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跨越胚层界限向中胚层、内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肾脏实质细胞包括系膜细胞、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为各种肾脏疾病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跨越胚层界限向中胚层、内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肾脏实质细胞包括系膜细胞、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 ,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为各种肾脏疾病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此类细胞可以跨系统甚至跨胚层分化为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这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使得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及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此类细胞可以跨系统甚至跨胚层分化为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这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使得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及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其中骨髓中含量最为丰富。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不但可以分化为多种中胚层来源的细胞,如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等,还可以分化为其他胚层来源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和肾脏细胞等。由于MSCs来源广泛、易于分离培养、能长期存活、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和易于基因转染等特点,使其成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种子细胞,具有广泛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诱导方法将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诱导分化为纯度较高的人类内胚层细胞的分化效率,探寻最佳的分化体系。方法用两种不同诱导方法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H9细胞株,第1组采用最新改进的体外传代诱导方法,用IV型胶原酶消化成团的hESCs为单个hESC细胞后,使用含有100 ng/ml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因子活化素A(activin A)的分化诱导液体外诱导hESCs 3 d(改良组);第2组采用传统方法,直接在未经消化hESCs培养液中添加诱导因子activin A(传统组)。分化完毕后免疫荧光检测两组细胞中内胚层标志物SOX17和叉头框A2(FOXA2)表达水平。结果改良组的分化细胞具有类似内胚层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体积变大,细胞之间界限清晰,形态呈现多角形,而传统组的细胞呈团状聚集生长,彼此紧密排列,细胞与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楚,细胞形态没有明显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改良组的细胞中内胚层标志物SOX17和FOXA2的表达率较传统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最新改进的体外传代诱导法,activin A可诱导hESCs分化为高纯度的内胚层细胞,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此种新方法诱导内胚层细胞的效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s)属于多潜能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相比分化潜能更广,不受伦理学方面的限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既往大量研究证实bmMSCs在合适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等中胚层细胞.而且可以分化为外胚层和内胚层的细胞,成为多种组织修复的种子细胞与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8.
肝脏干细胞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干细胞是一类无限期在体内整个生命活动中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适当条件下或给予适当信号 ,干细胞可分化为具体不同来源的细胞。目前认为 ,干细胞应具备以下几点主要生物学特征〔1~ 6〕:①具有自我更新与自我维持的能力 ;②具有多分化潜能 ,即可发育为各种胚层组织的细胞 (如胚胎干细胞 )或可分化成本系统来源细胞 (如成体干细胞 ) ;③干细胞分裂能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 ,也可持续终生 (如肠黏膜干细胞 ) ;④既可具有生理性的更新能力 ,也可具有对损伤或疾病的反应与修复能力 (如皮肤间质干细胞 ) ;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需要特定的微…  相似文献   

9.
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为成体器官内不同胚层的所有细胞,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近几年,胚胎干细胞向肾脏细胞分化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将就胚胎干细胞向肾脏细胞分化的文献以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脐带间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华  沈尊理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8):1158-116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最初是特指骨髓基质细胞,后来研究发现在胎儿肝脏、肺脏、心脏等实质脏器及脐带血中均提取到了与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相似、免疫表型相同的干细胞,因此将间质组织来源的与骨髓MSCs生物学性状相似,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统称为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1.
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及体外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胚胎干细胞源自囊胚内细胞团 (innercellmass,ICM ) ,能无限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状态 (保持完整的、正常的染色体核型 )的细胞。它可分化为来源于 3个胚层的多种细胞。这种特性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热潮 ,并取得了飞速发展。本文就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及体外培养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是几乎所有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能够分化为多种骨髓间质成分的非造血多能干细胞,特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内胚层、脏壁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研究证实在急性肾脏损伤中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成肾脏细胞,但在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移植的MSCs能否定位到损伤肾脏并分化为肾脏细胞、改善纤维化进程,还未检索到有关报道。本研究观察移植的MSCs在间质纤维化肾脏的定位分布及存活时间,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和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脊髓源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将两种细胞共同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在脊髓内的分化情况并观察记录大鼠行为学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 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血清诱导分化可见大量具有少突胶质细胞特征的分化细胞,与施万细胞共培养则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两种细胞共移植至脊髓损伤部位后,施万细胞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共移植可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结论 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且其分化方向和成熟程度可以被多种环境因子所调控。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可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为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骨髓、脐带组织、脐血、外周血、脂肪等组织中,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MSCs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等中胚层间质组织细胞,还可跨越胚层界限,分化为外胚层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肝损伤时肝干细胞在肝脏内的分布和增值,初步探讨肝脏的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3,-me-DAB喂食大鼠四周,建立应激模型刺激大鼠肝内干细胞的迅速增殖,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ABC法检测肝干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记蛋白CD34、C-11、CK19、OV6和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Nestin在大鼠肝脏内的表达。结果:大鼠肝实质结构改变显著,汇管区内结缔组织细胞大量增生,浸润周围肝组织形成假小叶。靠近界板处断续的排列着卵圆样细胞分别表达CD34、CK19、OV6和Nestin,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特点相似,而且具有典型的干细胞的特点。此外,肝实质内可见大量的单个核样干细胞分别表达OV6、CD34、Nestin和CK19。这些细胞类似造血系统来源的单核细胞分布在肝索、肝血窦、肝内血管、增生的小叶间胆管和胆管之间,多见于汇管区的结缔组织内。结论:3’-me-DAB作用后,肝内存在着多种干细胞,而且具有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增生的干细胞在损伤应激下继续增殖分化为肝实质细胞,参与肝脏的组织修复,同时成为引发肝脏肿瘤的可能原因之一,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由 PA Zuk 等在2002年首先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种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形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可以向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和脂肪细胞等不同胚层来源的细胞分化,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1]。因其具有来源充足、取材方便、无伦理争议的优势,近年来,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笔者以 ADSCs 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焱  姜波健 《腹部外科》2009,22(5):309-310
近年来细胞移植研究的重点是干细胞研究。干细胞是存在于许多组织中的原始细胞,可在需要时进行多向的分化。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成熟个体的组织器官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以某种形式存留的干细胞,如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间叶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肝脏来源的肝卵圆细胞、小肝细胞样前体细胞及外周血中可分离到的干细胞等。这些来源于组织或器官的干细胞可以相应地分化成该组织或器官及其他系的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18.
逐步替代或重建受损的肝组织结构是肝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最终目的.骨髓干细胞可以演变成为与其组织发育或再生来源无关的细胞类型,即骨髓干细胞的可塑性(plasricity).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的发现提示它可能参与了体内肝组织细胞的再生、及损伤的修复与替代,而这一进程与肝细胞移植的作用机制类似,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MSCs最初在骨髓中发现,随后在多种组织中分离得到,包括肌肉、脂肪、大脑、软骨、牙髓以及脐带等[1]。大量研究表明,MSCs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为其具有自我更新和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多胚层来源的细胞,如:骨细胞、软骨细胞等.椎间盘退变主要源于髓核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髓核细胞为类软骨细胞,随着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细胞载体可再生出组织工程化的髓核细胞,将其植入椎间盘,从而阻止和逆转椎间盘退变,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