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11个社区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干预,减少精神疾病患者复发,最终治愈高。结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慧 《北方药学》2014,(6):153-154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选择在我社区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每位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社区高血压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分析来看,各个问题均有不同比例患者回答“是”,其中,以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时,停止服药的比例最高,占57.5%;经统计,34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占28.33%;86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占71.67%。从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问卷分析来看,对于高血压知识知晓良好的42例,占35.0%,知晓情况差的23例,占19.17%。结论: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容乐观,需加强高血压疾病的综合防治,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影响因素,提出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218名高血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差占42.7%,其中45岁以下的占51.7%,46岁~59岁的,占30.7%;60岁以上的占47.0%,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36, P〈0.05);对高血压知识掌握差和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问题较为普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协助患者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1):1571-1573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数据中用药依从性情况、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抽取的200例患者中用药依从性好的有61例,占30.5%;用药依从性差的有139例,占69.5%。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觉得没有必要服药(26.62%)、经济上难以负担(18.18%)、总是忘记服药(16.23%)、天天服药太麻烦(13.64%)。调查发现,有无并发症、文化程度、高血压知识、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高血压病程、就诊频率等7项因素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程、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就诊频率及高血压知识等5项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用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提升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护理的方法以及其临终关怀意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某市某社区195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临终关怀需求意愿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可以发现,80.24%的调查对象患有慢性疾病,以高血压和冠心病为多见,其中高血压患者40.12%,冠心病患者25.03%。如果调查对象患有晚期恶性肿瘤,有26.7%的患者选择临终关怀安疗守护,但是仅有27.07%的老年人对于临终关怀服务有所了解。结论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大,但是对于临终关怀服务仍然缺乏了解,因此就需要在城市社区中开展死亡教育。  相似文献   

6.
谢优  敖文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50-151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民族地区20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20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35例.占17.5%:服药依从性差者165例,占82.5%.年龄≥60岁、初中以下文化、低收入、家庭与社会...  相似文献   

7.
上海某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以期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有所裨益。方法本研究抽取某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用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300名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积分均值为15.63±2.18分,31.33%的老年人依从性为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低龄、受教育水平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签约家庭医生的用药依从性高,独居老人、患慢性病数量多、服药种类多的用药依从性差。结论社区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高低受老年人的基本状况、生理功能、药物、家庭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若要制定符合老年人用药的个体化方案,并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必须得到医务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庭成员等各方面的参与和配合。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调查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0%[1]。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控制血压仍需长期口服药物。所以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行为干预治疗,普及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占60%[2]。高血压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因此服药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的水平密切相关。据调查,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仅为20%~45%[3]。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高血压并发症及高血压危象的重要原因[4]。笔者调查所在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l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根据社会学及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CPAT评判。结果320例高血压患者CPAT佳95例,占29.7%,CPAT差70.3%(225/320)。影响CPAT的因素:年龄大、月收入少、服药种类次数多、高血压知识认知程度差、全或部分自费支付医疗费、医患关系一般(P<0.05);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CPAT差,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应根据影响因素不同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汪笑秋 《海峡药学》2011,23(11):196-198
通过对心内科门诊和病区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问卷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调查高血压分级与药物治疗依从性关系,观察药物依从性好的和不好的依从者的血压水平变化。362例病人中,156例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占43.09%;206例患者依从性差,占56.9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认知程度间药物依从性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调查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0%[1].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控制血压仍需长期口服药物.所以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行为干预治疗,普及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任志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46-146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控制率低原因及对策。方法:2010年1月对辖区内建档的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高血压相关知识,高血压史,家族史,服药史,经济状况,非药物治疗和用药相关情况)。结果:被调查者普遍存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服药依从性差,忽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合理,11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率为9.09%(10例)。结论: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极低,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及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服药依从性,监测血压等以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情况,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社区3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依从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占总数的77.7%;抗高血压药物以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β受体拮抗药为主;规范服药率仅62.5%;患者日均药物消耗费用在10元以内者83.1%。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缺少规律的专业性用药指导、经济因素、文化程度等是影响高血压规范化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血压社区药物治疗存在问题较多,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和治疗不依从性的原因,并探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社区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行为调查问卷判断治疗依从性情况;对治疗不依从性者询问原因。结果发放240份,回收230份,有效率为95.85%,依从性好80例(33.33%)、依从性差160例(66.67%)。160例依从性差原因为患者医疗意向不明确58例(36.25%)、药物不良反应药物42例(26.25%)、治疗条件限制39例(24.38%)、医患关系21例(13.12%)。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与诸多因素有关,应通过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用药知识教育、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张志叶  陈惠玲 《中国药事》2018,32(5):664-667
目的:充分了解影响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912名65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对所筛选出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问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好、尚可、差所占比例分别为36.12%、28.49%和35.04%;用药依从性不佳的主要原因为记忆力减退和家属督促不力;对药物疗效完全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者分别占50.52%、31.87%和17.61%。结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对药物疗效等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高,不按时服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多。提示医、药、护人员要深入社区,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属加强督促,使患者认识到药物治疗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50例,对其进行多次定期随访调查,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50例患者中药物依从性较好的有156例(34.7%);药物依从性较差的210例(46.7%)。其中自行认为经济负担重、无需按时服药、忘记吃药等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108例(24%)、98例(21.8%)、76例(16.9%)。高血压了解程度、经济状况、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家庭支持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当关注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坚持服药自我效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一建  刘宇洲 《医药导报》2009,28(4):526-527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坚持服药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事先拟定好的调查问卷,对松江6个社区里242例正在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探讨服药依从性与坚持服药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者124例(51.2%). 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坚持服药自我效能越高,服药依从性越好. 结论 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的自我效能是服药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提高患者服药的自我效能是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访谈方式,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服药依从性差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结果 120例服药依从性差,知识缺乏,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种类多、时间长,经济状况原因是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服药依从性良好者(坚持服药)从干预前的40.0%提高到81.0%,间断服药者及未服药者的比例明显降低,而药片计数法也显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良好者从干预前的43.0%提高到干预后的90.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按阶梯合理用药,建立社区、家庭支持系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边远山区农村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并对发现问题进行干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合理用药宣教的方式,对昌平边远山区农村高血压目标人群进行筛查,并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问卷和高血压合理用药宣教的420名村民中高血压患者为232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5.2%,其中19例为高血压但未治疗者,213例为正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53名血压控制达标,达标率为71.8%。同时接受治疗患者中联合用药者占25.8%,单药治疗者占74.2%。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的有97名,仅为45.5%。不按时服药和自行停药的患者占较高比例。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为感觉病情不重、无需用药,事务繁忙,药费太贵,无明显疗效等。结论:北京山区农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偏低,应加强用药依从性教育及干预,促进其坚持长期服药、科学合理用药,以达到有效、平稳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