涂布介入器械表面进行下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克隆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1(KGF-1)编码区序列,构建真核荧光表达载体.方法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 PCR获取KGF-1 cDNA编码区序列,将其与pIRES2-EGFP质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KGF-1,测序鉴定.将pIRES2-EGFP/KGF-1瞬时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 cells,MSCs)48 h后,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是否存在KGF-1蛋白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pIRES2-EGFP/KGF-1经序列分析示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KGF-1免疫荧光法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证实,pIRES2-EGFP/KGF-1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存在KGF-1蛋白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内.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pIRES2-EGFP/KGF-1,初步探讨了该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为其在皮肤组织工程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肿瘤抑制基因DOC - 2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p93,将其转入人源性卵巢癌细胞株HO - 8910中 ,并得到稳定表达。方法 :利用XhoI酶切含有p93cDNA的质粒得到p93cDNA基因片段 ,将其正向连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并通过酶切鉴定。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 ,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p93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HO - 8910 ,通过G4 18筛选稳定表达克隆 ;分别在荧光显微镜下及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人DOC - 2蛋白在卵巢癌细胞系HO - 8910中的表达。结果 :构建了DOC - 2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p93,并通过酶切鉴定。在荧光显微镜下 ,转染了pIRES2 -EGFP -p93的人卵巢癌细胞HO - 8910发出绿色荧光 ,荧光全部集中于胞浆内。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转染了pIRES2 -EGFP -p93的人卵巢癌细胞HO - 8910胞浆呈棕黄色 ,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呈阴性染色。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了pIRES2 -EGFP -p93,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HO - 8910中稳定表达 ,为研究DOC - 2蛋白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带FLAG标签的大鼠δ型阿片受体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δ-FLAG-pIRES2δEGFP),并实现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含大鼠全长δ阿片受体基因的δ-pMD20-T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并行PCR扩增,在δ基因C端引入FLAG标签,AT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经酶切连接入pIRES2-EGFP中,将获得的δ-FLAG-pIRES2-EGFP载体转染CHO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情况,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检测δ-FLAG的表达.结果 测序及酶切结果表明获得了带FLAG标签的δ基因,成功构建δ-FLAG-pIRES2-EGFP表达质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可观察到目的 基因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δ-FLAG-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在CHO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骨唾液蛋白(BSP)非融合荧光表达载体,建立稳定高效表达BSP和荧光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BSP在乳腺癌细胞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构建好的pB-hBSP载体中用PCR方法扩增hBSP基因,通过BglⅡ和PstⅠ两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2一EGFP,构建重组载体pIRES2-hBSP-EGFP。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特异性骨转移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80中,并利用G418和流式细胞仪筛选阳性克隆。结果 成功构建hBSP和EGFP非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hBSP EGFP,并成功转染特异骨转移的乳腺癌细胞株,获得hBSP的稳定转染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荧光蛋白标记。结论 真核表达载体CRFS2-hBSP-EGFP的构建及hBSP稳定转染细胞株的获得为研究BS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具有多种剪接形式的RNA结合蛋白(RBPM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确定RBPMS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卵巢文库中扩增RBPMS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将所扩增基因克隆到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上,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Western印迹鉴定RBPMS的表达.然后将所扩增基因克隆到带绿色荧光标签的pEGFP-C1表达载体上,转染乳癌细胞ZR75-1,观察RBPMS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RBPMS表达成功,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BPMS分布在胞质中,在40%~50%细胞中RBPMS呈聚集状分布.结论:成功构建了RBPM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产物分布在胞质中,在40%~50%细胞中RBPMS呈聚集状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N1-CB,转染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以观察CB重组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PCR方法扩增得到去除终止密码的cB融合基因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CB。脂质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COST细胞后,以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验证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直接观察CB-GFP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RT.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均证明CB—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1-CB在COS.7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空载体pEGFP-N1转染组中,COST细胞内荧光呈弥散分布;重组质粒pEGFP-N1-CB转染组中,绿色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浆中。结论:CB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COST中得到高效表达,且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本试验为CB重组蛋白的提取及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神经特异性转录因子DAT1与绿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C8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DAT1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构建绿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1-DAT1,测序验证序列无误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C8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DAT1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测序验证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含有DAT1全长编码序列,转染实验表明EGFP—DAT1能在C8细胞中正确表达,且:DAT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结论:DAT1全长cDNA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C8细胞中可以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AT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HNP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HNP1基因工程生产的可能性奠定基础。方法 从健康人中性粒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HNPl基因cDNA片段,将纯化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确证,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中.用脂质体转染CA3S-7细胞,用BA-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上清中HNP1的表达。结果 从人中性粒细胞中克隆出人HNP1基因,经测序分析与GenBank公布的人HNP1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并在COS-7细胞中获高效瞬时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HNP1,为后续哺乳动物工程细胞株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H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在CT灌注扫描图像定位下将其多点注射到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的缺血半暗带区域;转染7 d后断颈取脑,切片观察HGF基因于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HGF基因片段已克隆到PIRES2-EGFP的BamH I和Sal I位点之间。HGF基因转染大鼠缺血半暗带区7 d后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实验组大鼠转染局部已有HGF表达,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CT灌注显示其梗死侧半球的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1);TTC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质体转染HGF基因能够在缺血半暗带区表达,其表达产物能够发挥生物学效应并促进局部侧支循环形成,从而改善脑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