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口腔正畸临床中,前牙深覆是常见的错畸形[1],通常表现为Spee曲线深度较大,前牙区牙槽骨发育过度,后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足。有效打开咬合是解决深覆的关键[2],而临床上常通过摇椅弓压低前牙,抬高前磨牙来整平Spee曲线,从而打开咬合。有学者认为,在牙列排齐初期,镍钛弓丝上加摇椅曲,可以同时达到排齐牙列和打开咬合效果[3]。本研  相似文献   

2.
<正>Ⅱ类1分类错是常见的错畸形之一,以上下牙弓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深覆为主要特征,前牙深覆盖的主要危害为上前牙外伤概率高达37%;伴颌骨大小与位置异常的骨性Ⅱ类畸形,等到恒牙期再进行正畸治疗主要存在两大问题:(1)在正畸掩饰治疗中,前突患者由于上前牙回收的量大,上颌切牙牙根吸收的风险加大[1];(2)牙列拥挤容易复发;综上所述,在早期进行干预治疗的迫切性显而易见。生长发育期的生长改良对于Ⅱ类1分类错患者矢状关系的改善尤为  相似文献   

3.
黄玲利  高仲群  李博  白鹤翔  王辉 《河北医药》2011,(20):3134-3134
在临床正畸工作中,发现反[牙合]患者舌系带短的多,并且抵下颌吞咽的多,而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这种现象少。我们对深覆将深覆盖和牙[牙合]反[牙合]患者舌系带长度及附着点的位置进行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伴侧切牙异常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畸门诊伴有侧切牙异常的错殆畸形患者49例,先期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排齐整平牙弓,矫治异常的覆[牙合]覆盖及偏斜的中线,对应好磨牙尖窝关系,合理集中或开辟间隙,后期进行固定冠桥修复或牙体美学修复。结果经过12—24个月先期正畸矫治和最后的修复治疗,49例患者牙齿排列整齐,中线对齐,无间隙,磨牙关系及覆[牙合]盖关系正常。结论对于伴有侧切牙异常的错[牙合]畸形病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面型、侧切牙缺失的数目、畸形牙大小、牙弓拥挤度、错殆类型及自身美观要求等综合考虑,具体分析,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2×4”矫治技术在替牙期错[牙合]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替牙期牙齿畸形的矫治与“2×4”矫治器的矫治方法。方法在一个牙弓中两个第一磨牙上固定带环,四个切牙上粘贴托槽,组成“2×4”矫治器,使用圆丝在磨牙颊面管前弯制后倾曲,利用颌间牵引,不使用方丝,不使用口外弓等辅助装置,解决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深覆[牙合]伴下颌后缩等错[牙合]畸形。结果:通过病例分析,采用“2×4‘矫治器矫治10例前牙反[牙合]和8例深覆[牙合]伴下颌后缩,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矫治时间最长6个月,最短2.5个月。结论前牙反[牙合]、深覆[牙合]等畸形应该在替牙期早治疗,避免因为耽误时机而加重畸形,从而导致颌、面、骨的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正畸治疗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2月10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所有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分析疾病改善率;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纠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前牙深覆盖值、前牙深覆牙合值、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结果:10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65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纠正的时间为5.71±2.53个月;治疗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前牙深覆盖值、前牙深覆牙合值、牙周袋深度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正畸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有效纠正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前牙侧粘接装置在深覆(牙合)患者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1例深覆(牙合)患者采用复合树脂材料制作前牙舌侧粘接式打开咬(牙合)装置,以进行正畸治疗.结果 21例深覆(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结合打开咬(牙合)装置,咬(牙合)打开时间:Ⅱ°深覆(牙合)平均(3.5±1.4)个月,Ⅲ°深覆(牙合)平均(5.4±1.2)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覆(牙合)达到Ⅰ°或接近Ⅰ °,并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治疗.结论 采用前牙侧粘接装置有利于快速地使咬(牙合)打开,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矫治深覆(牙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口腔正畸临床中,前牙深覆是常见的错畸形[1],通常表现为Spee 曲线深度较大,前牙区牙槽骨发育过度,后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足.有效打开咬合是解决深覆的关键[2],而临床上常通过摇椅弓压低前牙, 抬高前磨牙来整平Spee 曲线,从而打开咬合.有学者认为,在牙列排齐初期,镍钛弓丝上加摇椅曲,可以同时达到排齐牙列和打开咬合效果[3].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Spee 曲线深度的情况下, 不同尺寸及深度的镍钛摇椅弓形丝在前磨牙区应力大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特征患者在正畸术后的咀嚼效能和PAR指数,进而探讨可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和咀嚼功能改变的重要因子。方法以正畸术后5~6个月12~35岁的患者11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吸光度法测量咀嚼效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治疗后咀嚼效能的因素。结果咀嚼次数、覆[牙合]、错[牙合]类型都与咀嚼效能有相关性,覆[牙合]与咀嚼效能成正相关。结论解除深覆[牙合]对改善咀嚼功能,获得好的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将PAR指数和咀嚼效能结和起来看待正畸疗效会更全面。  相似文献   

