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中药材的防霉、防虫蛀的九种方法黑龙江省肿瘤医院(150040)赵雅芬,张永恒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药物研究所吴玉波中药材生药贮存保管中的防霉烂、防害虫侵入是保证药物质量,从而保证疗效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加强药材的防霉、防蛀研究是中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霉变中药材与癌症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030002)王泉生太原市中医研究所(030009)于天才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药材本身某些物质的分子活动,逐渐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使药材本身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而失去了药物原有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材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中药材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生产制作中药饮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监管制度。结果控制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必须重视药材的种植、收集、加工生产、炮制等相关环节。结论除此之外,还要对中药材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在培养中药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岗位技能以及鉴别中药真伪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这样,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方可得以保障,并且促进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保证中药饮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才能为人类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60Co同位素辐射在中药材养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用电离辐射对中药材进行杀虫、灭菌已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养护手段.有资料表明,对人参、毛桔梗、羚羊角、川芎、肉桂、檀香、草豆蔻、白术、青木香、豆蔻、艾叶、菊花、阳春砂、木青等药材进行1Mrad剂量辐射,杀虫灭菌后药材成分及外观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保证在储药材的安全性,特别是细贵中药材和动物药材难以保存的都可以应用此项技术,对提高药材养护的现代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药材硫黄熏蒸干燥加工方法的应用现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具体方式。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中荮材硫黄熏蒸干燥加工的原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加工处理方式。针对干燥方式的差异,在应用过程中对材料属性分析,做好加工处理方式。针对药材加工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对残留物质进行检测。如何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是保证我国中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药材木耳孳生螨的种类并观察陆氏费索螨(Fessonia luensis)的形态特征。方法采集淮南市5家药店储存中药材木耳,分别采用直接镜检法和水膜镜检法分离孳生螨类,制成玻片标本进行螨种鉴定与分类。结果共采集木耳样品250 g(25份),分离螨729只,平均螨密度为(2.9±0.5)只/g。分离螨隶属粉螨科(Acaridae)、厉螨科(Laelapidae)、美绥螨科(Ameroseiidae)、肉食螨科(Cheyletidae)和吻体螨科(Smaridiidae)等5科6属8种。结论药店储存中药材木耳螨类污染严重,且种类多,需采取相应防制措施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枸杞子是常用中药材之一 ,具有养肝、润肺、补肾的功效 ,因而常用于滋补品和保健品中。近年来对该药品的需求量比较大 ,因此药材的来源和质量就难以保证统一性。本文就此对影响枸杞子质量的因素做如下分析。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 umbarbarumL . [L .halimifoliumMill.]的果实 ,同属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毛蕊枸杞Lyciumdasyste mumPojark .和北方枸杞Lyciumchi nenseMill.var .potaninii(pojark .)A .M …  相似文献   

8.
怎样充分发挥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优势,不断提高产地加工的深度、精度和广度,确保中药材的质量,乃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的质量对临床应用的影响太原市中心医院药剂科(030009)张雅丽太原煤炭气化公司煤气厂卫生所李晋汾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中药理论,结合临床辨证施治需要,以及药物性质和配方制剂的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科学合理的加工炮制提高药材的质量,保证药物达...  相似文献   

10.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心理、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合理饮食、不经常活动,常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尽人意,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病情较重,生活质量差。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是保证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主要介绍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理论 ,结合临床辨证施治需要 ,以及药物性质和配方制剂的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科学合理的加工炮制可提高药材的质量 ,保证药物达到一定净度和临床用药剂量的准确 ,能降低和清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提高疗效。但是 ,近年来 ,由于对炮制技术的忽视 ,使得很多中药在临床应用时疗效降低 ,毒性增加 ,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因此 ,中药炮制质量优劣应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 净选  净选包括挑拣、筛簸、剔挖、刷净、碾轧、剪切、刮除、漂洗……等一系列工艺 ,因为中药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 ,刚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中药材黄芩、双花、板蓝根、青黛、秦皮、大黄、槟榔、三七等是胃病患者常用的配方药材,本文对黄芩、双花、板蓝根、青黛、秦皮等药材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观察。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及Skirrow选择培养基,用这些中药材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活性进行试验。结果黄芩、双花、板蓝根、青黛、秦皮、大黄、槟榔、三七等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结论为临床用药及科学研究提供了检验方法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资源丰富 ,品种繁多 ,加之某些中药材饮片外形极其相似 ,不易区分 ,因而在购销或配方时极易混淆 ,造成差错 ,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带来威胁。本文对 8组常用中药易混饮片进行了比较 ,并附有识别口诀 ,只要掌握了每种药材各自的特征 ,购销、调配工作中认真复核 ,就一定能避免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三大类,其中以植物占绝大多数,经简单的产地加工、炮制,称为中药饮片,传统的加工方法将干燥后的药材经浸润、蒸煮等处理后再进行切制,经过适当干燥后入药。但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其部分有效成分缺失。为避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开展中药饮片加工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的应用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需求,在中药进行制剂前对其进行加工与炮制,嘱患者正确应用,观察经过炮制后的中药疗效。结果中药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疗效,除此之外,改进中药炮制的切制工艺也能起到增加药效的作用,药材在炮制的过程中会影响其内在成分,从而对其药理反应造成直接影响。结论对中药材进行炮制后能够显著地降低中药材的毒副作用,提高中药材的临床用药安全,中药炮制是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粉螨属小型节肢动物,栖息地多种多样,多孳生于粮食、干果和中药材中,造成这些物品质量下降和变质。据李朝品(1986年)报道,粉螨在中药材中可以大量繁殖,使中药材质量下降,药效降低以致破坏。本次对127种中药材,1270份样品中的粉螨孳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由于入药部位的不同,如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或种子,动物有皮、骨、筋、角、肉,矿物常夹有砂石等。对采集来的药材,进行去芦、去节、去毛、去皮、去皮尖、去心、去核、去翅足、去油等非药用部位的去除及药用部位的分离,是提高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中药炮制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单味药进行深入的研究,使许多中药在非药用部位的取舍,有了新的见解并被采纳使用,有的则引起了争论,所以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严肃对待,不可鲁莽造次。  相似文献   

18.
李莉  苏华  李健 《山东医药》2008,48(28):103-103
心神宁胶囊是由酸枣仁(炒)、栀子、远志、甘草、茯苓、六神曲六味中药材加工成的胶囊,具有养血除烦、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肝血虚、失眠多梦、烦躁而惊、疲倦食少等病症.根据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进行合理提取和精制,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多的集于制剂中,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 ,以苦杏仁甙含量为考察指标 ,对苦杏仁药材的煎煮条件进行优选 ,结果表明以 8倍于生药重量的水 ,浸泡 30 min,煎煮 10 min为佳。实验结果为今后规范中药材煎煮方法和医生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种治疗手段及新药的出现,使得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期的生活质量日益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QOL研究小组对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所下的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在生活中所处位置的感受以及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注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QOL评价也成为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笔者通过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测定,唤起广大护理人员及患者自身对其生活质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