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药对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单次静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对全身麻醉快速诱导窥喉和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合适的剂量。 方法   35例ASAⅠ—Ⅱ级的全麻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Ⅰ组 10例 ,Ⅱ组 12例 ,Ⅲ组 13例 ,在静注维库溴铵 0 1mg/kg ,异丙酚 1 5mg/kg后 ,3组分别予生理盐水或瑞芬太尼 1,2 μg/k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为 2 0ml,输入时间大于 30s) ,6 0s后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Ⅰ组患者插管后各项参数明显升高 ,持续到插管后 5min ,与用药前比较 ,组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Ⅱ、Ⅲ组相比 ,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5 )。Ⅱ组患者插管后各项参数变化与用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Ⅲ组患者插管前和插管后血压明显下降 ,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瑞芬太尼 1 0 μg/kg通常可较好地抑制窥喉和气管插管时的高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心率的基础值分别与对照组的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插管后1 min的平均动脉均高于插管前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1 min的平均动脉压小于对照组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插管1 min的心率均高于本组插管前即刻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1 min心率和对照组同时刻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2μg/kg)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减少患者气管插管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浓度下瑞芬太尼对于全麻患者在诱导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瑞芬太尼诱导时的不同剂量进行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患者,A、B、C、D4组患者的瑞芬太尼浓度分别为1、1.5、2、2.5μg/kg,诱导用药:咪唑安定、丙泊酚(按靶控)、维库溴铵、瑞芬太尼。分别记录患者入室3min后、诱导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2、3、4、5min的血压、心率等,并对患者反应进行统计记录。结果 4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插管后的血压均高于插管前即刻,HR无显著变化。A组患者插管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瑞芬太尼浓度在1.5、2μg/kg时能够有效的抑制苏醒时拔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且不影响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芬太尼作对照,观察使用瑞芬太尼行全身麻醉快速诱导窥喉和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方法24例ASAⅠ-Ⅱ级的全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瑞芬太尼组(RF).芬太尼组(F)。RF组在静注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后,予瑞芬太尼1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为20ml,输入时间大于30s),60s后插管;F组静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3min后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结果R组患者插管前血压降低,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HR略减慢。插管后各项参数变化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患者插管前血压略降低、HR略减慢,但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插管后1,3minSBp、DBp增高;HR增快,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5min时DBp、HR仍显著高于基础值。两组基础HR、SBp、DBp无显著性差异。诱导后RF组SBp、DBp显著低于F组(P<0.05);RF组插管后1min的HR、SBp、DBp;插管后3min的SBp、DBp;插管后5min的DBp均显著低于F组(P<0.05)。两组血糖在插管后差异不显著。皮质醇浓度在插管后R组降低,F组则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插管前静脉注入瑞芬太尼通常可较好地抑制窥喉和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且优?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陈聚朝  吴川  柳顺锁 《河北医药》2005,27(2):115-116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身麻醉90例患者,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20—50岁;体重45—80kg。排除所有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50μg/kg、维库溴胺0.1mg/kg、异丙酚1.5mg/kg,A组加入芬太尼2,5μg/kg,B组加入瑞芬太尼1.5μg/kg,C组加入瑞芬太尼2.0μg/kg,要求在2min内静脉推药完毕,气管插管要求熟练的麻醉医师操作。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1、3、5、7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血压、心率:A组插管时及插管后显著升高,B组轻度升高,C组平稳或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诱导时的气管插管条件.方法 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55岁,体重52~75 kg.随机分为1、2、3组,依次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1 min)加瑞芬太尼1、2、3 μg/kg(>2 min)行麻醉诱导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同时记录诱导及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气管插管满意率1、2、3组分别为50% 、80%和90%.结论 瑞芬太尼2μg/kg复合异丙酚2 mg/kg不加用肌松药行气管内捅管能提供良好的捅管条件,但对心血管系统有轻微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苏醒质量。方法选择8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瑞芬太尼组(R组,n=40)和芬太尼组(F组,n=40)。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0mg/kg,琥珀胆碱1.5mg/kg,R组用瑞芬太尼1μg/kg,F组用芬太尼3μ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给予维库溴铵0.1mg/kg,术中R组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F组芬太尼2μg/kg静注,两组均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4 ̄12mg·kg-·h-调整麻醉深度,间断追加维库溴铵。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麻醉后恢复情况,停止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至拔管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切皮后,SBP、DBP和HR无显著差异,切片后5minHRR组低于F组(P<0.05)。