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翟自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30-163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接种后的免疫学效果,探讨对大学生进行YDV接种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2009、2010级新生8 545人,分为Ⅰ、Ⅱ两组,分别用10μg×3和20μg×3剂量接种YDV。检测全程免疫后1个月、第1年和第3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转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Ⅱ组抗-HBs阳性率在全程免疫后1个月、第1年和第3年均显著高于Ⅰ组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接种全程YDV十分必要,接种剂量以20μg×3为宜。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65名抗-HBs和抗-HBc阴性的医学生分成两组,83人于上臂三角肌或三头肌肌肉接种2μg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IM组);82名于上臂掌侧皮内接种同样的疫苗(ID组).两组均于0、1、2和6个月接种4次,于0、2、6和7个月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和抗-HEc.对第7个月时抗-HBs滴度大于10IU/l但小于1000IU/l者在12个月时加强接种1剂2μg疫苗,并于13个月时采血;若第7个月时,接种者的抗-HBs滴度小于10IU/l,则再接种1剂20μg标准剂量疫苗.  相似文献   

3.
受试者为89名健康青年,分成3组.接种的疫苗为Merck药厂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每剂含10μgHBsAg.Ⅰ组于0、1、2和12个月接种;Ⅱ组于0、1和6个月接种;Ⅲ组于0、1和12个月接种.分别于1~7个月的每月及9、12、13个月和2年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接种第3针后1个月,Ⅰ组产生的抗-HBs水平略高于其他两组接种两针后的水平.嗣后的1个月抗-HBs增长缓慢,7个月时达高峰,除1人外,抗-HBs滴度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低应答或无应答的健康人补充接种3剂疫苗的结果。 831名健康的医务人员,HBsAg和抗-HBs均阴性。分别在第0、1和6个月肌注3剂20μg血源疫苗。末次接种后1个月,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应答。与世界卫生组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标准进行比较。抗-HBs水平低于1.51U/l表明抗-HBs试验阴性。 38名低应答和无应答者中,有26人同意补充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每月1次)。首剂补充接种后1个月,检测抗-HBs水平和HBsAg、抗-HBc及抗-HBe。接种4剂疫苗  相似文献   

5.
血透析病人具有较高的乙型肝炎感染率并易成为传染性强的带毒者,研究表明,这种病人对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PDV)的血清阳转率低于健康人。作者用比利时SmithKline Biologicals公司研制的重组酵母源性乙型肝炎疫苗(YDV)以不同剂量和免疫程序接种血透析病人,观察其免疫应答。经体检采血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的血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71例(男女性比例为1.42:1),平均年龄51.4岁。以不同组别按20μg或40μg的单一剂量,接种程序为0、1、6月3个剂量或0、1、2、6月或0、1、2和12月4个剂量分别接种YDV。每次接种后观察3天副反应,并在每次接种后的1或2个月采血;血清样品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其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217名医院乙型肝炎高危工作人员作了德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性试验,通过测定抗-HBs效价来探讨两种免疫程序、不同年龄和性别对免疫原性的影响。受种者平均年龄34岁(20~61岁)。接种前,血清中各项乙型肝炎指标及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受种者分为A、B两组,接种3针疫苗(疫苗是将提纯的22nm HBsAg颗粒吸附于氢氧化铝佐剂制成)。头两针间隔1个月,于第1针后5个月接种第3针。A组每次接种42μgHBsAg;B组第1次接种84μg,第2和第3次各接种21μg。3针后抗-HBs效价低于50IU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加热对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作者选择了58名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证据的健康青年(平均年龄为22.5岁),将他们随机分为试验组(27人)和对照组(31人)。试验组接种经37℃加热1周的疫苗;对照组接种同批4℃保存的疫苗。两组均分别于第0、1和6个月三角肌注射20μg疫苗。接种后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接种前及接种后1、2、6和7个月血清抗-HBs滴度。结果表明,除注射部位有短暂、轻微疼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2.5μg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给54名17~19岁男性新兵分别接种3次(第0、1和6个月),与过去在同样条件下接种5和10μg重组疫苗组的结果进行比较。首针后第1、3、6和7个月用Abbott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用稀释的WHO参考制剂的校准曲线校准抗-HBs国际单位含量。第1个月三组血清阳转率无统计学差异。加强接种时,5和10μg组已全部阳转,但2.5μg组54人中有4人未阳转。到第7个月,各组血清阳转率均达100%,但2.5μg组仍有3人(6%)抗-HBs未达到保护水平(10IU/l),另有8人(15%)抗体效价低于100IU/l。经非  相似文献   

9.
3批酵母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半纯化2批,纯化1批,按不同剂量分为5μg、10μg和20μg3组。另外,1批半纯化疫苗增加1组40μg,纯化疫苗增加1组2.5μg。2批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均为20μg。将778名抗-HBs阴性者随机分成13组,按第0、1和2个月程序进行初免后,第12个月各组均用20μg酵母疫苗再作1次加强免疫。结果表明,酵母疫苗是安全的,反应轻微,与血源疫苗无明显区别。接种第3剂酵母疫苗后1个月,抗体未阳转者占全部受种者的0~7%,加强免疫后1个月,则全部阳转。两种不同类型的疫苗诱生的阳转率无显著差别。接种第3剂血源疫苗后,抗-HBs几  相似文献   

