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吸痰这一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操作者必须掌握有效的吸痰技术.笔者通过对近百例病人吸痰的护埋,体会如下.1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根据病人咳嗽有痰、呼吸不畅、昕诊有罗音、通气机压力升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再进行吸引[1].不视病情的常规吸痰.不但易损伤呼吸道粘膜,还会因呼吸道受到刺激使分泌物增多.  相似文献   

2.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1],能够及时地解除呼吸道痰液堵塞,保证有效通气,但也可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如损伤气道、刺激气道产生分泌物等.正确的吸痰方法则可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现报道如下. 1.吸痰的时机.正确吸痰,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要适时吸痰[2].一般是在床旁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有高压报警;发现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定时大气管周围听诊等情况下给予吸痰,不提倡定时吸痰,因为过多的吸痰刺激呼吸道黏膜,反而使分泌物增加,而且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应根据气道反应,痰量的多少或血氧饱和度决定吸痰的频率[3].  相似文献   

3.
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吸痰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平  刘红升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610-1611
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无法通过自主有效的咳嗽清理呼吸道中分泌物或阻塞物,以使呼吸道通畅的状态。临床上发生呼吸衰竭、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能有效咳嗽、咳痰均属于清理呼吸道无效。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以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上常用常规湿化及经鼻吸痰法,对一些患者吸痰缺乏有效性。如何做好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吸痰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气道的湿化、排痰、吸痰时机的选择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正确、安全有效吸痰是呼吸道管理的关键随着现代诊疗监护技术的发展,危急重患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人工气道管理成为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将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内吸痰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35例,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比较吸痰前后患儿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前后患儿SpO2、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能有效清理气道分泌物,且对患儿生理指标的影响小,能降低耗材和费用,省时,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不能有效咳嗽、咳痰,为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吸痰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护理操作.为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必须正确掌握吸痰技巧.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为123例机械通气患儿采取安全措施吸痰,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倪小英 《全科护理》2012,10(20):1876-1876
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急危重症病人,常因痰液或呕吐物堵塞气道加重病情。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但吸痰技术影响吸痰效果。临床护理中,应根据病人病情,灵活采用不同吸痰方法,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笔者通过对56例病人针对性地采用不同吸痰方法清除呼  相似文献   

8.
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吸痰,观察对吸痰量、痰液性状、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取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和按需吸痰、加强湿化呼吸道的方法.结果:两组吸痰量、痰液性状、吸痰后20 min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与常规吸痰法相比,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和按需吸痰、加强湿化呼吸道能更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明显改善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9.
吸痰技术是防治病人呼吸道阻塞、抢救窒息病人的重要操作。为方便吸痰操作,自行设计并使用气道分泌物清理装置,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气道分泌物清理装置(见图1)2使用三通阀可将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管、吸痰管与输液管、输液管与吸引器连接管3个通道相互转换,指示针指向接口为封闭状态。吸痰时将指示针指向输液管,吸引器连接管与吸痰管  相似文献   

10.
刘彦彦 《全科护理》2020,18(19):2398-2401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道清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方法]将在新生儿科住院的129例早产儿按照气道清理是否干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气道清理不干净的73例早产儿为观察组,气道清理干净的56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吸痰前后是否评估、气道有无湿化、气管导管有无冲洗、技术因素、吸引器压力、吸痰次数是早产儿呼吸道清理是否干净的影响因素。[结论]早产儿气道清理是否干净与多种因素有关,准确评估、湿化气道、严格规范吸痰技术、稳定的负压、呼吸机导管冲洗、合理的吸痰次数等有利于改善患儿呼吸道清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的重要措施[1]。但吸痰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不当的操作方法会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吸痰是否安全、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目前,临床较多采用的常规吸痰法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本科室对2013—2014年住院的56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吸痰和浅层吸痰,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的关键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坠积,预防肺炎、肺不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困其年龄小,不配合,常需行口鼻吸痰。我们试用无菌头皮针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口鼻吸痰,效果满意。1方法用无菌剪刀将无菌头皮针的金属针头剪去,留管长约24cm左右,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吸痰法同常规吸痰法。2优点(1)方法简便,节省资源,并符合无菌原则;(2)对患儿呼吸道刺激小,不易损伤黏膜;(3)有效利用废弃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它适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未清醒等患者,这些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通气障碍等不能将痰液或呕吐物排出,极易造成误吸或窒息,这一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本人通过对400例患者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吸痰操作主要针对临床上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无法有效咳嗽、咳痰病人,帮助其排出分泌物~([1])不仅是重症监护病房的重要抢救操作,也是临床最常用的技术操作。颅脑损伤病人常因意识障碍及脑神经球麻痹以致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清理呼吸道无效,导致分泌物滞留气道影响通气,甚至窒息危及生命。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因为咳嗽反射降低、纤毛运动受抑制,痰液易于积聚而不能及时咳嗽排出,所以昏迷病人如要彻底  相似文献   

15.
吸痰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宇宙 《现代护理》2001,7(11):65-65
吸痰是消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吸谈这一操作的难确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操作者必须掌握有效的吸痰技术,笔者通过对近百例病人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不同吸痰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80例患有呼吸道感染且气道分泌物多的患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管经口腔和鼻腔及8号吸痰管经口腔和鼻腔4种方法吸痰,并对4种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采用8号吸痰管经口腔吸痰和一次性头皮针管经鼻腔吸痰效果明显。结论 鼻鼾音明显的新生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管经鼻腔吸痰较经口腔吸痰有效,咽喉部痰鸣音明显采用8号吸痰管经口腔吸痰较经鼻腔吸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口呼吸震荡在支气管扩张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效果和应用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支气管扩张患者30例,应用经口呼吸震荡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观察4周内痰液性状、量、黏稠度,咯痰难易程度、患者的自我感觉、1周内在气管镜吸痰的频次以及随访长期应用气道内呼吸震荡的依从性。结果经口呼吸震荡装置应用后,患者排痰容易且排痰量明显增加,减少了气管镜吸痰频次,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使用依从性下降。结论经口呼吸振荡技术有助于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应用依从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吸痰时机对气管插管新生儿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气管插管新生儿护理中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吸痰一般是在为患儿翻身、拍背后立即吸痰,吸痰时患儿易出现发绀、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等缺氧症状;同时为防止痰阻,吸痰时常向气管内滴人湿化液或进行气道冲洗。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吸痰滴注湿化液可以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并增加许多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小儿经鼻或口气管内吸痰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拔除气管插管后,清理呼吸道无效小儿的吸痰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经鼻或口插入吸痰管至气管内进行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咽部吸痰方法吸痰。比较2组患者吸痰间隔时间、有效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实验组吸痰间隔时间较对照组长(P<0.001);实验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吸痰前,2组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痰后,实验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气管内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气管内吸痰法是小儿心外科手术后有效的吸痰方法,它能彻底清除潴留的痰液,改善通气功能,预防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是提高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上对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患者,通常采用负压装置系统为患者进行吸痰,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但吸完痰后负压吸引器的连接管存在存放不方便的现象,易导致连接管前端污染。基于此原因,我科利用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对连接管进行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一次性吸痰管一根和剪刀一把(图1)。1.2 方法将吸痰管前端系在床头,用剪刀剪掉多余的吸痰管,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