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华坪县1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流行毒株的抗原分型及20例临床拟诊恙虫病病例的血清分型结果:20例病人血清中有16份分型阳性,其中Karp型11份、Gilliam型3份、Karp+Gilliam两型混合感染2份。12株流行毒株中Karp型6株、Gilliam型2株、有4株未能分型。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和恙虫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布夹(夜)法或挖捕法调查疫区鼠类,并用Giemsa染色和IFA法检测鼠组织和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情况。结果共捕鼠5种计3367只,其中黑线姬鼠2656只,占78.88%,黑线仓鼠64只,占1.90%,大仓鼠418只,占12.41%,褐家鼠201只,占5.97%,小家鼠28只,占0.83%。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恙虫病立克次体自然感染率分别为22.44%和11.36%,黑线姬鼠自然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5.93%和12.9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其共有表现及合并症的特点、发病机制、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的共有临床表现有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肝脾肿大、外斐反应OXK1:160以上。其合并症涉及多个脏器,或单独或合并发生,出现合并症者占44.2%。发病机制主要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及其释放的毒素对人体的全身性损害,基本病理改变是广泛的小血管炎。本组病例误诊率达69.8%,主要原因是:对本病认识不足,不能耐心细致地寻找焦痂或对焦痂视而不见,对本病有多种并发症也不了解。治疗则以氯霉素抗立克次体为主,预后相对良好。结论恙虫病诊断治疗均不困难,但须充分认识其合并症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方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标本尚未得到立克次体的情况下,能否应用裂解气相色谱法得到一个结果预测,以及用图形分析病原的生物学性状,用东北地区分离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株传代小鼠脾标本,进行裂解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受感染的小鼠脾图谱不同于正常小鼠脾图谱,前明显产生或叠高了某些峰值,可以预测分离标本的阳性结果,但不能回答抗原型别和毒力强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查明南日岛恙虫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岛恙虫病患者45例进行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恙虫病在南日岛始发于五月,终止于九月,临床症状典型,并出现多脏器功能性损害。从患者全血中分离到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RT),LD_(50)>7.6,PCR/RFLP分型属Karp型。黄毛鼠、褐家鼠为主要储存宿主,地里纤恙螨为主要传播媒介。结论:南日岛存在恙虫病流行,属夏季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其共有表现及合并症的特点、发病机制、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的共有临床表现有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肝脾肿大、外斐反应OXK1:160以上。其合并症涉及多个脏器,或单独或合并发生,出现合并症者占44.2%。发病机制主要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及其释放的毒素对人体的全身性损害,基本病理改变是广泛的小血管炎。本组病例误诊率达69.8%,主要原因是:对本病认识不足,不能耐心细致地寻找焦痂或对焦痂视而不见,对本病有多种并发症也不了解。治疗则以氯霉素抗立克次体为主,预后相对良好。结论恙虫病诊断治疗均不困难,但须充分认识其合并症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方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外斐氏反应诊断恙虫病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外斐氏反应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选取的87例恙虫病患者、53名其它立克次氏体抗体携带者和60名健康人检测了恙虫病抗体,并用6项指标评价所获结果。结果IFA法明显优于WF-OXK法,对发病1周以上的患者其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97.3%。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闽北地区患者有增多趋势,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1997年11月收住院的52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5~74岁,平均43岁。本病发病季节为5~11月,其中6~9月为高峰,共46例(占88.5%)。职业以农民居多(占73%),其余为工人、学生、干部,52例均发生在闽北地区。(M)诊断标准:参照于恩庶提出的标准:1.有野外接触史;2.突发高热,并发现特异性焦痴或溃疡;3…  相似文献   

9.
温州地区48例恙虫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恙虫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48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44例(91.7%)溃疡或焦痂,30例(62.5%)肝损害,17例(35.4%)肺部损害,14例(29.2%)肾损害,13例(27.1%)脾损害.11例(22.9%)心脏损害,3例(6.3%)淋巴结肿大。经氯霉素或四环素治疗后46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详细询问病史、严格体格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氯霉素、四环素族、大环内酯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均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临床医师可根据自己的治疗经验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不同分型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香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38-1539
目的:探讨用三种不同分型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结果。方法: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酶切分型法(酶切法)、型特异引物分型PCR法及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型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测定法(EIA)。对120例抗-HCV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CV分型检测。结果:酶切法与PCR法均成功地对96例(80%)进行分型,其中Ⅱ型86例(89.6%),Ⅲ型8例(8.3%),Ⅱ/Ⅲ型混合感染2例(2.1%),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EIA法检测出型特异性抗体78例(65%),其中血清I型(相当于基因I、Ⅱ型)68例(87.2%),血清2型(相当于基因Ⅲ、Ⅳ)6例(7.7%),血清l、2型双阳性4例(5.1%)。结论:EIA法与酶切法和PCR法的符合率达97.0%。表明三种分型方法的结果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HI法对咸宁市EHF患者血清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患者血清抗体阳性者中,野鼠型(A型)占27.7%,家鼠型(R型)占59.3%,未定型占13.0%。咸宁疫区属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研究表明,患者血临床型与血清型无关。男女患者在血清型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56例,其中2个器官受损占100%,3个器官受损占12.5%,4个器官肥损占46.4%,5个器官受损占21.4%,6个器官受损占11.1%。最为常见受损的器官是肺,肾脏,心脏。指出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者,病情均较严重尤其是合并5个以上器官损在者,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且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和比较黑龙江克次体与相关斑点热群9SFG)立克次体不同种间在基因组上的差异,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黑龙江立克次体54株和36株、国内参考株精河株与呼盟株及国际参考株西伯利亚246株、康氏Simko株、小蛛Kaplan株等SFG立克次体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分析。结果发现,黑龙江立克次体的限制性自理图谱与SFG立克次体的国内参考株及国际标准株均不相同,表明其基因组存在差异,而精河株和呼盟株与西  相似文献   

14.