10.
汪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50-151
目的通过对骨性Ⅲ类[牙合]采用面前方牵引,快速扩弓,多曲方丝弓技术,拔出下颌第三磨牙,Ⅲ类牵引等矫治技术,评价临床矫正效果.适应症的选择为正畸治疗骨性Ⅲ类[牙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Ⅲ类[牙合]29例,女性19例,男性10例,年龄11~23岁,平均年龄15岁,下颌均不能后缩,其中3例骨性Ⅲ类[牙合]伴前牙开,4例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对恒牙和早期采用快速扩弓加面前方牵引,成人拔出下颌第三磨牙,对骨性Ⅲ类[牙合]半前牙开的采用多曲唇弓方丝弓矫正技术,推下颌磨牙向远中同时配合短Ⅱ类牵引解除前牙反,调整磨牙关系。结果通过上下牙齿前后的不同移动,代偿或掩饰颌骨发育异常,29例骨性Ⅲ类[牙合]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侧貌软组织有所改变。结论对一些轻度和中度Ⅲ类病例,采用正畸掩饰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徐余波  许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77-178,183
目的探讨活动性矫治器在牙齿反[牙合]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牙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前牙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上颌[牙合]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同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前牙覆[牙合]及覆盖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60例患者的前牙反[牙合]均得到矫正,前牙覆[牙合]及覆盖值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仅有3例因年龄偏大、存在前牙反[牙合]的家族史或不良的口腔习惯等原因而复发。结论采用上颌殆垫附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器于早期治疗前牙反[牙合]可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覆合正畸联合前牙缺失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2010年收治的15例成人前牙缺失伴深覆合的患者,先行正畸治疗,再修复缺失牙。结果15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前牙覆合覆盖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外观改善理想。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降低了修复难度,并使修复体达到更加完善的口腔功能及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是口腔正畸科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畸形,主要表现为牙列拥挤或有散在间隙,而口内表现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深覆盖,严重影响美观和口腔功能。患者要求矫治率较高。由于成因机制和年龄不同,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大体分为拔牙和不拔牙矫治[1]。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正畸后的修复效果。方法 对46例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先矫正畸形,正畸后固定义齿或活动义齿修复。结果 1-4年随访,前牙美观对称,咀嚼功能良好。结论 修复与固定正畸矫治是一种很好地解决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先天缺牙多见于恒牙列,其发病率为2.3%~6%,而下颌前牙先天缺失是先天缺牙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上常引起前牙覆合覆盖异常,上下中线不正,上下颌牙列大小不协调,后牙咬合关系异常,下颌牙弓内散在间隙等症状。其正畸治疗的诊断设计也常与常规不同。本文对36例先天缺失1颗下殆切牙的错黔畸形病例进行了一些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导、摇椅弓、口外装置等在治疗前牙深覆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深覆合患者,咬[牙][合]打开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戴用平导可以使下颌骨向下旋转,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牙][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摇椅弓可以使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牙][合]主要靠切牙的压低和磨牙的少量增高,磨牙增高的量较平导小。结论:6种方法打开咬[牙][合]的机制不同,临床适应证不同。  相似文献   

17.
黎敏  王永  徐卫华  贾莹  张忠平 《贵州医药》2012,36(7):609-610
在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一组错(牙合)表现)症状组合是这样的;磨牙呈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伴深覆(牙合),上下牙弓不同程度表现拥挤.安氏Ⅱ类错(牙合)由于下颌后缩,下牙弓后置,前牙由于失去接触(抑止)而过长,这是深覆(牙合)易于形成的原因,所以安氏Ⅱ类错(牙合)中深覆(牙合)比例较高[1].深覆(牙合)是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伴随症状、也是其重要的矫治目标之一.随着矫治经验的积累会发现咬合的打开不仅仅是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的从属目标,而是已经上升到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前牙深覆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型 ,采用上颌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1 资料方法1.1 病例选择 : °深覆牙合 ,男 3例 ,女 2例 ; °深覆牙合 ,男 4例 ,女 3例。平均年龄 14岁 ,年龄范围 13~ 16岁。1.2 矫正方法 :矫治器与一般上颌活动矫治器的结构基本相同 ,只需加厚矫治器上前牙腭侧的基托 ,形成一平台的平面板 ,平面沿着牙弓前段形成宽约 6 mm ,当下颌前牙咬合在平面板上时 ,上下颌后牙分离无牙合接触而增高颌间距离 ,分开约 2~ 5 m m,使颌面肌肉纤维拉长张增加 ,促进后牙与牙槽组织垂直生长 ,增加后牙高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美观及保健越发重视,口腔正畸的需求也不在局限于青少年患者,成年人接受正畸治疗的比例不断上升。我科自2001年以来共接诊和完成成人前牙错畸形共68例,笔者对68例患者的正畸治疗情况进行了6个月至2年的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为2001年3月~2004年9月正畸患者,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21~39岁,平均28.6岁。其中个别前牙反牙合者17例,上牙合前突患者12例,个别牙错位者8例,前牙有间隙者16例,深覆牙合者15例。1.2正畸方法1.2.1前牙反牙合采用上牙合牙合垫矫治器,用双…  相似文献   

20.
成人正畸治疗与青少年正畸治疗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之处,成人正畸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由于牙周病,龋病、牙齿缺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常规的拔牙设计有时是不合适的,而应采用策略性拔除病损的牙齿,以达到拔除坏牙保留好牙,获得尽可能好的[牙合]关系。本文介绍2例成人安氏Ⅲ类骨性前牙反[牙合]伴牙周病及成人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牙合]的策略性拔牙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