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甲氨蝶呤(MTX)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患者168例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保守性手术86例(A组),保守性手术加术中局部注射MTX 20 mg 82例(B组);术后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分析患者术后转归.结果 A组中有6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B组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βh-CG下降较快,术后第1、7、10、14天下降累计百分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局部注射MTX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与肌注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符合药物保守治疗的12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分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组(A组)与肌注MTX保守治疗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值恢复情况、住院天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值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明显优于肌注MTX治疗组(t值分别为2.31、3.05、2.45,均P<0.05);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对于单纯肌注MTX药物保守治疗,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快,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联合应用甲氨喋呤(MTX)与米非司酮对防治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49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腹腔镜或剖腹保守手术,术中常规在病灶部位输卵管近子宫端注射MTX20mg,术后口服米非司酮50mgBid×3d;并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血β-hCG水平,术后β-hCG下降率及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腹腔镜组术前及术后血β-hCG水平、β-hCG下降率及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与剖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率4.24%(5/118),剖腹组发生率3.23%(1/3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MTX及米非司酮能有效预防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密切监测血β-hCG变化是预测PEP发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甲氨喋呤(MTX)静脉滴注和经子宫动脉栓塞给药对行宫腔镜手术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患者出血量、血β-hCG水平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CS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在宫腔镜术前采用MTX静脉滴注与经子宫动脉栓塞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血β-hCG水平和月经复常时间,治疗前后瘢痕妊娠病灶直径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A组(P<0.05);B组患者血β-hCG水平和月经复常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B组患者宫腔镜术前瘢痕妊娠病灶直径显著短于A组(P<0.05);B组患者手术前后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同时B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滴注给药,MTX经子宫动脉栓塞给药用于治疗宫腔镜手术CSP,可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促进血β-hCG水平和月经复常,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清宫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腔镜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恢复时间、手术前后β-hCC水平、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51、2.273、2.415,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β-hC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254,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3d血β-hCG水平下降幅度达(69.93 ±3.49)%,对照组下降幅度为(41.48±4.4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169,P<0.05),且研究组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181,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38例,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33例,成功率为89.19%,显著低于研究组(x2=6.398,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能够显著提高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β-hCG水平较快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方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盆腔包块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给予MTX联合异位妊娠中药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停止时间(18.0±3.3)d、血β-hCG转阴时间(17.6±3.4)d、月经恢复时间(24.9±4.2)d、住院时间(11.2±2.9)d均短于对照组,盆腔包块吸收时间优于对照组,血β-hCG、抑制素-A、雌二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TX联合中药方治疗异位妊娠可降低患者β-hCG、抑制素-A、雌二醇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盆腔包块吸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黎晓霞 《现代医院》2013,13(8):59-60
目的观察盆腔治疗仪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性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 66例符合药物保守性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氨甲喋呤(MTX)配伍米非司酮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从治疗D4开始,接受盆腔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妊娠包块消失所需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7.5%(28/32),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8.2(30/34),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需(21.5±6.8)d,研究组为(18.2±5.9)d;对照组患者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为(22.6±8.9)d,研究组为(19.3±7.2)d,两组患者间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和妊娠包块消失时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盆腔治疗仪可以加快血β-hCG下降和妊娠包块消失的速度,可以用于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性治疗中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 131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病例,分腹腔镜保守手术(A组)73例、化学药物保守治疗(B组)58例,分别观察其治疗成功率、住院天数、出院时血β-hCG值,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 相对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成功率高(P<0.01)、住院天数短(P<0.01)、血β-hCG值下降快(P<0.01)、输卵管通畅率和再次宫内妊娠率高(P<0.01);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治疗,腹腔镜保守手术有疗效快、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高的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甲氨蝶呤(MTX)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患者168例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保守性手术86例(A组),保守性手术加术中局部注射MTX20mg82例(B组);术后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分析患者术后转归。