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X线和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142例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 胸部骨折138例,X线发现130例、CT发现132例;气胸、血胸及血气胸共69例,X线发现45例、CT发现69例;肺挫伤72例,X线发现38例、CT发现72例;肺撕裂伤13例,X线发现7例,CT发现13例.结论 X线检查在反映胸部全貌及肋骨骨折定位时优于CT扫描;而对于X线不能发现或不能明确诊断的早期肺挫伤、少量胸腔积血和积气以及膈疝等,CT可以做出明确诊断.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及复合伤的患者应及时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X线检查敏感性。方法:笔者对120例因胸部创伤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对比分析。结果:本病表现为肋骨骨折105例,气胸80例,液气胸65例,肺挫伤78例,肺裂伤25例,肺不张5例。结论:胸部创伤的X线检查,应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结合CT扫描,才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胸部闭合性肺挫伤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3例胸部闭合性肺挫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挫伤的CT表现以肺间质性和实质性损伤为主要征象,轻中度肺挫伤41例,重度肺挫伤52例;完全吸收33例,不全吸收20例,合并感染12例,死亡28例。结论胸部CT对肿挫伤诊断准确率高,其诊断敏感性优于X线平片,急诊应首选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X线片对于肺挫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临床怀疑肺挫裂伤的伤者进行临床随访、多层螺旋CT扫描、X线平片检查。并对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显示肺挫伤26例,裂伤5例。X线平片漏诊6例、误诊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明确诊断肺挫裂伤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合并症及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较X线平片更多的诊断信息、治疗依据。多层螺旋CT是目前诊断肺挫裂伤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X线和CT对肺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参阅20余篇有关肺挫伤的文献,对其做一综述。结果:总结分析肺挫伤的病因、病理、X线征象和CT表现,探讨X线和CT对肺挫伤的诊断价值。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挫伤的重要手段,因其存在一定局限性,及时行CT扫描检查,会为肺挫伤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楼天奇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83-84,86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X线平片资料及CT扫描资料保存完整的胸部外伤患者的诊治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CT扫描对内脏损伤的检出例数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113例,锁骨骨折37例,明显高于CT检出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检出胸椎骨折52例,胸骨骨折18例,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角度扫描较不打角度扫描的图像显示更完整。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各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外伤表现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明确X线平片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又进行了CT的对照检查)。结果:124例中首次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发现骨折113例;加摄左、右斜位发现骨折6例;轴位发现骨折1例;另4例CT扫描证实骨折后再次平片检查,2例显示骨折线,2例石膏固定骨折线观察不清。结论:常规X线平片检查仍然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方法;对于外伤后临床症状明显,在常规正侧位平片的基础上加摄特殊体位一般可确立诊断;CT检查除可发现隐匿性骨折外,还可了解有无关节软骨及周边肌腱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X线平片和CT扫描技术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部创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至60号),抽取其中的奇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抽取其中的偶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X线平片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检查后其病情的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病理检查后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分别为14例、8例和8例,在进行X线平片检查时被检出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分别为11例、6例和6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病理检查后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分别为15例、7例和8例,在进行CT检查时被检出患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为14例、7例和7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检查后其病情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技术在诊断胸部创伤方面的准确率较高。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X线平片和CT技术检查胸部创伤,以进一步提高此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创伤性膈疝患进行了胸部X线平片、CT诊断,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20例均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18例行CT扫描。11例胸部X线平片诊断为膈疝,图像有单侧膈抬高或胸腔内见含液平的胃泡影等征象,误诊2例,漏诊7例。16例CT扫描明确诊断为膈疝,误诊2例,无漏诊。结论 CT能明确创伤性膈疝的部位、性质、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单纯X线胸部平片提供更多的信息,是创伤性膈疝重要的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隐匿性骨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隐匿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隐匿性骨折的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在X线平片正常或疑似骨折的经CT检查,均证实有骨折。结论 CT能发现常规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骨折,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多方面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5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三维CT三种检查进行对比研究,评估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其中37例(应临床,患者或病情需要)经多平面重建,三维CT成像。结果50例中,X线平片阳性47例,CT阳性49例,而经多平面重建,三维CT成像的37例全部为阳性。结论在脊柱外伤检查中,X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但CT优于平片,而三维CT是X平片和CT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比较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  卢延东  张威  张硕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34-135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此3项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42例6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18.3%(11/60)、68.3%(41/60)及96.7%(58/60)。结论X线平片、CT、MRI三项检查对早期NFH的诊断阳性率南低至高依次为X线、CT和MRI,MRI是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佳方法,敏感性高,应用前景更广泛。  相似文献   

13.
