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分别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PCI治疗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连续607例STEMI住院病人分别接受经桡动脉入路(n=273)或经股动脉入路(n=334)途径行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两组PCI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97.07%比95.81%,P>0.05);经桡动脉入路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入路组。结论:行PCI治疗的STEMI病人经桡动脉入路途径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与经股动脉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急性期和远期病死率很高,属于冠心病的最严重类型~([1])。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为直接和最有效办法~([2]),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操作和出血风险降低,血管并发症减少,患者可早期下床,减少医疗支出,患者满意度增加相关。有证据表明经桡动脉途径可能改善高危患者的临床转归。目前指南推荐经桡动脉穿刺性急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计225例,其中经桡动脉组123例,经股动脉组102例。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5.7%,P〈0.05);2组之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经桡动脉PCI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邓思思  王德荣  魏朝阳 《河北医药》2016,(20):3095-309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 =129)和对照组( n =107),对照组经股动脉行PCI,观察组经桡动脉行PCI,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 CE)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造影和PCI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TIMI小出血发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1±1.73)h、(3.14±0.57)d、5.43%和21.71%,均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围术期TIMI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CE发生率及术后1年、2年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桡动脉行PCI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经股动脉相当,但经桡动脉行PCI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卧床时间较短,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72例,其中136例经桡动脉途径、136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造影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剂使用量、曝光时间、PCI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和手术途径更换例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经和经股动脉途径行PCI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行PCI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卧床相关并发症少,具有止血方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来观察急性心梗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诊断明确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83例(男性64例),均为血液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波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组.经桡动脉介入组为38例,经股动脉介入组为49例.结果:PCI总成功率为100%,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94.7%(36/38),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100%(49/49),p>0.05,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最终开通率(TIMI3级)桡动脉组为86.8%(33/36)其中2例因导管不能到位改为股动脉入径.股动脉组为91.8%(45/49),p>0.05,无统计学意义.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桡动脉组为45.7±20.3min,股动脉组为48.5±16.3min.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为0,股动脉组为11%(5/4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血流稳定的AMI患者,两种介入途径的PCI治疗时程和效果相似,但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减少,更有利于治疗安全,可作为A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不同的穿刺路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穿刺路径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对照组(36例)经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与舒适度相关各指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PCI治疗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较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要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64例,股动脉途径82例。结果血管穿刺时间经桡动脉组为(3.9±1.6)min,经股动脉组为(3.4±1.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获得再灌注时间经桡动脉组为(35.1±9.6)min,股动脉组为(33.2±8.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桡动脉组为6.25%(4/64),经股动脉组为15.9%(1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经桡动脉组为(3.8±1.2)d,经股动脉组为(7.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时程和效果相似。但经桡动脉组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抗凝治疗,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丁澍  严金川  陈小节  李璇  李权  孙涛 《江苏医药》2012,38(8):915-9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STEMI伴CS患者48例中,21例经桡动脉急诊PCI(TRA组),27例经股动脉急诊PCI(TFA组)。所有患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和盐酸替罗非班,观察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血管并发症、住院期间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急诊经桡动脉PCI在伴CS的STEMI患者与股动脉途径PCI一样安全有效。对IABP安置后行PCI的患者,桡动脉途径是很好的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津军  田洪森  赵梦华 《河北医药》2013,35(10):1554-1556
经股动脉入路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最常用的传统血管入路途径[1]。为达到减少手工压迫卧床时间较长和血管并发症的目的,许多心脏介入中心较为广泛使用了血管闭合装置(VCD)。本文对PCI时使用VCD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1血管入路途径的选择经皮心血管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主要血管入路途径为股动脉和桡动脉。尽管有研究结果表明经桡动脉入路途径可减少PCI时的严重出血风险,并具有可早期下床活动、增加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穿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比较经桡动脉介入(TRI组,54例)和经股动脉介入(TFI组,49例)两组行急诊PCI治疗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基本特征、血管穿刺时间及成功率、PCI成功率、麻醉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TR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3.8%vs10.2%)(P<0.01),住院时问明显短于TFI组(P<0.05).结论 TRI行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TFI比较,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优缺点。方法选择进行CAG和(或)PCI患者115例,按途径分为桡动脉组55例和股动脉组60例。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CAG和PCI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血肿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CAG和(或)PCI,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与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TRI)和经股动脉(TFI)急诊PCI治疗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预后.观察两组PCI成功率和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和统计患者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TRI组的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率(血流TIMI3级)分别为99.0%、98.0%,TFI组则分别为100.0%、9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管开通时间、总手术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I组的住院时间和平均费用明显低于TFI组(P<0.01或0.05).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并发症的发生率以TRI组为低(P<0.01).术中造影剂用量和X线曝光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心功能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PCI安全可行,效果肯定,可作为AMI急诊介入治疗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通常选用经股动脉途径,但周围血管并发症较多,如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在临床抗栓治疗情况下更易发生,有时甚至需要输血或行外科手术治疗[1]。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止  相似文献   

16.
佟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116-117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诊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急诊共收治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的33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作为桡动脉组,另外的42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作为股动脉组。结果桡动脉组33例患者的穿刺时间、心肌再灌注时间以及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与肌动脉组42例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桡动脉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股动脉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冠状动脉阻塞情况,改善患者的预后,与传统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治疗时间,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介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婉斌  梁惠  费兴梅  黄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5-1876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并发症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6例已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并需择期行PCI的患者,分为经皮桡动脉途径组(A组)19例和经皮股动脉途径组(B组)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皮桡动脉穿刺行PCI冠心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难度小特点.上述特点均优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行PCI.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具有止血容易,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活动不受限和易于接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1-08本院及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7例。根据患者PCI动脉穿刺的路径,分为桡动脉途径42例(A组)和股动脉途径45例(B组)。比较两组的术中PCI情况、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24%和97.78%(P>0.05)。术后7d、术后3个月时A组与B组的血清NT-proBNP、cTnT、CK-MB水平均低于术前,血浆ET-1水平均低于术前,NO水平以及FMD均高于术前(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B组的22.22%(P<0.05)。结论: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PCI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但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较少,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不同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50例经桡动脉穿刺组和150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行PCI术后病人的舒适程度、并发症等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桡动脉组患者局部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较股动脉组出现少,在排便困难,腰痛,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方面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在舒适程度、不适反应及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穿刺途径患者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60例对象为某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经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观察组用经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记录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确保患者术后稳定康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