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43例孕28周以后的死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死胎中妊娠并发症因素15例(34.88%),脐带因素11例(25.58%),胎盘因素10例(23.26%),胎儿因素4例(9.30%),不明原因3例(6.98%)。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正规产检可明显降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1983年7月 ̄1994年7月在本院产科分娩17788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162例,发生率0.91%,其中98例(60.5%)可查明病因。胎儿死因依次为先天性缺陷33例,占20.37%;脐带因素32例,占19.74%;胎盘因素16例,占9.88%;妊高征12例,占7.4%;其他原因5例,占3.08%;死胎超过2个月者有2例发生DIC。本组采用雷佛奴尔羊膜腔注射作死胎引产109例,占67.28%,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寻找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对102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中无明确病因26例(25.49%),具有明确病因76例(74.51%),其中脐带因素22例(21.57%)、胎盘因素20例(19.61%)、羊水过少10例(9.80%)、胎儿畸形9例(8.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2年36例孕28w以后胎死宫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胎原因中:脐带因素14例,妊娠并发症11例,胎盘因素7例,胎儿因素2例。不明原因2例。结论脐带因素与妊娠并发症是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加强农村围生期保健,完善产前检查及宣教可明显降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原因,找到在围生期中须加强监测和值得注意的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行死胎引产的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80例患者资料,将围生儿死亡分为3种:1)不可避免死亡;2)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3)可以避免死亡。80例胎死宫内均参加了区级围生儿死亡评审,按上述对每例死亡的病因、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结果综合评定结果:不可避免死亡45例.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21例,可避免死亡14例。结论发展和提高产前诊断和产前保健技术,搭建医患沟通平台,加强对患者医疗知识宣传,完善医疗政策、法规,会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妊娠28周后胎死宫内的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2例,梅毒8例,贫血2例,胎儿横位2例。脐带因素:脱垂20例,扭转8例,缠绕4例。胎盘因素:早剥14例,过期6例。其他:不明原因6例。多数患者有以上病因数种并存。阴道分娩38例,因胎盘早剥而行剖宫取胎10例。结论 应加强对妊娠晚期孕妇的引导,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降低死胎比率。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6岁,G2P0。因"停经32周,下腹疼痛1天,胎心消失12小时"于2009年9月27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末次月经:2009年2月23日,孕早期顺利,未作系统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梅毒对妊娠及胎儿的危害。方法:对9例孕20周-40周胎死宫内合并梅毒感染的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均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治疗后复查血RPR转阴性,血清滴度降至零;1例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给予丙磺舒、四环素各500mg口服、每日4次,治疗21天后复查血清滴度降至零,血RPR转阴性;其中4例伴有皮肤斑疹、外阴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在治疗后症状均好转或消失。结论:妊娠各期感染梅毒均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随着生殖技术的发展及促捧卵类药物的应用,双胎妊娠的几率较前有所提高。双胎妊娠的综合并发症较多,虽然其中一胎胎死宫内相对较少见,但其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就双胎妊娠合并一胎胎死宫内病例深入分析研究,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现就15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并胎儿之一产前宫内死亡是一种很少见的产科并发症.本文分析我院22 a中多胎妊娠830例并胎儿之一或之二宫内死亡53例(其中3例<28孕周),发生率6.39%.单卵双胎比双卵双胎发生宫内死亡高3.6倍.死因顺序为脐带扭转、绞窄、缠绕14例,胎盘发育不良或胎盘功能不良10例,帆状胎盘7例,胎儿畸形6例,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其中1例伴有新生儿大脑损伤).幸存双胎中的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均高.本组病例中23例死亡发生于32孕周后,提示我们应加强对32孕周后多胎妊娠的孕期监测,适时终止妊娠,有效地降低多胎妊娠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双胎妊娠并胎儿之一产前宫内死亡是一种很少见的产科并发症。本文分析我院 2 2a中多胎妊娠 830例并胎儿之一或之二宫内死亡 5 3例 (其中 3例 <2 8孕周 ) ,发生率 6 .39%。单卵双胎比双卵双胎发生宫内死亡高 3.6倍。