苏醒时间R组短于F组(P<0.05),苏醒质量高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迅速、平稳,停药后清醒快,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更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 I~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按瑞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1μg/kg(Ⅰ组)、2μg/kg(Ⅱ组)、3μg/kg(Ⅲ组),各组麻醉诱导用药依次静注异丙酚2μg/kg,维库溴胺0.1μg/kg,瑞芬太尼1μg/kg(Ⅰ组)、2μg/kg(Ⅱ组)、3μg/kg(Ⅲ组)后,经口气管内插管.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10min的血压(SBP、DBP、MAP)和心率(HR)变化,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诱导后及插管后1、3、5、10min的血压(SBP、DBP、MAP)与诱导前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组间比较,第Ⅲ组比第Ⅰ、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心率(H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2μ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周士三  崔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16-32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妇科麻醉的安全性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法3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1 mg/kg、瑞芬太尼1 μg/kg、顺苯磺酸曲库胺0.15 mg/kg和咪唑安定0.8 mg/kg;对照组将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2 μg/kg,余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15 μg/(kg·h)持续泵入;对照组为芬太尼20 μg/(kg·h)持续泵入.两组术中均以异丙酚6mg/kg/h持续泵入,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1 mg/(kg·h)持续泵入,观察患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维持、麻醉苏醒,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在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期间,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妇科患者的麻醉可使术中血流动力更为稳定,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0.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力琼  张楠 《河北医药》2005,27(11):813-814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诱导、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有无知晓,指导临床用药。方法3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采用TCI异丙酚,在硬膜外注药后麻醉平面满意的基础上,设定诱导时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为1.5μg/ml,复合咪唑安定2mg、罗库溴铵0.6mg/kg、瑞芬太尼1.0μg/kg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仍为1.5μg/ml,瑞芬太尼0.1μg·min-1·kg-1持续泵入,记录麻醉前、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4min、气腹前、气腹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有无知晓。结果插管即刻HR、DBP、SBP、MAP比麻醉前有所上升(P<0.05)、气腹后DBP、MAP比麻醉前也有差异(P<0.05)、平均苏醒时间为(6±4)min,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结论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采用TCI异丙酚诱导及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苏醒安静迅速,术中无知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靶控浓度下瑞芬太尼全麻诱导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总结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82例,均采取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根据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分为A组(浓度为1μg/kg)、B组(浓度为1.5μg/kg)、C组(浓度为2μg/kg)、D组(浓度为2.5μg/kg),各21例,分别对比四组患者在入室后3min、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四组患者在入室后3min、麻醉诱导后、插管前的心率和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在插管后的血压均比插管前要降低,心率无明显改变,其中以A组的血压升高最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的靶控浓度控制在1.5~2.5μg/kg间,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插管后的不良反应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对增加其安全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抑制患者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66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3岁。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n=83)和舒芬太尼组(S组,n=83)。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5mg/kg、瑞芬太尼1μg/kg(R组)或舒芬太尼0.1μg/kg(S组)、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后即刻、气管插管后lmin、3min、5min时记录SP、DP、MAP和HR.观察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其余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指标均降低(P〈0.05),且R组低于S组(P〈0.05);S组BP和HR最大值较基础值升高,R组较基础值降低(P〈0.05)。结论在复合异丙酚一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时.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较舒芬太尼抑制患者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靶控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成人气管插管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全麻的择期手术成人患者4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R)、芬太尼组(F)两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mg/kg,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靶浓度2.0μg/ml,阿曲库铵0.6mg/kg。R组缓慢推注瑞芬太尼1.0μg/kg后以0.1μg/(kg·min)持续推注10min。F组一次性缓慢注射芬太尼5μg/kg。观察记录基础值(T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2min(T3)、5min(T4)、10min(T5)各时点BIS值的变化、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两组BIS相应时间点与其T1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T3与其T2对应值比较BIS值均增加,。