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PPARγ靶向性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营养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小鼠高脂、蛋氨酸一胆碱缺乏(MCD)饮食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列入模型组(MCD组,n=10);将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小鼠列入对照组(MCD1组,n=10);将接受MCD饮食加罗格列酮干预的小鼠列入干预组(MCD-+R组,n=10).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脂肪变、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MMP-9、TIMP-1、TI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MCD1组动物肝组织学未见明显异常.MCD组动物肝组织学呈现重度肝细胞脂肪变,伴有点状和灶状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窦周纤维化;MMP-2、MMP-9 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弱(P<0.05),而TIMP-1、TIMP-2mRNA及蛋白表达则显著增强(P<0.05);MCD+R组动物肝组织学改变与MCD-组比较均明显改善,MMP-2、MMP-9 mRNA及蛋白表达较MCD-组明显上调(P<0.05);TIMP-1、TIMP-2 mRNA及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高脂、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罗格列酮可通过激活PPARγ而上调MMPI、抑制TIMP的表达,从而延缓或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2.
黄楠  张军  武永刚  郭浩  余磊  梁宏伟  赵宝峰 《武警医学》2024,(2):121-124+129
目的 观察黑地雷方联合艾瑞昔布治疗风湿热痹型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04至2023-04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外二科就诊的风湿热痹型骨关节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瑞昔布片,n=31)和联合治疗组(黑地雷方+艾瑞昔布片,n=32),疗程4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加拿大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WOMAC)、奎森膝关节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等判定,计算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取患者血清测定MMP-9、TIMP-1含量及MMP-9/TIMP-1比值,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与对照组的8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VAS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及血清MMP-9含量、TIMP-1含量、MMP-9/TIMP-1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膝关节VAS评分、WOMAC评分、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性心房损伤和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大鼠心房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变化。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24只)和大强度运动组(24只),每组又分为8周组、12周组和16周组,每组8只。安静组正常饲养,大强度运动组分别进行8周、12周和16周的跑台运动,跑速为28 m/min,坡度为10°,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5天。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 RNA与蛋白的表达,并计算MMP-1/TIMP-1m RNA和蛋白比值。结果:与安静组相比,8周大强度运动组MMP-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性增加(P<0.05),12周大强度运动组MMP-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增加趋势,16周大强度运动组MMP-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降低趋势,但无明显差异。MMP-1 m RNA的表达随运动时间的延长具有逐渐降低趋势,16周大强度运动组显著低于8周大强度运动组(P<0.05);与安静组相比,8周大强度运动组TIMP-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12周和16周大强度运动组TIMP-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出现显著性增加(P<0.01、P<0.05)。随运动时间的延长,TIMP-1 m RNA的表达逐渐增加,16周大强度运动组显著高于8周大强度运动组(P<0.05);MMP-1/TIMP-1 m RNA和蛋白的比值先升高后降低,16周大强度运动组MMP-1/TIMP-1 m RNA的比值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8周大强度运动组(P<0.05)。结论:长期大强度运动导致大鼠心房MMP-1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而TIMP-1的表达逐渐增加,MMP-1/TIMP-1的比例失调,可能是运动性心房损伤和纤维化发生的分子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辛伐他汀与动脉粥样斑块稳定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随机将ACS患者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MP-1、MMP-9,TIMP-1水平变化。结果 SAP、ACS、健康对照三组之间MMP-1、MMP-9和TIM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1、MMP-9和TIMP-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MP-1、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炎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情况、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炎症评分以及血清MMP-9、TIMP-1水平等病历资料,根据Hp感染情况,将83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设为Hp感染组,42例非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设为非Hp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炎症评分,分析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与炎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Hp感染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炎症评分均明显高于非Hp感染组(t=6.440、6.941、4.417,P均=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与炎症评分呈正相关性(r=0.712、0.703,P均=0.000)。结论 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炎症评分均明显高于非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与炎症评分呈正相关性,以MMP-9、TIMP-1为作用靶点防控Hp感染性胃溃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基因(1、2,3、9)多态性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80例在我院行2次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粥样斑块有无进展(第2次冠脉造影任何节段冠脉病变的最小管腔直径较第一次冠脉造影减少0.4 mm者为冠脉粥样斑块有进展),将患者分为斑块进展组(n=31)和非斑块进展组(n=49).详细记录每例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冠心病易患因素等,以及检测每例患者的血脂、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两组患者MMP-1、MMP-2、MMP-3和MMP-9基因启动子部位的序列,分析两组多态频率.