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据报导青藏高原的小儿肺炎发病数明显高于平原,为探明青海地区小儿肺炎的发病情况及病理特点和有关因素,特对1岁以下小儿尸检材料进行普查分析。材料和方法:三所医院建院以来尸检病例中筛选出1岁以内小儿尸检286例,占尸检总数28.14%;其中肺炎177例。结果:一、本组尸检中,汉族283例;回族2例及藏族1例。出生地址:青海地区248例,海拔在20005至4006米之间,平原10例;不详28例。男性167例;女性119例。年龄:<24小时40例(13.98%);1~7天88例,(30.76%);8~28天28例(13.98%);1~12月130例,(45.45%)。其中早产儿23例,发病季节:春87例;夏62例;秋40例,冬97例。二、主要死  相似文献   

2.
过去对右室心肌梗塞(RVD普遍认识不够,临床漏诊、误诊较多,有相当部分病人生前得不到确诊,往往在尸检时才发现。虽然近些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的开展,对RVI的临床特异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诊断率也有了提高,但对于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其漏诊、误诊的现象仍很严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本病的复习进一步加强基层医务工作者对RVI的认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能力。一、发病率 RVI并非少见。戎卫海等报道40例心肌梗塞的尸检中发现累及右室者4例(10%);Wartman等通过尸检,发现164例心肌梗塞病人中22例有RVI(13.8%),其中4例为单纯RVI(2.4%);Isner等报道236例心肌梗塞尸检中33例有RVI  相似文献   

3.
猝死尸检79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猝死尸检79例,男女之比为2:1,朝鲜族和汉族之间猝死发病率无差异.猝死的两个高峰年龄是21~40岁及10岁以下;12月和1月寒冷季节猝死者22例(28.1%),在22:00~6:00时间内发病者28例(35.4%).致猝死的疾病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为34例(43.3%);其中在1965年以前以克山病猝死者为多,而在1966年以后以冠心病猝死者为多.尸检中不能确定死因者13例(16.5%).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畸形292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德  梁书锋 《上海医学》1989,12(5):263-267
本文统计分析了全国34个单位35年来新生儿尸检畸形2926例资料。历年来新生儿尸检率平均为23.6%,尸检畸形检出率为24.7%;畸形检出率以心血管系统(27.9%)和消化系统(24.6%)最高,平均每一例畸形有1.7例次畸形。畸形新生儿与出生低体重和母分娩年龄有一定关系。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致死性畸形、窒息、心衰及出血。我国南北片畸形新生儿的检出率、畸形的组成和致死原因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5.
根据305例新生儿尸检结果,对92例颅内出血进行分析,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6例,对其中40例SAH的脑标本进行神经病理学检查。发现小于32孕周儿为发生SAH的高危患者;40 例中出生后 1d 内死亡15例(37.5%);大多数SAH病例为局限型(57.5%)及继发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神经细胞胞浆内抗白蛋白抗体染色呈阳性反应。结果提示,SAH 时血脑屏障受损,终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对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死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展快,早期诊断难,预后差。我们从1980年9月至1990年5月经治31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23例,男女之比为1:2.88。年龄35~79岁,平均60.7岁。其中40岁以下1例;40~49岁1例;50~59岁12例(39%);60~69岁11例(35%);70岁以上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拟诊胰腺癌随后又行手术治疗患者的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根据国内外CT对胰腺癌的诊断及术前可切除性评价的标准,判断胰腺癌的手术可切除性。结果40例中,胰腺癌35例,非胰腺癌5例。CT诊断准确性87.5%(35/40)。35例胰腺癌中,CT发现胰腺肿块31例,4例未发现肿块;周围结构侵犯、转移情况:25例胰周血管侵犯,CT诊断21例(84.0%);胃肠道侵犯10例,CT诊断6例(60.0%);21例淋巴结肿大,CT诊断17例(81.0%);11例肝转移,CT诊断8例(72.7%);9例腹膜转移,CT诊断5例(55.6%)。10例术前认为可切除,实际术中切除7例,可切除准确度70%;25例手术前认为不可切除,实际手术不可切除23例,不可切除准确度92%,进行统计学分析,Kappa值为0.64。结论CT可准确诊断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胰周血管侵犯。CT对胰腺癌的手术可切除性判断也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亚南 《安徽医学》1991,12(2):58-59
<正>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我科于1986年6月至1988年6月收治各种类型白血病87例,现就我们对本病的护理作一介绍。临床资料 1.不同程度肝、脾、淋巴结肿大74例(85%);2.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和出血点43例(49.4%),鼻衄35例(40.7%);3.关节酸痛12例(13.7%);4.发热:37.4℃~38℃32例(36.8%);38.1℃~39℃25例(28.7%);39.1℃~40℃30例(34.5%);5.贫血:红细胞0.95~1.49×10~(12)/L30例(34.5%);1.5~1.99×10~(12)/L45例(51.7%);2~2.84×10~(12)/L12例(13.8%)。  相似文献   

