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主要有3条通路参与引起细胞凋亡,即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细胞外的死亡受体通路。近年研究表明,NF-κB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具有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在细胞凋亡中调节作用与凋亡抑制蛋白家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家族、c-Jun氨基端激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和Fas相关死亡域蛋白样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抑制蛋白等有关。探索NF-κB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对凋亡相关疾病的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F-κB在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FADD是Fas受体和部分TNF死亡受体家族成员介导信号通路中的胞浆死亡信号衔接蛋白。FADD含有2个结构域,即C端的死亡结构域(DD)和N端死亡效应结构域(DED),DD结构域与Fas及TNF受体家族中的其它受体中的DD结构域结合,接受凋亡信号。DED结构域则招募并激活caspas-8酶和细胞凋亡信号。FADD不仅在细胞凋亡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与别的非细胞凋亡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周络通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等容蒸馏水)组与周络通高、中、低剂量(6.85、3.43、1.71 g/kg)组,另取10只C57BL/6小鼠作正常对照(等容蒸馏水)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个月。检测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值、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取小鼠坐骨神经,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凋亡相关因子(Fas)、Fas受体(FasL)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周络通高剂量组小鼠FBG、血液中HbA1c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周络通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坐骨神经MNCV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坐骨神经Bax、Caspase-3、Fas mRNA表达与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1或P<0.05);周络通高、中剂量组小鼠坐骨神经FasL mRNA表达水平增强(P<0.01),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减弱,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或P<0.05));周络通高剂量组小鼠Bcl-2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周络通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Bcl-2、Fas和FasL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辉  曹建国 《中南药学》2012,10(2):85-88
目的 研究重组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rVBMDMP)对人肺肺癌A549细胞信号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索rVBMDMP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制备全细胞抽提液,采用信号转导抗体芯片检测rVBMDMP处理前后A549细胞信号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 rVBMDM作用后磷酸化水平升高的包括黏着斑激酶FAK、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死亡受体(Fas)、死亡配体(FasL)、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Caspase-6)、Fas相关因子1(FAF1)、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FHIT)等79个蛋白,下调的有整合蛋白αv、β1和β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核转录调节因子NF-kB等30个蛋白.结论 rVBMDMP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整合蛋白受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以及使Bcl-2蛋白发生去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GEN)通过激活JNK调控Fas通路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检测Fas凋亡通路相关基因Fas、Fas L、caspase-3和caspase-8 mRNA相对表达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GEN下调Aβ(25-35)诱导引起的Fas、Fas L、caspase-3和caspase-8 mRNA水平的增加,抑制Aβ(25-35)诱导的caspase-3和caspase-8酶活性,且明显降低Aβ(25-35)诱导的JNK磷酸化水平。结论GEN通过降低Aβ(25-35)诱导的JNK磷酸化激活,调控JNK依赖的Fas凋亡通路,从而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STZ(65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CEI苯那普利(1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到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到肾皮质Fas和Fas-L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Fas和Fas-L的表达亦显著增强,苯那普利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Fas和Fas-L的表达减弱。结论 苯那普利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通过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大鼠模型,按分组分别灌胃给予芪苈强心超微粉(QLQX)或生理盐水4周。彩超检测心功能,ELISA法及荧光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相对比。细胞实验:使用H9c2心肌细胞给予或不给予QLQX或PI3K抑制剂LY294002,然后暴露于H2O2中共孵育24 h,MTS检测H9c2细胞生存活性,检测LDH和ROS表达水平及SOD活性,QRT-PCR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O-1)和过氧化氢酶(CAT)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H9c2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测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评估线粒体分裂、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 PTP)开放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LDH和ROS水平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活化胱天蛋白酶9、活化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p-AKT/AKT及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相对比降低(P<0.01),心功能下降(P<0.01)。