结果 斑块进展组中,女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上述基因的多态比率明显高于非斑块进展组(分别为41.9%比18.4%,P<0.05和77.4%比46.3%,P<0.01);斑块进展组hs-CRP的浓度也明显高于非斑块进展组[(0.26±0.44)mg/L比(0.02±0.14)mg/L,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浓度hs-CRP和ACS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2.63,95%CI为1.45~110.29,P<0.05和OR为2.99,95%CI为1.04~8.63,P<0.05).斑块进展组中MMP-3(-1612 6A/6A)基因型和MMP3(-1612 6A)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非斑块进展组(87.1%比53.1%.P<0.01和93.5%比75.5%,P<0.01).MMP-1(-1607 GC)、MMP-2(-955A/C)和MMP-9(-1562C/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斑块进展组与非斑块进展组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女性、高浓度hs-CRP和ACS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明显相关,高浓度hs-CRP和ACS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MMP-3启动子区域5A/6A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显著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是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有关。方法将11例EMs轻度和32例重度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1和2,41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ELISA法测定腹水中MMP-9及TIMP-1值,比较各组两者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Ms轻度组MMP-9、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重度组MMP-9、TIM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MMP-9/TIM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轻度组与重度组相比较,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疾病的加重,MMP-9升高、TIMP-1降低、MMP-9/TIMP-1比值升高,MMP-9、TIMP-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相关性,特别是两者的比值,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丹  石杰  冯力民 《武警医学》2010,21(5):388-391
 目的 研究MMP-3、MMP-9、TIMP-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子宫肌腺病45例在位内膜(A组)、36例异位内膜(B组)和28例对照组内膜中的MMP-3、MMP-9、TIMP-1含量.结果 MMP- 9在研究组A、研究组B中的表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3在研究组A、研究组B中的表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弱于研究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强于研究组B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可能与MMP-3、MMP-9、TIMP-1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长期大强度运动模型,研究长期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右心室心功能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影响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的调节作用,为运动性心肌纤维化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中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每组8只。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进行16周的运动,每周训练5天,休息2天,每次1 h。16周后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右心室心功能。随后,立刻麻醉处死大鼠,摘取心脏,分离出右心室。采用样本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MMP-2和TIMP-2 m RNA的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安静组相比,中强度组右室射血分数(RVEF)和右室缩短分数(RVFS)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大强度组RVEF显著低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5),大强度组RVFS均低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但无显著性差异。(2)中强度组羟脯氨酸的含量高于安静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大强度组羟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1)。(3)与安静组相比,中强度组MMP-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大强度组MMP-2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大强度组MMP-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1);与安静组比较,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TIMP-2 m RNA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计算发现,三组间MMP-2/TIMP-2m RNA的比值无明显差异,大强度组MMP-2/TIMP-2蛋白的比值显著高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1)。结论:长期大强度运动造成大鼠右心室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心肌MMP-2的表达增加,MMP-2/TIMP-2比例失调可能是右心室心功能异常和运动性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许霞  白晓  贾晓炜 《武警医学》2015,26(3):256-25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同分支病变对血清新喋呤(neopterin, Np)、同型半胱氨酸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148例,根据病变分支数量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分别有58例、53例、37例。检测血清Np、Hcy及MMP-2、MMP-9、TIMP-2水平,并比较各组中的差别及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多支组Np[(12.45±3.09)nmol/L] 和Hcy[(23.71±4.57) μmol/L]均高于单支、双支组,双支组Hcy还高于单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组MMP-2[(49.83±7.64)ng/L]、MMP-9[(194.81±17.58)ng/L]较单支组均高,而TIMP-2[(283.70±23.45)ng/L]较单支组则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组MMP-2[(63.42±8.59)ng/L]、MMP-9[(249.73±24.16)ng/L]、TIMP-2[(205.61±17.32)ng/L]较单支、双支组变化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与MMP-9呈正相关(P<0.05),而与TIMP-2呈负相关 (P<0.05);Hcy与MMP-2、MMP-9呈正相关(P<0.05),而与TIMP-2呈负相关(P<0.05)。