结论全麻诱导,异丙酚以2.0μg/ml血浆靶控浓度,合用1.0μg/kg瑞芬太尼并以0.1μg/(kg.min)持续推注时,可基本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预处理在老年患者依托咪酯气管插管全麻诱导中对肌阵挛发生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剧烈波动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90例,年龄>65岁,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开始静脉注射0.2 mg/kg依托咪酯前,C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F组注射芬太尼3.0μg/kg,R组给予瑞芬太尼2.0μg/kg,注射时间至少30s,随后R组0.3μg/(kg·min)持续泵注,记录肌阵挛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待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BIS值低于50,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后2 min进行气管插管。记录基础值(T_0)、诱导即刻(T_1)、插管即刻(T_2)及插管后1 min(T_3)、3 min(T_4)的MAP、HR。结果 F组、R组及C组的肌阵挛发生率分别为10%、3.3%、50%。F组、R组发生肌阵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C组(P<0.05),而F组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R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3.0μg/kg芬太尼和2.0μg/kg瑞芬太尼均可降低老年患者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期引起的肌阵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而2.0μg/kg瑞芬太尼预处理在麻醉诱导期可起到更好的血流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患者喉罩插管反应的药效学价值.方法:80例ASAⅠ~Ⅱ级,根据舒芬太尼浓度的不同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6例.面罩吸氧180s后,分别按照设置组剂量给予舒芬太尼200s后,静脉注射给予2.5mg/kg异丙酚,进入全麻状态后,进行喉罩插管.评价喉罩插管反应发生率并计算舒芬太尼的ED50和ED95.结果: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患者喉罩插管反应的ED50为0.064μg/kg,ED95为0.156μg/kg.结论: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患者喉罩插管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药效,本次试验结果对临床使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拟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并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41例,高剂量组41例。低剂量组采用1.0μg/kg瑞芬太尼,高剂量组采用2.0μg/kg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插管前、插管后即时和插管5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插管后低剂量组患者即时HR、MAP、SBP、DBP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 0.05),插管5min后,低剂量组患者HR显著高于高剂量组,MAP、SBP、DBP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 0.05);(3)高剂量组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 0.05)。结论 静脉滴注瑞芬太尼2.0μg/kg联合2.0mg/kg丙泊酚能减少患者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R1及R2两组,每组50例。R1及R2两组瑞芬太尼的剂量分别为1μg/kg及2μg/kg,两组分别于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记录患者SBP、DBP、MAP、HR。结果 R1组T1期DBP、MAP低于T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T1与T0期比较,T1期SBP、DBP、MAP低于T0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期血流稳定。结论麻醉诱导期间瑞芬太尼2μg/kg是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合适剂量,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且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8.
沈建明 《海峡药学》2011,23(12):119-12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插管前5min肌注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后,麻醉诱导用药咪唑安定50μg.kg-1、阿曲库胺0.6mg.kg-1、依托咪酯0.3mg.kg-1,瑞芬太尼组加入瑞芬太尼2.0μg.kg-1,对照组加入芬太尼2.5μg.kg-1,在2min内静脉推药完毕,所有气管插管操作均顺利完成,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结果瑞芬太尼静脉注射4min内,血压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插管前1min较注药前心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组诱导及插管后1min血压、心率变化不显著(P〉0.05);麻醉插管后lmin,对照组SBP、DBP、HR均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同芬太尼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用于儿童静脉全麻时对呼吸,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药物用量及苏醒情况。方法选择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静脉全麻下行下腹部或四肢骨科手术。术前药均用阿托品0.02mg/kg和苯巴比妥钠2mg/kg术前30min肌内注射,手术室门口单次静推氯胺酮0.8~1.5mg/kg,处于朦胧状态抱入手术室,入室后面罩直接吸纯氧(1.5~2L/min),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5μg/(kg.min);异丙酚10mg/(kg.h),并于切皮后刺激减小时减到6mg/(kg.h),并配合手术操作情况及时调节。维持自主呼吸。观察小儿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呼吸抑制程度,药物用量及苏醒情况。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苏醒迅速。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用于小儿静脉全麻安全,平稳,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配伍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从而观察其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接受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患者120例,ASAⅠ或Ⅱ级。测手术前、麻醉1h后、及清醒后血糖值,不用术前药,依诱导及麻醉中瑞芬太尼不同用量随机分为4组(n=30),瑞芬太尼诱导用量分别是5μg/kg(A组)、10μg/kg(B组)、15μg/kg(C组)、20μg/kg(D组);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胺(0.1mg/kg)用量4组相同;A组诱导不用阿托品,其他3组静注阿托品0.008mg/kg。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同时泵注(时间6min),泵注1min后静注阿托品(静注时间10s),意识消失后静注维库溴胺。泵注结束后气管插管。结果 B组、C组、D组插管前血糖比基础值降低率明显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插管1h后血糖比插管前降低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插管1h后HR比插管前降低率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依托咪酯0.3mg/kg配伍诱导气管插管,瑞芬太尼15μg/kg用量抑制应激反应效果达A级,增加瑞芬太尼用量到20μg/kg,抑制应激反应效果没有进一步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