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肥胖女性中骨密度(BMD)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自然绝经1~5年的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25kg/m2),年龄40~55岁,按照双能X线检测结果选择正常骨量组39例,骨量减少组37例和骨质疏松组19例.所有受试者测定体脂、BMD、骨矿含量(BMC)和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结果 骨质疏松组平均年龄和平均绝经时间显著高于正常骨量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或P<0.01).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BMD和BMC均显著低于正常骨量组(P<0.05或P<0.01).骨质疏松组EDD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和骨量减少组(分别为5.45±2.99、7.76±3.70和7.32±3.41,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各部位的BMD、BMC均与EDD相关(P<0.05和P<0.01).结论 肥胖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有关,对绝经后肥胖女性低骨量人群干预治疗可能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代谢指标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中老年T2DM患者的住院资料,按腰椎1~4(L1-L4)BMD的水平分为骨量正常组(T-1.0SD)、骨量减少组(-2.5 SDT≤-1.0 SD)及骨质疏松组(T≤-2.5 SD),比较各组临床资料、血糖控制、代谢指标、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并分析腰椎BM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随骨密度下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下降,女性比例、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年龄、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大于骨量正常及骨量减少组(P0.01),且发生糖尿病足病明显增加(P0.05);骨质疏松组病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大于骨量减少组(P0.05),腰围、尿酸、甘油三酯低于骨量正常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镁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碱性磷酸酶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腰围(P0.05)、尿酸(P0.01)、总胆固醇(P0.05)低于骨量正常组。(2)相关分析提示,腰椎BMD与年龄、性别(女)、GA、HDL-C、血镁、VPT(异常)呈负相关(P0.05);与腰围、BMI、尿酸、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1)。(3)以腰椎骨密度为因变量,进一步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性别(女)、VPT(异常)、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患者和感觉阈值异常是T2DM患者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适当高BMI及高尿酸则是骨密度降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发2型糖尿病OLETF大鼠骨质量和骨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用4周龄雄性糖尿病OLETF大鼠8只,雄性LETO大鼠8只作为同种系正常对照,予常规饲料喂养。实验期间每周记录各组实验动物体重和进食量,计算每周每只动物的每天平均进食量。24周龄时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骨代谢相关指标,取两侧股骨、两侧胫骨和L4、L5,用于Micro-CT观察骨微结构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以及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LETF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 <0. 05),空腹血糖、胰岛素明显升高(P <0.05),骨形成指标骨钙素明显降低(P <0.05),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明显升高(P <0. 05),血钙、血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大鼠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cro-CT显示OLETF组大鼠骨量下降,骨质量也明显下降,骨质受损较LETO组大鼠严重;骨生物力学数据显示,OLETF组大鼠股骨最大负荷和刚度均低于LETO组(P <0. 05)。结论发OLETF大鼠骨质改变明显,是观察2型糖尿病对哺乳动物骨质和骨量变化的较好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改变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诊断T2DM患者111例(男性75例,女性36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按T值不同分为2个亚组:骨量正常组(T值-1.0SD);骨量减少组(-2.5 SDT值≤-1.0 SD);比较两组之间各种生化指标及BMD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骨量减少组的年龄大于骨量正常组(P0.05),而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低于后者(P分别0.05及0.01)。骨量减少组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取自然对数值(Ln(HOMA-IR))稍低于骨量正常组,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合并脂肪肝的比例为51.2%,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合并脂肪肝的比例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量减少组的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P均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椎骨密度与舒张压负相关(P0.05),与体重、空腹血糖(FBG)、Ln(HOMA-IR)正相关(P均0.01)。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均与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与体重、腰围、BMI及尿酸正相关(P均0.01)。在校正年龄、体重及BMI等影响因素后,股骨颈骨密度与HDL-C负相关(r=-0.269,P=0.028)。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的骨密度除了与年龄及体重有关外,升高的HDL-C水平可能与骨密度降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2例肝肾功能正常的绝经后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标准OGTT、IRT及血常规结果。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1-4椎体骨密度,根据T值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T≥-1,n=49)、骨量减少组(-2.5T-1,n=67)和骨质疏松组(T≤-2.5,n=66)。