张瑞娴  吴有全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63-3565
目的:探讨恙虫病病情与血清白蛋白及外周血血小板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59例恙虫病患者资料,观察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改变,分析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的关系.结果:46例有血清白蛋白不同程度下降,39例外周血血小板不同程度下降,7例病情重患者二者均下降明显.结论:恙虫病并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下降较常见,且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所致,并有恙螨幼虫为媒介所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1]。我院于2007年10月发现恙虫病散发流行以来,每年10~12月均可收治部分恙虫病患者,为我地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疫情,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将26例恙虫病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恙虫病患者中男12例(46.2%),女14例(53.8%),男女之比为1:1.2,无显著性差异。其中18~25岁1例(3.8%),26~30岁15例(57.7%),31~35岁2例(7.7%),41~45岁4例(15.4%),51~55岁1例(3.8%)。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东南部立克次体病血清学调查与病原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畴、麻栗坡、马关三县位于滇东南与越南毗邻,老山、者阴山、扣林山均在该区境内。1964年我所曾对麻栗坡做过少量调查,但整个立克次体病流行情况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对斑疹伤寒、恙虫病、Q 热进行较全面的综合调查,现将611份血清学和病原体分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按诊断标准选择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除了具有恙虫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外,同时出现黄疸占25%(总胆红素平均164μmol/L),出血点和瘀斑占15%,肝大占76%,脾大占63%。ALT和AST升高,平均分别为295U/L和240U/L。使用特效抗茵药物和护肝退黄治疗有良效。结论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较常见,少数可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恙虫病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3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持续较长时间的发热并伴不同程度的毒血症,出现焦痂溃疡60例(95%),淋巴结肿大40例(63%),皮疹32例(51%),两个以上脏器损害48例(76%),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1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者占70%。及时使用特效抗生素治疗有良效。结论 著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携带情况及菌型特点。方法选择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3所日托幼儿园健康儿童181名,进行口咽部Hi携带率监测,Hi分离株进一步作生物学分型、血清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结果从181份样品中共分离到Hi45株,阳性率为24.9%。生物学分型分别为Ⅰ型2株(4.4%)、Ⅱ型13株(28.9%)、Ⅲ型18株(40.0%)、Ⅳ型2株(4.4%)、Ⅴ型2株(4.4%)、Ⅵ型2株(4.4%)、Ⅶ型0、Ⅷ型6株(13.3%)。血清分型为不可分型44株,占97.8%(44/45),b型为1株,占2.2%(1/45)。PFGE分型:39株血清不可分型}H分为38个基因型。结论深圳市学龄前健康儿童口咽部Hi携带率为24.9%,与国内南方各大城市无差异,生物学分型以Ⅱ型、Ⅲ型为主,PFGE结果显示,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携带的Hi菌株基因高度多态性,无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P(VP4,Prtoease 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本实验从中国8个地区(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 昆明)的急性腹泻患儿中收集到1093份非菌性腹泻标本。标本经病毒ds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轮状病毒(HRV)。结果阳性标本为432份(39.5%),电泳型长型占优势,占PAGE阳性总数的96%以上,阳性标本利用血清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ELISA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我国上述8个地区1998-1999年轮状病毒流行季节中A组轮 病毒以G1型为主要流行株,占阳性总数的80.3%,其次为G2(11.1%),G4(3.9%)和G2(3.2%),有发现G9型,在本实验中共有18(4.17%)份阳性标本有用有单克隆体和型特异性引物无法分型,12(2.78%),份标本为混合感染,这与相关的报道一致。本实验中抽样选取了119份G分型阳性标本进行VP4分型,其中P[8]型有21份(17.6%)P[4]型有13份(10.9),P[6]型有12份(10.1%),P[9]型有8份(6.7%),与相关的报道基本一致,另外65份(54.6%)用现有引物无法分出P型,A组轮状病毒G型和P型的关系常见P[8]G1和P[4]G2,本实验中轮状病毒中分离株作了常见的P[8]G1(28.3%),P[4]G2(9.4%)型外,还检测到P[8]G3(5.7%),P[8]G4(3.7%)和其它较少见的基因型,65份未分出P型的标本其中49份有一次扩增的产物,提示可能为其它P型,有待进一步的检定。以上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可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一个清晰的流行病学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