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的表达并研究中药传统方剂补阳还五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缺血后1、7天两个时间点NGF及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PI3K、AKT的表达,以阳性细胞计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脑缺血后1天,补阳还五汤组脑组织内NGF及AKT表达开始增高,至第7天仍有表达,且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脑缺血后脑组织的NGF表达及上调其AKT/PKB信号转导的表达,调控脑缺血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血府逐瘀汤加不同剂量黄芪为基本方,通过检测和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SD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的表达、神经行为学改变和脑组织病理改变来探讨中医益气活血法的脑保护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断奶2周SD大鼠80只,体重约100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n=16),对照组(又称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1、2、3组(统称手术组),除对照组外,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氧缺血模型,术后分别以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为中药1组)、每剂血府逐瘀汤加10g黄芪(为中药2组)和每剂血府逐瘀汤加40g黄芪(为中药3组)1mL/(100g.d)灌胃。术后1天和6天观察神经学行为,进行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光镜下观察脑组织HE染色的病理改变,荧光定量RT-PCR检测脑组织内NGF mRNA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P<0.05)和病理改变,脑组织内NGF mR-NA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6天,中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功能障碍和病理表现均有明显改善(P<0.05),脑组织内NGF mRNA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0.05),中药各组间增加无显著差异。术后第6天与第1天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病理表现均无明显改善,NGF mRNA表达有明显减少(P<0.05),中药各组神经功能、病理表现均有明显改善(P<0.05),NGF mRNA表达增加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府逐瘀汤加黄芪灌胃能明显改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行为学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显著增加脑组织内NGF mRNA的表达,并以血府逐瘀汤加适量黄芪(10g)疗效较佳,是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浅刺针法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浅刺针法组(Ⅰ组)、常规针刺组(Ⅱ组)、模型对照组(Ⅲ组)、正常对照组(Ⅳ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术后2、7、14天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6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NGF表达的变化,观察经过2、7、14天治疗后的Ⅰ、Ⅱ组大鼠和相应时间未经治疗的Ⅲ、Ⅳ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NGF表达。结果:3个时间点的浅刺针法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的NGF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和常规针刺组(P〈0.05和P〈0.01)。结论:浅刺针法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上调NGF的表达水平,并延长其高表达时程,达到促进脑损伤区神经细胞的增殖、再生和功能维持的目的。亦表明经络在体表有其物质基础,浅刺可取得有效的刺激作用,使浅部组织的经络特异性能充分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4.
清热利湿中药对梗阻性黄疸肝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中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模型大鼠分为中药组和盐水组、模型组,并设立假手术组作对照。分别于第3、7、14、21天处死大鼠,观察血清胆红素、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Bcl-2表达等。结果:模型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盐水组与中药组分别在第3、7、14、21天各时间段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清热利湿中药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血清胆红素;随着时间推移,血清胆红素将逐渐增高。不同时期盐水组、中药组AI均较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中药组不同时期AI均较盐水组低(P〈0.05)。假手术组Bcl-2表达较低,与盐水组第3、7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盐水组第14天、第2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中药组第3、7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中药第14、2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盐水组第3、7天与中药组同时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盐水组第14、21天与中药组同时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中药可促进梗阻性黄疸状态下Bcl-2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百会透悬厘针刺法对脑出血后脑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对照组8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7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各24只。于造模治疗后2天、7天、14天时间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来评定鼠脑组织中NGF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通过光镜手段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脑组织中NGF检测的阳性细胞数,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意义。造模后2天,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结果有差异(P<0.05)。造模后7天、14天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NGF阳性细胞数增高( 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NG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结果有差异(P<0.05)。针刺组及西药组周围脑组织中NGF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随不同的时相点变化而逐渐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百会透悬厘”能保护在脑出血中受损的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6.
龚秀云  吴晓光  刘绍晨 《陕西中医》2005,26(11):1250-1251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汤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模型中脑组织内SOD活性、MDA含量、Ca^2+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在造成大鼠低血压的基础上,进行脑缺血再灌注,分别于造模后第1、7、15天断头取脑。用羟胺法测SOD活性,TBA法测MDA含量,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Ca^2+含量。结果:第1天、第7天、第15天模型大鼠脑组织内MDA、Ca^2+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O.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O.01)。与同日期模型组相比,益肾降浊汤能明显降低脑组织内MDA和Ca^2+含量(P〈0.05~0.01),提高SOD活性(P〈0.05~0.01)。结论:本汤可提高脑组织内SOD活性,降低缺血再灌后脑组织MDA含量及Ca^2+含量,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不同时间点脑皮层、延髓、脊髓勿动蛋白受体(nogoreceptor,Ng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远隔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行双肾双夹术复制RHRSP,再用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血压组60只、假手术组60只、脑梗死组60只、电针组60只、假针刺组60只。脑梗死组仅作MCAO缺血再灌注处理;假手术组仪做手术创伤;电针组选取督脉“百会”和“大椎”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共28天。假针刺组选“大椎”、“百会”穴处给予针灸针贴肤治疗。治疗后第1、7、14、28天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分离出右侧大脑、延髓和左侧脊髓,用尼氏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用Westernblot法检测NgR表达。结果(1)皮层区:与高血压组比较,MCAO术后第1、7、14、28天,脑梗死组NgR表达升高(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MCAO术后第1天,电针组和假针刺组NgR表达与其相当(P〉0.05);第7、14、28天,电针组NgR表达降低(P〈0.05),假针刺组NgR表达与其相当(P〉0.05)。(2)延髓区:与高血压组比较,MCAO术后第1天,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电针组、假针刺组NgR表达与其相当(P〉0.05);第7、14、28天脑梗死组NgR表达升高(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第7、14、28天电针组NgR表达降低(P〈0.05);假针刺组NgR表达与其相当(P〉0.05)。(3)脊髓区:与高血压组比较,MCAO术后第1、7天,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电针组、假针刺组NgR表达与其相当(P〉0.05);第14、28天脑梗死组NgR表达升高(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第14、28天电针组NgR表达降低(P〈0.05);假针刺组NgR表达与其相当(P〉0.05)。结论大鼠脑梗死后皮层、延髓、脊髓区NgR表达增高是参与ACI远隔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电针对高血压大鼠1/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中枢神经髓鞘生长抑制介导因子Nogo-A受体NgR蛋白表达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海马CAl区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参芎化瘀胶囊每El1次组(中药A组),每日2次组(中药B组),每日3次组(中药C组),每组20只。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在1、3、7、14天4个时间点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CAl区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l区GAP43蛋白的表达同时测定行为学评分,第14天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CAl区GAP43蛋白质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GAP43蛋白表达增高(P〈0.05),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变性神经元增加,存活神经元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各组GAP4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其中中药C组最明显(P〈0.01);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变性神经元数量减少,存活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14天存活神经元数明显增多,其中以中药C组存活神经元数量最多、GAP43蛋白质含量最高,与中药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GAP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苔刺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失苔刺知丸灌胃组。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TTC染色法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区NGF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组、失苔刺知丸灌胃组明显减少(P〈0.05),失苔刺知丸灌胃组明显减少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组织梗死体积(P〈0.05)。结论:失荟刺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麝香保心丸组,并设假手术组。造模后24h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7d,于第7日灌胃后1h断头处死动物,取出心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心肌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检测缺血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血府逐瘀汤组内皮细胞数、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促进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局部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