结论 Hcy与Np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增加的重要因素,且与反映冠状动脉重构相关的MMPs家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ACS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MP-8和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MP-8均下降,强化组下降明显(P〈0.05),而TIMP-1均有升高,强化组上升显著(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MP-8水平和升高TIMP-1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人联合检测MMP-9,LDL-c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MMP9,LDLc对不同类型冠心病人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测定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及30例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血清MMP9,LDLc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升高,与SAP患者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冠心病人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在LDLc水平升高的患者中血清MMP9水平升高更明显。结论联合检测MMP9,LDLc对不同类型冠心病人危险分层、尽早发现ACS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伴高血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明胶酶(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明确SAP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 选择SAP惠者30例,SAP伴高血压I级患者66例,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随机将SAP伴高血压患者分成缬沙坦治疗组(36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MP-1、MMP-9和TIMP-1水平变化。结果SAP伴高血压、SAP、健康对照组三组之间MMP-1、MMP-9和TIM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1、MMP-9和TIMP-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伴高血压患者血清MMP-1、MMP-9增高及TIMP-1降低可能导致粥样斑块破裂不稳定,缬沙坦可降低该类患者血清MMP-1、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畅  藏彬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535-537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MI患者87例,在急诊经皮穿刺冠脉内介入术(PCI)后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支、2支和3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于清晨空腹,AMI患者于PCI术前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MMP-9,随访其心血管事件半年。结果 AMI患者PCI术前血清MMP-9水平在3支病变组均显著高于2支、1支病变组、对照组;在2支、1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25例发生心血管事件,3支病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2支、1支病变组;以血清MMP-9水平846μg/L为界分为A组和B组,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 AMI患者血清MMP-9可能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并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COPD患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及其与IL-8和IL-2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IL-2和IL-8含量变化。同时观察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与IL-2及IL-8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ECOPD患者42例,健康对照者15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MMP-9、TIMP-1、IL-2及IL-8含量。结果:AE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及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IL-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含量均与IL-8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失衡,导致肺组织降解与沉积紊乱,参与了肺气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 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揭示血管炎性反应在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作为病变组,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27例;对照组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40例,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RP、MMP-9水平,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 ACS组血浆CRP水平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血浆CRP水平测定结果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CRP水平高低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ACS组血浆MMP-9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MMP-9水平测定结果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MP-9水平高低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管炎性反应在ACS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为ACS的临床干预及病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EVE)含量检测对该病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诊断明确的川崎病患儿共60例作为病例组,抽取其发病0~11d(病理Ⅰ期)、12~25d(病理Ⅱ期)时外周静脉血;将60例同期因发热就诊的非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于发热急性期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EVE含量,病例组分别于发病7d和14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析患儿血清EVE含量与其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Ⅰ期和Ⅱ期时的血清EV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Ⅰ期时有冠状动脉损伤者3例,Ⅱ期时有冠状动脉损伤者17例,病例组中有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中EVE含量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E含量测定可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因子TIMP-1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EM s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MMP-1,TIM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EM s异位内膜中MMP-1mRNA及蛋白均呈高表达,TIMP-1mRNA及蛋白均呈低表达,与EM s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MMP-1/TIMP-1比值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分别为1.46±0.57,1.15±0.38,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0.05);而且异位内膜中比值>1的几率(33/39,84.6%)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异位内膜组织中MMP-1,TIM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周期性变化,但与r-AFS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异位内膜组织中MMP-1高表达,TIMP-1低表达,导致MMP-1/TIMP-1平衡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在EM 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