结果A组中有6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B组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β-hCG下降较快,术后第1、7、10、14天下降累计百分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局部注射MTX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简便有效方法。方法:超声检查无胎心搏动和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患者按自愿原则分入A、B两组,A组患者,甲氨喋呤50 mg单次肌内注射,并同时服用米非司酮25 mg,Q 12 h×3 d,B组患者,甲氨喋呤50 mg超声引导注入妊娠囊,并同时服用米非司酮25 mg,Q 12 h×3 d。患者用药后严密观察腹痛、阴道出血及肛门坠胀感等表现,每天监测血压和脉搏,每3 d监测血β-HCG,每周监测阴道B超。结果:无胎心搏动患者中,甲氨喋呤超声引导注入妊娠囊配伍米非司酮组较甲氨喋呤单次肌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组有效率稍高(P>0.05),血HCG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稍短,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有胎心搏动患者中,甲氨喋呤超声引导注入妊娠囊配伍米非司酮组较甲氨喋呤单次肌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组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血HCG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短,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方法简便,操作时间短,创伤少,副作用少,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胎心搏动的异位妊娠治疗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血清人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β-hCG)、雌激素及孕酮( 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绵阳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接收的40例正常妊娠孕妇以及80例异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妊娠孕妇作为A组,对异位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院时仅采用通过检测血清F-β-hCG诊断异位妊娠的40例患者列入B组,将通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联合检测诊断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记为C组,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率与确诊时间;同时,分别检测A组和C组孕妇的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1151.4±123.5)IU/mL、(41.2±6.3)ng/mL和(25.4±9.1)ng/mL,C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860.4±93.4)IU/mL、(7.3±2.1)ng/mL和(5.3±3.5)ng/mL,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99、4.34、4.56,均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97.50%,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97,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确诊时间分别为(4.1±1.03)d、(1.36±0.46)d,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49,P<0.05)。结论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联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缩短确诊的时间,减少一系列相应的不良后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甲氨蝶呤用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血β-hCG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5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行连续肌注甲氨蝶呤治疗,B组行单次肌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β-hCG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后,B组的血β-hCG水平低于A组,血β-hCG水平复常时间短于A组(P均<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低于A组的17.11%(P<0.05)。结论单次肌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可有效调节其血β-hCG水平,缩短血β-hCG水平复常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董少华  董素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79-2280
目的:比较目前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常用的两种药物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异位妊娠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天花粉蛋白组和氨甲碟呤组。分别给予天花粉蛋白注射液和MTX注射液,均联合米非司酮使用。比较两组治疗的成功率、血β-HCG下降天数和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副反应。结果:天花粉蛋白组成功率(90.0%)略高于MTX组(89.6%),但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天花粉蛋白组β-HCG下降天数和病人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MTX组。副反应也明显轻于MTX组。结论: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与MTX联合米非司酮相比,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用药安全简便的特点,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在宫外孕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早期疑似异位妊娠的189例患者,按照术后及病理证实分为正常宫内妊娠组( A组)、宫内妊娠而自然流产组( B组)和异位妊娠组( C组),分析不同组别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值及β-hCG的变化,子宫内膜参数值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建立ROC曲线分析各超声指标联合β-hCG在宫外孕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β-hCG、双层子宫内膜厚度(ET)均显著高于B、C组(t值分别为6.24、4.39、4.66、5.75,均P<0.05),而VS、VD及RI均显著低于B、C组(t值分别为4.36、5.54、5.61、4.71、7.72、6.73,均P<0.05),C组VS、RI、附件区包块大小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值分别为5.17、4.61、8.28,均P<0.05)。 RI、ET及β-hCG三者联合诊断时,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3%、98.38%、99.81%、95.16%,其曲线下面积( AUC)为0.918,优于RI +β-hCG、ET+β-hCG诊断价值( Z=5.541,P=0.025)。