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和肝癌后肝性脑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但对治疗组同时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治疗药物性肝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治疗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方法24例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给予ALSS(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结果ALSS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PTa上升(P〈0.05);有效率(治愈或好转)为79.2%。不良反应较轻。结论ALSS治疗药物性肝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达到减轻临床症状,极早恢复偏瘫的肢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支持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9月—2007年8月我科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16例慢性重型肝炎(来自我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2000m~3680m),共治疗38人次,平均每例患者(1~4)次。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PT、PTA),血氨(NH3)等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氨均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有效改善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防止因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肝细胞坏死进一步加重,为肝细胞的再生修复及肝移植赢得了时间,是高原地区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血浆置换治疗各期慢性重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各期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治疗组82例,对照组94例,2组病人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转换治疗,共211人次。观察2组病人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脏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早期及中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脏功能有所恢复,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患者。晚期患者存活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有助于提高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而晚期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2003-012008-01我院住院诊治的43例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分为人工肝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ALT、TBIL、PTA有显著差异(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亦具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组间对照,ALT下降无差异(P〉0.05),治疗组TBIL下降明显(P〈0.05),PTA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日47.5 d,病死率24.1%,对照组平均住院日34.7 d,病死率57.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内科治疗相比较,人工肝可显著改善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抗感染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纤支镜反复BAL和局部注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PaO2(mmHg)、PaO2/FiO2、Sa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肺通气功能各项检测指标(VC、FEV1、FEV1%、V50、MVV)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经纤支镜BAL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在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洛地特,2 w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时间心电图的疗效、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临床疗效、心电图的疗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时间明显下降(P<0.05);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洛地特联合常规治疗在临床上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采用0.9%NaCl、706代血浆、病毒灭活血浆组成的置换液治疗52例重症RA患者,并与常规药物治疗45例重症RA患者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gG、IgA、IgM、C3、C4、C1q、CIC、CRP、ESR、RF共10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观察和统计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重症RA患者经血浆置换后,血清中的IgG、IgA、IgM、C3、C4、C1q、CIC、CRP、ESR、RF较血浆置换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药物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仅有IgG、C1q、RF共3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浆置换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75.5%的总有效率(P<0.01)。208次血浆置换过程中发生15次不良反应(发热反应8次,过敏反应4次,低钙血症3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症状均较轻,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RA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黄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茵黄胶囊治疗组和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各100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乙型肝炎血清阴转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88.0%,6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黄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物理型 (血液灌流吸附 )及中间型 (血浆置换 )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安全性。方法 :4 1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灌流吸附 (2 4例 5 2例次 )和血浆置换 (17例 3 6例次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变化。结果 :血液灌流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血浆置换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下降 ,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1或P >0 2 5 )。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物理型、中间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中间型人工肝的支持效果与物理型人工肝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联合肝康Ⅱ号(GankangⅡ)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住院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PSE,手术前后给予肝康Ⅱ号辨证治疗,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观察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变化。结果术后WBC、PLT明显增加(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5),术后1 w ALT、TBIL轻度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过程中ALT、TBIL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E联合肝康Ⅱ号对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3~2012—10收治的8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心力衰竭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分别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LVEF、BNP、NYHA三项指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9.07%,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的LVEF、BNP、NYHA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心力衰竭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行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伴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例AFLP伴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PE联合CVV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肾功能、血氨、凝血系列、血常规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对症支持以及PE联合CVVHDF治疗,11例患者存活9例,死亡2例。存活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氨均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5),肝性脑病缓解、病情好转、转普通病房康复。随访1年,7例患者接受随访,其中1例进展为慢性肾脏病,无患者进展至慢性肝衰竭。结论 PE联合CVVHDF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伴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参数、HBV—DNA转阴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降低CHB患者血清ATJT、AST及TBIL等肝脏酶学指标,改善患者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CHB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内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3例,宫内膜干细胞经静脉输注方法移植入肝脏,分别在治疗后第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肝脏功能(TBIL、ALT、AST)、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肝纤维化等实验室指标,分析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3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移植治疗后,在各观察点复查肝功能TBIL、ALT、AST、AFP较治疗前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B(34.8g/L)和CHE(4386U/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LN、HA、PC-Ⅲ、Ⅳ较治疗前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内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脏功能及临床症状,短期结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利巴韦林(RBV)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5例C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毒学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基因Ⅰ型快速病毒学应答率(PVR)(6.5%vs 6.9%)、早期病毒学应答率(EVR)(61.3%vs 62.1%)、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48.4%vs 51.7%)及非基因Ⅰ型PVR(8.3%vs 15.4%)、EVR(75.0%vs 76.9%)、SVR(66.7%vs69.2%)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12 w时,观察组AST及TBIL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w至治疗结束后24 w,观察组ALT、AST、TBIL及GGT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PEG-IFNα-2a、利巴韦林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促进肝功能恢复,安全可靠,但对病毒学应答指标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情况。方法选择69例入我院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组(35例)和单独使用rt-PA溶栓治疗组(34例),比较治疗15 d、30 d和90 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联合溶栓组治疗后15 d时NIHSS评分0-1分28.6%(10/35)与单纯溶栓组17.6%(6/3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时分别为34.3%(12/35)和23.5%(8/34),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90 d时分别为42.9%(15/35)和23.5%(8/34),比较有也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15 d、30 d和90 d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