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FK506缓释剂对周围神经轴浆运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取48只SD大鼠,应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长10 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根据梭形管的2支管内加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均分为A组(24只2支管内均加入几丁糖凝胶)、B组[24只,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和FK506(B1组),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和等渗生理盐水(B2组)].术后12、16周对再生神经行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逆行示踪,术后16周行再生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12、16周,透射电镜观察到A组2支管内再生纤维无明显差异,B1组较B2组再生纤维数量多,排列整齐,粗细均匀;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显示:与B2组相比,B1组再生神经示踪后,脊髓内被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目多,分布稠密;B1组神经传导速度为35.62 m/s +3.23 m/s,B2组为22.62 m/s±2.12 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K506缓释剂对周围神经再生纤维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强  申屠刚  伍亚民  李骥  王刚 《中国骨伤》2010,23(11):841-844
目的:探讨FK506缓释剂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9月,选取32只SD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00~250 g,1%戊巴比妥钠(30 mg/kg体重)腹腔内注射麻醉。取股后斜切口,暴露右侧坐骨神经,10倍显微镜下游离坐骨神经,并在梨状肌出口下方5 mm处将坐骨神经切除约8 mm,任其回缩,造成10 mm缺损,用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坐骨神经10 mm缺损,根据梭形管的两支管内加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均分为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几丁糖凝胶)和B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加生理盐水(B1组);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加 FK506(B2组)].每组16只,于术后8、12周对再生神经的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并对术后12周的再生神经行皮层感觉诱发电位(CSE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神经传导速度(CV)进行测定。结果:术后8、12周,A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纤维组织病理形态无明显差异,电生理功能检测无统计学意义;B组注入FK506 侧(B2组)再生纤维粗细均匀,排列整齐,明显优于对照侧(B1组);术后12周,B2组较B1组的CSEP、CMAP的潜伏期短,而振幅高,传导速度快。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FK506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纤维电生理功能恢复,为周围神经损伤免疫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NGF与CNTF促进周围神经轴浆运输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tor, NGF) 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 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 对周围神经轴浆运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 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长 10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 2组。A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组;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NGF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CNTF。术后 12、16周对再生神经行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逆行示踪, 并取再生神经行Holmes银染。结果: 术后 12、16周, Holmes银染观察到A组两支管内再生纤维无明显差异, B组CNTF侧再生纤维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 排列整齐, 粗细均匀; 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显示: 与NGF侧相比,CNTF侧再生神经示踪后, 脊髓内被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目多, 分布稠密。结论: CNTF对周围神经再生纤维形态结构和轴浆运输功能的恢复均优于NGF。  相似文献   

4.
李强  伍亚民  申屠刚  李民 《中国骨伤》2007,20(4):220-223
目的:利用新型神经再生小室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协同性作用。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只,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坐骨神经10mm缺损。A组,2支管内均注入几丁糖凝胶(100μl);B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NGF(5μl) 生理盐水(5μl),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NGF(5μl) CNTF(5μl);C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CNTF(5μl) 生理盐水(5μl),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NGF(5μl) CNTF(5μl)。术后8、16周对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常规病理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用核黄逆行示踪评估再生神经的轴浆运输功能。结果:NGF CNTF侧再生神经呈淡黄色,质韧,弹性佳,优于对照侧,形态学观察见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多,粗细均匀,排列整齐,有髓纤维髓鞘厚,轴突直径大。其轴浆运输功能也明显优于对照侧。结论:NGF与CNTF对促进周围神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均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不同类型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B组:两支管内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注入NGF和CNTF。术后12、16周行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olmes银染示B组CNTF侧再生纤维均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纤维排列整齐,粗细均匀;硫代乙酰化胆碱染色示B组CNTF侧呈棕红色的阳性纤维较NGF侧数目较多,粗细均匀,排列整齐;而碳酸酐酶染色则显示B组NGF侧呈褐色的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及排列稍较CNTF多。电生理检测见NGF侧再生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而波幅较低(P<0.05)。结论CNTF促进运动纤维再生的相对作用较强,而NGF具有相对较强的促进感觉纤维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6只SD大鼠坐骨神经长10 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A组:医用几丁糖凝胶组;B组:医用几丁糖凝胶+NGF和医用几丁糖凝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术后4、8、16周观察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并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的束间及束内血管分布.[结果]A组2支管内再生神经大体观察无明显差异,B组NGF侧再生神经外观呈粉红色或淡红色,质脆,弹性差;CNTF侧再生神经呈淡黄性,质韧,弹性佳.HE染色见NGF侧再生神经较CNTF侧再生神经排列紊乱,其束间及束内的血管较多见;超微结构示:B组NGF侧再生神经较少,但可见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和丰富的新生血管.[结论]虽然NG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不及CNTF,但其在神经再生的早、中、晚期均具有较为明显的血管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成纤维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E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用梭形双通道乳胶管桥接 3 2只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长 10mm)。按注入桥接管内物质的不同 ,将大鼠随机分为 2组。A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组 (双侧 )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NGF(左侧 )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CNTF(右侧 )组。术后 12、16周对再生神经作肌电检测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 16周 ,A组双支管内再生神经的形态无显著差异 (P >0 .0 5 )。B组NGF侧再生纤维排列欠整齐 ,以有髓纤维为主 ,且髓鞘厚 ,轴突直径大 ;CNTF侧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 ,分布均匀 ,有髓纤维与无髓纤维均增加。NGF侧再生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慢于CNTF侧 ,但复合运动动作电位 (compoundmotoractionpotential,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ortexsomatosesensoryevokedpotential,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 ,波幅较低 (P <0 .0 5 )。结论 NGF促进有髓纤维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 ,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再生 ,且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NGF。  相似文献   

8.
新型神经再生小室的建立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能科学地比较两种神经营养因子(NTFs)作用的新型再生小室。方法 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内加入几丁糖凝胶(MCG),建立再生小室,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3~20周用HE染色观察小室周围组织形态结构,电镜观察小室内的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3周MEG完全降解。再生神经出现芽状再生,术后12周通过缺损区。且新型再生小室无变形、裂开,周围由膜状组织包裹,HE染色见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较传统再生小室明显减少,两支管内再生神经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结论 用该新型再生小室比较两种NTFs的作用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神经生长因子促再生周围神经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GF)具有促进大鼠再生坐骨神经中的血管生成作用:[方法]用单通道的砷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医用几丁糖组、NGF+医用几丁糖组,每组25只,在5个不同时相点(0,2,7,14,30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30d以内),CD34的表达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在0.2d时,坐骨神经中没有CD34表达:7、14、30d时,NGF+医用几丁糖组的CD34阳性染色显著多于医用几丁糖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医用几丁糖组和生理盐水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GF能促进再生周围神经的血管生成;NGF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几丁糖胶原复合膜、激活态雪旺细胞(activatedSchwanncell,ASC)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激活态雪旺细胞培养于几丁糖胶原复合膜后,将膜缝制成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的缺损(D组);并以自体神经移植(A组)、几丁糖胶原复合膜管(B组)及几丁糖胶原复合膜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C组]为对照。术后4、8、12周观察肢体运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潜伏期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术后12周取材,样本染色观察神经轴突再生情况。结果几丁糖胶原复合膜加激活态雪旺细胞修复10mm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几丁糖胶原复合膜加BDNF,与自体神经相似。结论几丁糖胶原复合膜加激活态雪旺细胞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