给予不同剂量QLQX后均不同程度降低心衰大鼠血清LDH释放水平和ROS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P<0.05);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率及促凋亡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p-AKT/AKT和p-GSK3β/GSK3β相对比,提高心衰大鼠心功能(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H2O2组相比,QLQX促进H2O2损伤H9c2心肌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抑制LDH释放水平和ROS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HO-1及CAT mRNA表达水平(P<0.01);抑制H9c2细胞凋亡率,下调上述促凋亡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p-AKT/AKT及p-Gsk3β/Gsk3β相对比(P<0.01)。同时,QLQX抑制H2O2损伤H9c2细胞线粒体分裂、mPTP开放及MMP下降(P<0.01)。然而,QLQX改善氧化应激诱导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及凋亡作用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断。结论 QLQX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通路延缓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并建立缺氧/复氧(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和艾司洛尔低、中、高剂量(0.2、5.0、25.0μmol/L)组;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存活率变化情况;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酶-3(Caspase-3)、Bcl-2蛋白及腺苷单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AMPK、GSK-3β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组H9c2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水平、AMPK、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R组相比,艾司洛尔低、中、高剂量组H9c2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水平、AMPK、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依次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H9c2细胞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艾司洛尔能够抑制I/R诱导下心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激活AMPK/GSK-3β磷酸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Fas与HIV感染     
Fas抗原(Fas Ag)表达与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AIDS)进程有密切关系。随着HIV感染的加重,细胞表面Fas Ag表达增加,主要表现在CD4+和CD8+细胞。通过Fas Ag介导的细胞程序死亡(PCD)途径是HIV感染引起的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的重要原因,白细胞介素2(IL-2)、IL-10、IL-12等细胞因子以及IL-1β转化酶(ICE)样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能抑制由Fas Ag介导的HIV感染T淋巴细胞PCD。通过抑制Fas Ag介导的PCD来防治AIDS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对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Graves病(GD)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刺激单层培养的GD甲状腺上皮细胞(TEC),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法及半定量RT-PCR法检测刺激前后细胞凋亡率,Fas表达阳性率,可溶性Fas(sFas)含量以及Fas/sFas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在0-10^3nM范围内,地塞米松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GD TEC凋亡;(2)在上述浓度区间,地塞米松可显著增加GD TEC 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抑制sFas蛋白及mRNA的产生。(3)Fas蛋白表达增加,aFas蛋白分泌减少与细胞凋亡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显著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发生,促进Fas合成,抑制sFas产生,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ip 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ig苯那普利(10 mg·kg-1),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Fas和Fas-L的表达亦显著增强;苯那普利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Fas和Fas-L的表达减弱。结论苯那普利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的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对体外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MTT法检测藻蓝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通过电镜观察藻蓝蛋白处理后的细胞的凋亡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的DNA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显示不同浓度藻蓝蛋白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藻蓝蛋白对细胞表面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检测凋亡相关的caspase的活性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揭示藻蓝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未用藻蓝蛋白作用的对照组相比,藻蓝蛋白组的HeLa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存在浓度剂量效应。藻蓝蛋白处理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如细胞皱缩、细胞膜微绒毛消失、起泡,染色体密集,形成凋亡小体。凋亡细胞的DNA出现断裂,呈梯状的电泳带(DNAladder),分子量为180~200 bp及其倍体。并且发现藻蓝蛋白处理后的处于亚二倍体峰HeLa细胞数蛋白浓度随藻蓝蛋白浓度的增高而明显增多。另外藻蓝蛋白能促进HeLa细胞内促凋亡基因(Fas、ICAM-1)的表达并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内凋亡信号的传导。藻蓝蛋白可以激活caspase酶并可促进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到细胞质释放。结论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具有诱导体外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促进凋亡信号在HeLa细胞内的传导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变化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FasL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Fas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及Fa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Ca2+-ATP酶活性降低。牛磺酸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基因mRNA表达及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抑制心肌组织MDA的生成,提高Ca2+-ATP酶活性。