结果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外源性胰岛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骨质疏松组年龄大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BMI小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外源性胰岛素使用率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外源性胰岛素[OR=2.402,95%CI(1.305~4.419)]和高BMI[OR=1.171,95%CI(1.068~1.283)]是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保护因素,年龄[OR=0.910,95%CI(0.875~0.945)]是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与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显著相关性;外源性胰岛素对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增加有益,其对骨密度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内源性胰岛素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及降糖药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均测量身高、体重,同时分析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关系,讨论其影响因素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2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治疗情况分为胰岛素(A)组及降糖药物(B)组,测定上述两组患者骨密度(BMD)、体重指数(BMI)、血清C-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按病程结合年龄分组对比。结果 (1)高龄段两组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早期及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组骨密度较降糖药治疗组高(P<0.01),两组相差显著。(3)骨密度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空腹胰岛素及血清C-肽呈正相关。结论 胰岛素早期干预能延缓并减低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及程度,对于高龄及病程大于15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降糖药对其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无明显差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血清C-肽对骨质代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骨量改变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同时进行骨密度(BMD)和动脉硬化(bapwv)检查的体检人群为数据基础,按性别、年龄、每5岁为一年龄段分组、统计分析BMD和bapwv的检测结果。结果 :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5岁,男性高于女性,40岁开始出现骨量丢失,且骨量与年龄成负相关性;男女动脉硬化出现在50岁,动脉硬化与年龄成正相关性;动脉硬化几率大于骨量减低的发生几率,男性动脉硬化和骨量丢失的发病率大于女性,分别为36.73%、27.29%和28.27、19.47%,;骨量丢失与动脉硬化的程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骨量丢失出现早于动脉硬化;男女骨量正常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1.62%、19.21%,骨量减低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0.34%、65.75%,动脉正常者骨量减低的发生率分别为21.42%、9.29%,动脉硬化者骨量减低的发生率分别为37.50%、45.28%。动脉硬化在骨量减低中的发生率大于骨量正常中的发生率,骨量改变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更显著;两种疾病可以同时存在,男女分别为13.74%和12.80%无明显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男性r=0.234(50岁以后r=0.340),女性r=0.410(50岁以后r=0.439)。通过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男性骨密度降低对动脉硬化产生的风险增加39%,女性骨密度降低动脉硬化风险增加69%。结论 :骨量丢失与动脉硬化有正相关性,年龄越大相关性越密切,骨量丢失与动脉硬化可以并存,提示两者可能互相影响或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110例(男28例,女82例)RA患者和120例(男30例,女90例)正常人腰椎 L1-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 - 1)、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RA组男性、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各组腰椎骨密度均较对照组减低(P <0. 05),以绝经后女性下降显著(P < 0. 01); RA骨质疏松组患者(26例,23. 6%)股骨颈骨密度值与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X线分期负相关(P <0. 05),与RF无明显相关性(P >0. 05)。NTX - 1水平在RA患者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依次升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 05);与骨质疏松组比较,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的ESR、CRP水平显著降低(P < 0. 05),B-ALP显著增加(P < 0.05),而这两组间的B-ALP、ESR、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0.05)。RA患者NTX-1与CRP水平呈正相关(P <0.05)。 结论 RA继发骨质疏松十分常见,骨代谢指标NTX - 1及B-ALP测定可作为早期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hess,IMT),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及心脏-脚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D]在高血压肾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肾病的46例患者作为高血压肾病组,另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50例及健康人群50名分别为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IMT、ABI和CAVI。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尿β微球蛋白(urinary beta 2 microglobulin,β2-MG)、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差异。结果高血压肾病组ACR、尿β2-MG、IMT、CAVI均较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ACR、尿β2-MG、IMT、CAVI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病组eGFR及ABI较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ABI较健康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病情进展及动脉硬化程度加重,IMT、CAVI与肾功能下降呈负相关,ABI与肾功能下降呈正相关,可见动脉硬化程度与肾功能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及早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于高血压患者,并使用此检测手段监测血管硬化情况,并予相关药物干预,或许可延缓高血压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烟对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一 2010年6 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吸烟组(61例)和不吸烟组(65例),测量骨密度。结 果对于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相比,骨密度明显减低,骨质疏松人数增多,差异有 显著性(P<0.01);在吸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吸烟年限(rs =0.481,P<0. 01 )、每日吸烟量(rs = 0. 432,P <0.01)与骨密度减低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吸烟致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 高,且与吸烟年限和每日吸烟量呈显著正相关,及早戒烟是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