10.
作者先选择62名健康的男女大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为男22.6岁,女21.3岁.将他们按性别、年龄和民族与另62名大学生相配对,两组的抗-HBc均为阴性.用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对一组进行肌肉接种,接种程序为:0、1、6个月各接种1剂20mg疫苗;另一组则于0、1、6个月各皮内接种1剂2mg疫苗.于接种后两个月采血,检测抗-HBs水平.对所有接种者均随访5年.结果表明,皮内接种组的血清阳转率为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110名接种3剂乙型肝炎疫苗后无应答者(抗-HBs≤10mIU/ml)或低应答者(抗-HBs≤100mIU/ml)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每隔2个月接种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Engerix-B 1剂,直至抗-HBs≥100mIU/ml为止。基础免疫第3剂至第1剂加强接种的平均时间为18个月。  相似文献   

12.
作者将36名HBsAg、抗-HBs和抗-HBc阴性的健康青年分为两组:研究组由12名男性和5名女性组成,平均年龄为24.6岁;对照组由10名男性和9名女性组成,平均年龄为24.4岁。研究组分别于0、1和12个月接种3剂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对照组则按0、1和6个月的常规程序接种。受试者均用同批疫苗于上臂作肌肉注射。在第1针后2、6、7、13和36个月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85年1~11月对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的35名男性同性恋者作了研究。对所有受试者测定了抗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抗体。在首次接种前采集的血清标本中,HBsAg、抗-HBs和抗-HBc均阴性。受试者分别于第0、1和6个月在臀部肌注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分别于每次接种前和未次接种后3个月采血10ml,检测HBsAg、抗-HBc、抗-HBs和抗-HIV,并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发现,18人的抗-HIV持续阴性,17人阳性。第3次接种后3个月,35名受试者的HBsAg和抗-HBc均为阴性。18名抗-HIV阴性者中仅1人未检出抗-HBs,而17名抗-HIV阳性者中有8人未检出抗-HBs,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抗-HIV阳性人群中,  相似文献   

14.
作者将497名乙型肝炎指标均为阴性、从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志愿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种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5μg/剂)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5、10和20μg/剂).于左上臂接种,每月接种1针,共3针,分别于接种前及接种后1、2、3和4个月采血,检测抗-HBs和抗-前S2.以第3针免  相似文献   

15.
作者比较了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PHB,20μg)和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YHB,10μ)混合接种(皮下注射)与YHB单独接种的效果。把101名HBsAg和抗-HBs均为阴性的女职员分为两组:第1组59人,第1次接种PHB,第2、3次接种YHB;第2组42人,3次均接种YHB。她们都在接种第3次疫苗后测定抗-HBs。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和抗-HBs,以抗-HBs>2.0为阳性。结果发现,第3次疫苗接种后,第1组的抗-HBs为55.3±49.2,第2组为39.4±  相似文献   

16.
婴儿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的免疫记忆可持续1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1名婴儿在接种疫苗前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其母亲亦都是非携带者,居住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很低的社区。他们在3~11月龄时接种了2剂0.5ml(10μgHBsAg)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两剂间隔时间为1个月。接种后均产生抗-HBs,3年后检测了24名婴儿,抗-HBs均阳性。 12年后追踪到了14名婴儿。均无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触史。用Abbott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c皆为阴性。然后给这14名儿童接种1剂0.5ml(5μgHBsA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1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对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低应答或无应答者接种酵母重组疫苗后的抗-HBs应答情况,并鉴定了无应答者的人白细胞抗原(HLA)亚型特征。作者从740名接种3或4剂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者中筛选出25名低应答或无应答者,按0、1和6个月接种3次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每次于三角肌注射1ml含10μgHBsAg的疫苗。然后分别于0、1、2、3、6、8、12和18个月采血检测抗-HBs。结果9人(36%)无应答〔S/N≤2.1样本比率单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慢性尿毒症患者中比较了巴斯德研究所生产的含有S和前S2抗原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和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 选择120例HBsAg、抗-HBc和抗-HBs阴性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在0、1、2、4和12个月(加强接种)分别肌肉接种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G组)或5μg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H组)接种后1、2、4、6、9、12和13个月采血标本,测定HBsAg、抗-HBc、抗-HBs和抗前S2抗体。 结果发现,在第3、4和加强接种后G组血清阳转率(抗-HBs效价≥2mIU/ml)分别是76%、85%和94%;N组分别是63%、67%和76%。G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8.1、35.2和346.3;H组为9.9、27.2和133.4。G组血清保护水平(抗-HBs≥10mIU/ml)的百分率分别是44%、71%和84%,H组分别是46%、59%和70%,仅在加强注射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加强接种后,两组抗-HBs GMT相似,G组为879mIU/ml,H组为1001mIU/ml。G组血清抗前S2抗体阳转率(30mIU/ml)和GMT皆高于H组,但仅在第3和第4次接种后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将58名健康且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阴性的医学生(年龄为22~27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接种3次(0、1和6个月),每次2μg。第1组(24人)接种血源性乙型肝炎(HB)疫苗(由日本绿十字公司生产);第2组(21人)接种重组酵母源性HB疫苗(由比利时Smith-Kline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第3组(19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选择84名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的男性同性恋者,分别于0、1和6个月于三角肌接种20μg血源性乙型肝炎灭活疫苗,并于初次接种后1、2、6和7个月对乙型肝炎病毒、HIV和巨细胞病毒(CMV)作血清学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抗-HBs和抗-HBc.用样本比率单位表示抗-HBs水平.用酶免疫法检测HIV抗体;所有血清均作双份试验,阳性者用放射免疫沉淀法进一步确证.用ELISA检测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