死因顺序为脐带扭转、绞窄、缠绕 14例 ,胎盘发育不良或胎盘功能不良 10例 ,帆状胎盘 7例 ,胎儿畸形 6例 ,双胎输血综合征 2例 (其中 1例伴有新生儿大脑损伤 )。幸存双胎中的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均高。本组病例中 2 3例死亡发生于 32孕周后 ,提示我们应加强对 32孕周后多胎妊娠的孕期监测 ,适时终止妊娠 ,有效地降低多胎妊娠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26岁,孕37+3周,孕1产0。进食甲鱼后出现恶心、呕吐并频繁晕厥2h入院。患者2h前进食甲鱼15min后出现恶心、呕吐并频繁晕厥,急送我院就诊。门诊测心率122次/min,血压78/51mmHg,未闻及胎心音,考虑休克、胎死宫内,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后收入院。该患者孕期定期在我院产前检查,各项实验室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均正常。平素体健,无鼻炎及哮喘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孕前曾食用过甲鱼,未出现过敏症状,同食家属亦未出现类似症状。 相似文献
14.
毛静鑫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74)
目的探讨胎死宫内的相关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9例胎死宫内病例资料,统计相关死因、产后出血等资料。结果胎死宫内发生率0.35%,单胎死亡111例,死亡原因首位是脐带因素32例,后依次为孕妇因素20例,胎儿因素18例,胎盘因素4例;15例为多方面因素,22例无法确定死因。双胎死亡8例。产后出血20例。不同孕期,胎死宫内病因有所差异,多因素致病比例明显升高,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孕期伴有合并症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重视胎动异常主诉及超声指标异常,做好孕期宣教工作。对于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完善相关检查,为下次妊娠做好预防及咨询。 相似文献
15.
16.
王彩云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3(1):19-19
脐带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唯一途径。脐带异常严重地威胁胎儿生长发育及生命安全。现将因脐带过度扭转致足月妊娠胎死宫内3例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例1 27岁,初产妇,孕39周,于2001年7月9日因突然发现胎动停止20小时入院待产。孕期检查无异常。查体:腹围99 cm,宫高31 cm,胎位LoA,胎动消失,胎心音听不到。盆腔B超提示:宫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原因、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2009年5月广州番禺中心医院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病例共17例临床资料。结果双胎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2.99%。孕28周前发现一胎宫内死亡者3例,平均期待治疗102.8 d,平均分娩孕周为36+5周;孕28周后发现一胎宫内死亡者双胎妊娠 胎死宫内 期待治疗 期待治疗12例,平均期待治疗13.2 d,平均分娩孕周为35+1周。仅1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无一例孕妇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早产、子痫前期和胎膜早破发生率高。胎儿畸形是胎死宫内的重要原因。结论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后可采取期待治疗,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状况,尽量延长孕周,可提高存活胎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13)
目的研究孕期保健对于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意义,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以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25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孕产妇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健康生产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孕期保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孕期保健情况:接受产前检查0次130例、1-2次52例、3次及以上43例;对照组孕期保健情况:接受产前检查0次50例、1-2次108例、3次及以上67例。对整体做χ~2检验,χ~2=60.39,自由度为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产前检查0次为参照组,其余各级OR值为0.18、0.15,随产前保健次数增加而递减,提示产前检查为胎死宫内的保护因素。结论孕期保健是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保护因素,合理的产前检查、孕妇的孕产知识教育等孕期保健可有效地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降低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三年51例胎死宫内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措施,以求降低死胎死产发生率。1临床资料11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围产期Ⅰ的统计方法和我国1981年9月21日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会议总结的定义和标准,我院从1993年1月1日至1995年1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