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素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庆东  钟池 《临床荟萃》1993,8(3):108-110
1959年Little等,报道了抗凝血药物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获得成功。利用肝素防治DIC迄今已有30年历史。肝素可通过抗凝、抗血栓、抗炎、抗过敏、抗补体等作用而发挥防治DIC的作用。虽然对肝素疗法历来持有不同意见,但当DIC病因不易早期发现、更不易排除的情况下,肝素疗法确给进一步有效治疗提供了机会,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所以DIC时肝素仍是抗凝疗法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对肝素作用机理、应用方法等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分离胶促凝管和肝素锂抗凝管与普通试管在30项生化检验项目中的差异。方法用3种试管分装同一献血者标本,在同等条件下,对血浆和血清进行生化测定,以普通干燥管的测定结果为参考,通过统计分析,观察对血液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情况。结果分离胶管与普通干燥管之间在二氧化碳(CO2)、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同酶1(LDH-1)测定结果中有显著性差异(P <0.01);肝素锂抗凝管与普通干燥管之间在钾(K)、LDH、HBDH 的测定结果中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分离胶促凝管 CO2、LDH、HBDH、LDH-1的测定结果和肝素锂抗凝管 K、LDH、HBDH 的测定结果与普通试管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肝素血浆对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的影响。方法:用连续监测法以98例肝素血浆作对照实验,与相应的血清标本LDH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2例血清LDH测定值明显大于血浆结果,且偏差均达到10%以上,经t检验显示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血浆检测LDH结果不可靠,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目前在没有可靠的纠正偏差或排除影响的方法时还应当使用血清检测LDH。  相似文献   

4.
侯进军  史文斌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0):1013-1015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管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采集56例门急诊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分别注入肝素锂抗凝管及分离胶真空管中,于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SD-16B全自动K/Na/Cl/Ca/pH/TCO2分析仪上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电解质的分析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BIL、DBIL、ALT、AST、ALB、ALP、BUN、Cre、UA、CH、TG、CK、CK-MB、GLU、Na+、CL-等项目2种方法的各项测定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均>0.800),可以用肝素锂管替代干燥管应用于临床;TP、GGT、LDH、α-HBDH、K+等项目2种方法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除TP、GGT、LDH、α-HBDH、K+等2种方法差异较大外,其他常规临床生化项目在急诊情况下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作为样本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标本,将每例标本3ml分别注入普通试管及肝素锂抗凝管中,于同一生化仪中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a、Cl、CK-MB、LDH、ASO、AMY、RF、C3、IgG、TP、Crea、DBil、Mg、CRP、P等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O2、K、TCa、CHE、CK、HBD、AKP、Urea、Glu、C4、Ig M、IgA、Alb、TC、TG、ALT、AST、UA、GGT、Tbil、LDL-C、HDL-C、AFU、TBA等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O2、K、Na、Cl、TCa、CHE、CK、ASO、AMY、AKP、RF、Urea、Glu、C3、C4、Ig M、IgG、IgA、TP、Alb、TC、TG、Crea、ALT、AST、UA、GGT、Tbil、DBil、LDL-C、HDL-C、Mg、CRP、P等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良好(r>0.800),而CK-MB、LDH、HBD、AFU、TBA等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较差(r<0.700)。结论大部分常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作为标本,但需建立回归方程或血浆参考体系,少数项目如CK-MB、LDH、HBD、AFU、TBA等不宜用肝素锂抗凝血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效果。方法: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进行同步换血疗法,将作为输出途径的动脉穿刺置管不连接肝素冒、三通活塞管及延长管,穿刺成功后直接接输血管用输液泵调控输出速度作为输出途径;建立头皮静脉通路以换血,整个换血过程无肝素抗凝。结果:本组患儿换血后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均1次换血成功。结论: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与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的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可能带来的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集40例门急诊患者静脉血液标本,每一患者标本分别置普通干燥真空管、肝素锂真空管和肝素钠真空管3种不同的标本收集管内,用Roche Modu larP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6项常规生化项目。结果26项项目中除钾(K )、钠(Na )、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肝素锂、肝素钠抗凝血浆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K 、Na 、LDH外,肝素锂抗凝血浆可用于其他门急诊临床生化项目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非介入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介入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124例的方法和结果。治疗方法包括:①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心电图监测、吸氧、生活护理。②抗缺血疗法-β阻滞剂、硝酸甘油、钙拮抗剂、强化极化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应用。③抗血栓疗法-阿斯匹林、肝素。④溶酸疗法-尿激酶。结果:临床疗效88.2%,无明显不良反应。作者认为非介入疗法是基层医院治疗UAP的有效方法,对防治UAP恶化为心肌梗塞有益。  相似文献   