结论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联合β-hCG有助于提高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两种应用方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血β-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2000IU/L的输卵管妊娠病例86例,并随机分为Ⅰ、Ⅱ两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Ⅰ组应用方案:甲氨喋呤0.4mg·kg-1·d-1,肌内注射,共5日,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日2次,口服,共5日;Ⅱ组应用方案:甲氨喋呤1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日2次,口服,共5日。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治愈率为97.67%,Ⅱ组治愈率为9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总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与血细胞计数下降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03和8.017,均P〈0.05)。结论对于血β-hCG水平较低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甲氨喋呤l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玲 《中国校医》2022,36(9):701-704
目的 探究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甲氨蝶呤(MTX)在瘢痕子宫妊娠行宫腔镜微创清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宫腔镜治疗的108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HIFU预处理,研究组则使用HIFU联合MTX的方式预处理,处理后两组均行宫腔镜辅助微创清宫术。通过随访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术后7 d血清β-HCG水平为(28 598.38±2 176.52)U/L,低于对照组的(32 423.13±2 734.6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2,P<0.001);研究组血清β-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33±3.78)d、(28.21±3.83)d、(6.53±2.12)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6.72±4.83)d、(33.82±4.91)d、(9.53±2.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58、6.620、6.466,P均<0.001)。两组均随访≥24个月,宫内妊娠、未孕、流产、再次瘢痕子宫妊娠、异位妊娠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副作用小、成功率高的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362例,根据甲氨蝶呤(MTX)不同剂量、给药途径以及是否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分成5组:MTX100mg,静脉推注(组1);MTX用法同组1,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用3天(组2);MTX100mg分5天静脉推注,米非司酮用法同组2(组3);MTX75mg静脉推注,米非司酮用法同组2(组4);MTX75mg肌注,米非司酮用法同组2(组5)。上述5组治疗1周,血β-hCG下降<15%,可再行第2疗程治疗。比较5组第2疗程治疗率、成功率及副反应。结果:组2~组5治愈率明显高于组1,各组治愈率,第2疗程治疗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1~组5谷丙转氨酶(ALT)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4%、9·6%、64·0%、8·2%、30·9%,组3和组5明显高于其他组,比较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组2~组5较组1明显短,比较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治愈率高,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短,MTX75mg静脉推注联用米非司酮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 PEP)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EP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 包块直径<3cm、术中未剥除黄体、未预防性应用甲氨蝶呤(MTX)、盆腔粘连者PEP发生率均显著升高(χ^2分别为5.244、4.277、4.255、5.928,均P<0.05),术前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3000~10000mIU/mL组和>10000mIU/mL以上组PEP发生率均显著高于1000~3000 mIU/mL组(χ^2分别为6.164,8.113,均P<0.05),腹腔镜手术者与开腹手术者相比,PEP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099,P>0.05),而行输卵管伞端妊娠囊挤出术者PEP发生率显著高于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者(χ^2=5.081,P<0.05)。结论 了解引发PEP的高危因素,术前、术中充分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技术,从而降低PE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β-hCG比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预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者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50例PUL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血清β-hCG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异位妊娠的最佳指标和阈值,评价各指标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结果:350例PUL者最终确诊为自然流产180例(自然流产组),宫内妊娠120例(宫内妊娠组),异位妊娠50例(异位妊娠组)。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比值(48h/0h)低于宫内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P0.01,P0.05);子宫内膜厚度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比值、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cut-off)分别为1.6和7.9mm;血清β-hCG比值、子宫内膜厚度及两者联合预测异位妊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53、0.89;β-hCG比值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94%;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63%,特异度为54%;两者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6%。结论:血清β-hCG比值对于早期PUL者预测异位妊娠具有较好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提高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 (MTX)、米非司酮 (MST)和丙酸睾丸酮 (TP)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 76例病人随机分为 3组 ,A组 (2 7例 )给予MTX 5 0mg加 30ml生理盐水隔日静注× 3d ,隔日用 15mg四氢叶酸钙 (CF)肌注解毒 ,同时口服MST 5 0mgBid× 6d ,肌注TP 5 0mgqd× 3d。B组 (2 6例 )用MTX和CF和MST。C组 2 3例 (对照组 )单用MTX和CF。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定期查B超和血 β -hCG结果。 结果 A组和B组的成功率分别为 85 2 %和 84 6 % ,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显著高于C组 73 9% (P <0 0 1)。结论 氨甲喋呤、米非司酮和丙酸睾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较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应用的适应症是肝、肾和凝血功能正常 ,B超检查异位妊娠包块直径 <4cm ,无急性内出血 ,血 β -hCG <5 0 0 0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