9.
右心室梗塞     
<正> 发病情况 右室梗塞(RVI)在心肌梗塞(MI)中所占比例各家报告不一,Wartman在2,000例的尸检中发现MI有160例,其中合并RVI者20例占18.8%,而单独RVI者35例占34%。平岗报道的87例MI中RVI18例占20.7%,堀江在东京女医大228例MI尸检资料中,RVI14例占6.1%,同时有57.5%的RVI合并右房梗塞。Harnaryn报道20例死于心原性休克的MI患者,几乎都合并  相似文献   

10.
<正> 肺梗塞在欧美地区相当多见,在住院病人中仅次于肺炎,占猝死的第三位,尸检肺梗塞率达5~14%(老年人高达25%);而亚非地区(包括我国)则较少见。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困难,近几年我们在临床上诊断15例,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一般资料一、性别和年龄:女性5例,男性10例。年龄20—30岁5例,40—50岁7例,50岁以上3例。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于1996年3月~1998年3月间采用核酪口服液、黄芪精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毛支患儿10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2组男、女分别为41例,19和26,14。发病年龄为<6个月31例(52%),22例(55%);~12个月21例(34%),14例(35%);~2岁8例(14%),4例(10%)。二组早产儿、低体重儿、母乳喂  相似文献   

12.
尽管尸检对婴儿双亲和医生很有价值,但是目前英国尸检率不到60%。尸检率低反映出婴儿突发死亡后进行尸检的难度大。作者通过胎儿死后磁共振成像(MRI)与内部围产期尸检对比,评价MRI是否适合未要求或不同意尸检的40%的病例。 作者用MRI和尸检研究了20例死产,自然  相似文献   

13.
用灰阶实时超声检查3833例健康成人,结果发现胆石患者135例,患病率为35‰;女性患病率(49‰)明显高于男性(25‰);男性40岁、女性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均有明显增加;单纯胆囊结石患者130例(96%)。有临床症状者52例(39%),且多为胆囊内多个小结石及胆总管内结石。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尸检中50—80%件有肝结核(Lichtman氏);但肝结核缺乏典型症状,在临床上易被忽略;自肝活体组织检查广泛施行以来,生前确诊始有可能。本文报告肝结核38例,其中32例为尸检发现,6例为肝活体组织检查发现,事先均未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15.
心脏破裂为急性心肌梗塞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我们在40例心肌梗塞尸检病例中发现9例并发心脏破裂,发生率占心肌梗塞尸检例的22.5%,就18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尸检例而言,心脏破裂的发生率竟高达50%,远较文献报告(自4~26%)为高。本文综合9例心肌梗塞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31例未发生心脏破裂的心肌梗塞的尸检材料作对照,以探讨心肌梗塞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心脏破裂的发生机理及有关影响因素,以期对防治本病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5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术前临床指标对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75例(男11例,女64例)脾切除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病程、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数目、脾脏大小、激素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各项因素与脾切除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中显效42例(56.0%),良效18例(24.0%),进步9例(12.0%),无效6例(8%),8例术后复发。有效率(显效+良效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80.0%;男、女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1.8%(9/11)、79.7%(51/64),(P>0.05);脾脏肿大、无肿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0.3%、77.8%(P>0.05);40岁以下、40岁以上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5.4%、70.4% (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治疗无效患者的脾切除有效率分别为85.2%、66.7% (P<0.05);骨髓巨核细胞密度≥(7~35)个/(3cm×1.5cm) 、< (7~35)个/(3cm×1.5cm)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5.7%、63.2%(P<0.05); 术前血小板计数>20×109个/L、<20×109个/L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6.0%、68.0%(P<0.05);病程6个月以下、6个月以上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4.5%、64.7%(P<0.05)。结论 性别、脾脏是否肿大与脾切除术的疗效预测无关;年龄、病程、骨髓巨核细胞数、血小板计数、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与脾切除术疗效的预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肥大(BPH)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外资料报道50岁以上男性尸检中50%患BPH,80岁以上男性尸检中90.5%患BPH。我院自1999年对40例BPH高龄患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效果显,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在国內是较为常見的恶性肿瘤,根据国内1979尸检例恶性肿瘤的統計分析中有252例为肝癌,占总例数13.2%,占全部癌(989例)的23.4%。按統計数字原发性肝癌在华南和华东地区最为多見。作者等根据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1820例尸体剖验材料中有40例为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分析,并作了詳細的观察。本组40例原发性肝癌占尸检总例数2.2%。年龄平均为40.15岁,75%患者在31~50岁之间,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对我院91例孕满28周的死胎,死产和7天内死亡新生儿的尸检资料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从1982年8月至1992年12月我院共有5635名围产儿,其中死亡144例,围产期死亡率为25.6‰。共作尸检91例,尸检率为63.2%。 91例尸检儿中,死胎28例,死产9例,7天内死亡的新生儿54例(其中早产儿15例,低体重儿12例)分别占尸检数的30.8%,9.9%,59.3%。 尸检均经肉眼详细检查,各脏器常规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根据病理变化,结合临产前及产时情况,确定病理诊断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本院1960~1985年畸形儿411例(总发生率6.8‰。其中体表检查331例,尸检80例)的临床资料与尸检结果进行分析。体表检查各系统畸形发生比例依次为:神经(36.6%)、五官颈部(27.2%)、肌肉骨骼系统(19.3%)、消化系统(7.0%)、心血管系统(3.3%)、泌尿生殖系统(5.4%)。尸检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