9.
赵一举 《中国急救医学》1994,14(4):53-56,F003
肺栓塞在西方国家是第三位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我国尚缺乏可靠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有限的临床资料证明我国肺栓塞也并非少见。肺栓塞急性期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既往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在吸氧、镇痛、补液、抗心律失常及维持血压等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肝素可以抑制血小板释放的多种活性因子,如血栓烷A2、血清素等,  相似文献   

10.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对148例LDH患者采用骨盆牵引、点穴按摩、穴位注射、针灸疗法、TDP疗法、功能锻炼综合康复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痊愈106例,占71.62%;显效32例,占21.62%;好转8例,占5.41%;无效2例,占1.35%;总有效率98.65%。随访3个月,有1例复发。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LDH,简单廉价、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化学检验的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40例门急诊患者静脉血液标本,每一患者标本分别置普通干燥真空管、肝素锂真空管和肝素钠真空管3种不同的标本收集管内,用Roche ModularP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6项常规生化项目。结果 26项项目中除钾(K^+)、钠(Na^+)、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肝素锂、肝素钠抗凝血浆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除K^+、Na^+、LDH外,肝素锂抗凝血浆可用于其他门急诊临床生化项目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McKenzie法加多种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20~50岁人群(达90.01%),其治疗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我们采用McKenzie疗法与多种疗法相结合治疗LDH,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素疗法长期以来主要作为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防治已发生并有发展的血栓栓塞疾病。近年来注意肝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化学和药理作用。应用范围也涉及临床各科。我们除外科应用防治静脉血栓外,内科辅佐肝素疗法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LD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运动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模式。结果运动治疗模式的临床康复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模式。结论运动疗法对LDH有很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肝素治疗传染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肝素疗法在多种传染病中的治疗作用,并结合微循环及血液 流变学理论阐述了重症传染病在缺血、缺氧、酸中毒休克时易并发DIC。针对上述 病理变化应用肝素疗法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肝素不仅可以治疗DIC,而且可以预防DI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患者,同一患者分别用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的生化管各采血3 mL,静置离心后用 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急诊100例患者检测结果,其肝素锂管分离的血浆平均血 K+浓度为(3.926±0.848)mmol/L,无添加剂的生化管分离的血清平均血 K+浓度为(4.187±0.850)mmol/L,两者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Na+、Cl-、AMY、GLU、BUN、CR、LDH、AST、CK-MB、CK)急诊生化血浆和血清结果两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锂管分离的血浆与无添加剂的生化管分离的血清两者血钾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 r =0.992。结论肝素锂抗凝管应用于急诊生化检测,可快速分离血浆,缩短标本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为危急重患者及时提供体内多种重要参数值,为急救医生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7.
马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31-4332
目的:比较肝素抗凝血浆标本与血清标本在临床急诊生化常用项目检测时实验结果的差异。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一份肝素抗凝,另一份自然收缩,离心后,进行检测。结果:血清组与血浆组比较,GLU、T-Ca、Cl^-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UREA、Cr、UA、K^+、Na^+、AST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LDH、α-HBDH、CK、CK-MB、α-AMY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除LDH、α-HBDH、CK、CK-MB、α-AMY外,肝素抗凝血浆可以用于GLU、T-Ca、Cl^-、UREA、Cr、UA、K^+、Na^+、AST急诊检测。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相关实验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时相关实验参数的变化。方法 22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监测指标包括抗因子Xa活性(AFXa)、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时APTT、TT在透析过程中延长不明显(P>0.05),普通肝素组APTT、TT于透析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明显延长,甚至部分血液不凝。低分子量肝素组透析结束时血浆抗FXa活性较透析前有显著性差异,且透析后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0.001)。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同APFF、TT无一定相关,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可由抗-FXa水平作为可靠根据,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过程中比普通肝素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素锂抗凝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肝素锂抗凝管、普通管及分离胶/促凝管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清、血浆标本后进行生化检验。结果肝素锂抗凝标本水浴后不凝固,而普通管、分离胶/促凝管的凝固时间较短。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与分离胶/促凝血清标本差异不显著。结论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以肝素锂抗凝管采血,可避免上机时凝固,且可直接用于生化检验。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肝素疗法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液常呈高凝状态,多易引起心室附壁血栓及下肢静脉血栓,在发病1~2周血栓易脱落即可引起重要脏器的栓塞,使心梗的病死率明显增高,肝素作为有效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应用于急性期心肌梗塞,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由此引起的肺栓塞,预防心室附壁血栓所致的脑、肾、四肢动脉栓塞,预防心肌坏死发展及防止梗塞复发,明显地降低病死率,是目前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疗法之一。本文通过对11例急性心肌梗塞应用肝素疗法的护理观察,做如下分析。一、临床资料选择11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人,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52岁,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