李汉群 《华夏医学》2003,16(4):518-519
目的:探讨X线摄影、CT扫描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通过对5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平片、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CT表现为肺挫伤48例,肺撕裂伤8例,X线平片漏诊15例,误诊7例。结论: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所提供的诊断较单纯X线平片可靠,是目前胸部创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74例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4例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比较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使用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8.64%,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9.18%,使用CT扫描诊断肠梗阻部位、类型以及病因等均明显优于使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且在判断肠梗阻类型、部位以及病因等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CT扫描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CT片与X线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CT扫描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我们对病理证实的33例病人,42例股骨头坏死的X线平片与CT片进行了对比分析。37例股骨头坏死由CT扫描检出(88.1%),其中仅有26例股骨头坏死从X线平片中检出(61.9%)CT优于X线平片。但仍有5个早期股骨头坏死是靠放射核素扫描得以确诊,因而早期股骨头坏死CT扫描诊断尚存在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6.
秦有松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99-1300
目的探讨肺挫裂伤的CT和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拟诊为肺挫裂伤的患者行CT扫描及X线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显示肺挫伤31例,肺裂伤14例;X线平片漏诊8例,误诊4例。结论 CT能明确挫裂伤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对肺挫裂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目前诊断肺挫裂伤的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影像学对脊椎椎体边缘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X线脊椎侧位片定位有目的有选择地做CT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结果 采用螺旋CT对30例脊椎椎体边缘小病灶患者行CT减薄扫描,所见其形态呈多种多样。结论 螺旋CT可以发现X线平片所不能显示的小病灶细微结构,结合临床资料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周俊  陈庆  许文渊 《甘肃医药》2011,(6):333-33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采用16层螺旋CT胸部(包括全部肋骨)平扫获得原始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肋骨重建观察和分析,并与胸部X线平片对比。结果:58例胸部外伤患者16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确诊肋骨骨折54例、162条、198处,并发气胸13例(24.07%),血胸18例(33.33%),肺挫伤9例(16.67%),胸壁皮下气肿4例。胸部X线平片漏诊肋骨骨折6例(11.11%)、39条(24.07%)、48处(24.24%)、气胸5例(38.46%)、血胸17例(94.44%)、肺挫伤7例(77.78%)。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是胸部外伤患者胸部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能准确诊断肋骨骨折及其并发症,从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CT和X线片三种影像学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31个经临床追踪或病理证实的早期ANFH的X线平片、CT扫描及MRI结果相比较。结果 31个病变股骨头中X线平片显示15个,检出率为48.38%,CT扫描显示21个,检出率为67.74%,MRI显示31个,检出率为100%。X线平片与CT扫描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的检出率远高于X线平片与CT扫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RI诊断早期ANFH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扫描,考虑到检查费用提出以下选择途径:对于有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长期酗酒者、股骨颈骨折及对侧已有ANFH者的高危人群和已有髋关节症状的患者应直接行MRI检查;非高危人群可先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正常或可疑者进一步行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临床案例探讨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和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入院后对上述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Schatzker骨折分型上的差异,并据此调整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X线平片诊断结果显示:Schatzker骨折分型Ⅴ型占14.3%(8/56),明确诊断率为87.5%(49/56);CT扫描结果显示:Schatzker骨折分型Ⅴ型占25.0%(14/56),明确诊断率为100.0%(56/56),CT扫描在明确诊断率方面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分布上也与X线平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方案方面,此前X线平片诊断为Ⅰ型后经CT扫描诊断为Ⅴ型的2例患者采取空心钉加压结合外侧钢板固定的方案治疗,此前X线平片诊断为Ⅱ型后经CT扫描诊断为Ⅴ型的2例患者采取内外踝双钢板固定方案,剩余2例此前X线平片诊断为Ⅰ型后经CT扫描诊断为V型,但骨折情况并不严重的患者则接受保守治疗。结论: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的诊断准确性更高,以CT扫描结果作为参考调整治疗方案,可使临床治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均有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