结论牛磺酸对心肌缺血的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对糖尿病肾病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T1Ra缬沙坦(4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皮质Fas和Fas-L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Fas和Fas-L的表达增强,缬沙坦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Fas和Fas-L的表达减弱。结论 缬沙坦可能是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从而抑制肾脏细胞过度凋亡来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凋亡相关分子Fas(CD95)、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和活性氧(ROS)、细胞色素C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Chlamys farreri,PCF)抑制UVB引起的人角质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设计为5组:对照组、UVB模型组、UVB+5.69mmol.L-1PCF组、UVB+2.84mmol.L-1PCF组、UVB+1.42mmol·L-1PCF组。应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UVB辐射的HaCaT细胞的Fas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Fas siRNA及ROS清除剂NAC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DCFH-DA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及用RNAi干扰降低Fas表达后caspase-3的表达。结果干扰Fas后,UVB辐射的HaCaT细胞凋亡受到明显抑制及caspase-3的表达降低;NAC对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1.42~5.69mmol.L-1剂量范围内的PCF可剂量依赖性抑制UVB引起的ROS的生成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论PCF可抑制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Fas-caspase-3及ROS-细胞色素C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nin,DHA)对人骨肉瘤细胞143B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株143B;MTT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DHA对骨肉瘤细胞存活与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构建β-Catenin荧光素酶报告基因(β-Catenin-Luc,p-Top)检测DHA作用143B后细胞内β-Catenin活性变化。不同浓度的DHA作用后,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增殖(如PC-NA、Cyclin D1、c-Myc)、凋亡(如Bad、Bcl-2、Caspase-3)密切相关的标志物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 DHA作用于143B细胞24 h后,MTT结果显示143B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且其克隆形成能力减弱(P<0.05),在DHA浓度达35μmol.L-1时,抑制效率最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C-NA表达下调;而促凋亡蛋白Bad和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双氢青蒿素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且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d和Caspase-3,启动凋亡程序,致143B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噬在IL-1β促进INS-1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INS-1胰岛β细胞株,给予不同浓度IL-1β干预,用CCK-8法检测在不同作用时间点INS-1细胞的存活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IL-1β浓度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NS-1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IL-1β可以降低INS-1细胞的存活率,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IL-1β浓度的增高,INS-1细胞凋亡水平逐渐升高(P<0.05),且细胞自噬水平也随着IL-1β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上升,P62降低,P<0.05)。采用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预处理细胞上调自噬可进一步增加IL-1β诱导的细胞凋亡,而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抑制细胞自噬后则可逆转IL-1β诱导的INS-1胰岛细胞凋亡。结论 IL-1β通过诱导自噬增加促进INS-1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姜峰玉  孙抒  李熙峰  孙东植 《天津医药》2012,40(9):876-877,977
目的:探讨原白头翁素衍生物诱导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培养MCF-7人乳腺癌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死亡受体蛋白(Fas),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8,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中Fas、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低表达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呈弱阳性;实验组细胞这些蛋白表达增高,呈强阳性;2组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中NF-κB高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而实验组NF-κB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呈弱表达于细胞质。结论:原白头翁素衍生物通过外源性途径即死亡受体通路完成凋亡的启动和执行,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促进MCF-7细胞凋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徐姗  吕伟红  张洪泉 《药学学报》2009,44(7):737-740
研究异丁司特 (ibudilast) 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EOS) 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卵白蛋白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并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TUNEL技术原位检测EOS凋亡, RT-PCR技术检测EOS的Fas mRNA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测定BALF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GM-CSF) 及白介素-5 (IL-5) 的含量。结果表明, 异丁司特可明显减少哮喘豚鼠的白细胞总数和EOS数目; 在异丁司特剂量组, EOS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Fas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 BALF中GM-CSF、IL-5含量显著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 异丁司特抑制哮喘豚鼠气道EOS数目的增加、诱导EOS凋亡、增强Fas mRNA的表达、降低GM-CSF、IL-5含量可能是其拮抗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