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为LC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为OC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LC组临床疗效优于OC组,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LC)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资料.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卫星 《吉林医学》2014,(18):3923-392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95例,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4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48例,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量化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LC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O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的排气时间、术后腹部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低于O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OC组为27.66%,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量化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LC组和OC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L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OC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C组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明显多于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益 《吉林医学》2014,(16):82-83
目的:分析比较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传统开腹手术(OC)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LC组和OC组两组,每组40例,OC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LC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OC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恢复优于OC组,但手术费用高于O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尽管费用较高,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使其术后能够更好地恢复,康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合理性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胆囊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患者(LC组,n=837)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患者(OC组,n=185)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将LC组患者再分为急性组(n=679,发病时间≤72 h)和亚急性组(n=158,发病时间>72 h).对LC组与OC组、急性组与亚急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中转开腹情况(中转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OC组比较,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VAS较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亚急性组比较,急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中转率较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安全可行,发病72 h内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置引流例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止痛药及切口感染例数等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均优于OC组。结论与OC相比,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比较、分析老年胆囊炎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OC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较LC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炎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加强监测以及把握手术技巧,行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下床恢复时间和痊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2001年间行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232例和同期行急诊剖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急性胆囊炎263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C组和OC组术后各种并发站发生率无显差异(P>0.05),且LC组术后恢复较快,平均住院时间较OC组明显缩短,结论:在具有熟练LC手术技巧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切实可行的。病例发病时间宜在72h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10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O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LC组),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胆囊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与O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C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OC组(16.00%)(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正常随访,均无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明显减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痛苦和改善预后,在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操作技巧的前提下尽早实施手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巍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32-32,35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26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LC组与OC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LC组切口感染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结论:急性炎症期在具备熟练手术技巧时,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黄智  刘任祎 《医学综述》2012,(22):3867-386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肝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症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LC组(69例)和OC组(5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A、TBIL、ALT、AST及CRP变化趋势相同,两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对机体损伤较开腹切除小,对肝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黎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874+289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1-12月在本院行胆囊结石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术相对于OC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760例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三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小于急性胆囊炎(P〈0.01),但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总住院天数明显小于慢性胆囊炎(P〈0.01),而急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变之间的总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亮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73-674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急性胆囊炎病例共181例,一组为发病48h内早期手术组(earlycholecystectomy,EC),另一组为发病48h后延期手术组(delayed cholecystectomy,。D比C)较2组术后并发症、胆管损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以及总并发症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延期手术组,且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肺部感染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在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尽早实施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李全勇  朱洪涛 《西部医学》2013,(10):1511-1512,15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39例急性胆囊炎病例,按急性胆囊炎发病时间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急性胆囊炎手术组152例(发病〈72h),延迟性急性胆囊炎手术组87例(发病〉72h)。结果延迟性急性胆囊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较早期急性胆囊炎手术组为多(P〈0.05),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应尽早实施LC手术,无论病程长短,只要采用恰当的手术技巧,LC均为安全、可靠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