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诊换药室是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伤口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患者多,伤情各不相同,因此,也是名种细菌易污染的场所。处置不当易引起手术切口和创面的感染(医院感染)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带来了不声程度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2006年3月至200≤年3月,对换药室人员、空气、物体表面、器械敷料、消毒液、引流物等进行监测并加强管理,使无菌换药感染率由过去能0.34%降至0.2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蔼丽  张惠珍  陈小媚 《河北医药》2011,33(15):2369-2370
门诊换药室是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医院感染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加强门诊换药室的消毒隔离及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预防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本君  刘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96-1097
门诊换药室是对病人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伤口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也是各种细菌易污染的场所。门诊换药室是医院发生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如果门诊消毒隔离工作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医务人员也可能感染上各种疾病.因此控制感染是医院质量重要标志之一。现对门诊换药室的易感因素和预防交叉感染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门诊换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毅  王希芹  弓艳霞  穆双月  刘纯一 《河北医药》2009,31(22):3166-3167
门诊换药室是对患者的手术伤口、外伤创面、感染伤口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换药室护士每天在换药过程中与污染的锐器、患者的血液、脓液、伤口渗液及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等接触,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对护士的职业暴露的防护进行研究。降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志强 《北方药学》2015,(3):140-141
目的:研究皮下引流法与开放换药法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换药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皮下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瘢痕宽度、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创面清除时间。结果:①观察组的瘢痕宽度、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创面清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皮下引流法治疗,有利于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与创面清除时间,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可以使患者的生理痛苦得以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系列因素,并且观察给予门诊换药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患者有无发生切口感染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表现出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对照组(35例):未表现出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最终对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具体门诊换药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年龄、手术类型、伴有糖尿病、术后切口感染以及临床手术时间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P<0.05);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后,患者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现象(P<0.05)。结论临床手术患者存在诸多因素导致呈现出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以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疾病最为主要,对此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门诊换药护理干预,最终使得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获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龙珠软膏换药治疗经久难愈的感染伤口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门诊换药室自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因外伤致皮肤及肌层感染久治不愈病例96例;因手术切口感染及脂肪溢化,导致手术切口裂开32例,经常规外科清洁消毒后,用龙珠软膏换药,每日一次或视病情隔日一次。结果龙珠软膏在外伤致皮肤及肌层感染96例中,94例明显控制感染,缩小创面,愈合较快,疗效显著。2例轻度过敏,未坚持龙珠软膏换药治疗。32例手术切口裂开病例,24例疗效显著,8例因切口裂开较大,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脓液,换药至无脓液分泌物,切口已开始愈合,改用龙珠软膏换药后,愈合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结论龙珠软膏用于外科经久不愈的伤口换药,能有效去除腐肉及脓性结痂,消除局部组织水肿,减轻疼痛,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缩短疗程,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利东  王艳  李瑞莲 《河北医药》2010,32(21):3029-303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应用VSD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25例。结果 25例感染切口均痊愈,切口清洁时间为7~14d,平均11d,切口水肿减轻,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细菌培养阴性,其中22例切口愈合,3例二次缝合愈合。结论 VSD治疗体表感染创面,可短期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适于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其门诊换药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3月22日我院74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平均、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析对照组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门诊换药护理措施。分析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概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年龄越大,手术切口感染概率越高,P <0.05,在基础性疾病方面,以高血压发生感染概率最高,其次为糖尿病,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数据为2.70%,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切口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临床予以门诊换药护理对策,可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保证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外科换药室是各类细菌易污染的滋生地,该处主要针对病人手术切口、外伤创面及感染伤口等进行换药,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实施科学、有效、严格管理,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针对其易感因素如环境污染、医源性感染等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换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最普通的事,然而也是最容易疏忽的事。一个无菌切口可以因为换药不当而感染,因酒精的刺激而使皮瓣坏死。更头疼的是一些皮肤坏死的创面,要经过漫长的换药才能愈合,而骨外露往往要通过皮瓣才能搞定。换药确有很多讲究,恰到好处的换药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而对于创伤骨科,首先要了解患者伤口部位、类型、大小、深浅、创面情况、有无音流物等,根据不同伤口类型,作好换药前准备工作。如换药地点、材料准备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对普通外科常见切口感染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敷料与换药护理,观察组接受湿性敷料换药护理,术毕应用湿润络合碘纱布覆盖伤口,换药时将切缘湿润,换药后应用藻酸盐敷料进行覆盖,比较两组切口感染、临床康复时间、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应用于普通外科常见切口感染患者,可加快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并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8,(2):240-242
目的:比较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急诊外科手术患者11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唑啉预防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切口创面甲级愈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切口创面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唑啉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阿莫西林,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加速了切口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中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骨科开放伤及创面感染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换药,观察两组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及住院时费用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抗生素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在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门诊换药包括处理患者伤口、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情况愈合情况、清除分泌物、清除坏死组织等,确保伤口引流通畅、创面清洁,防止感染,加快切口愈合。传统干性换药中所用敷料价格低廉,可较好的将渗液吸收,保护创面,但极易渗漏、粘连,容易形成结痂,再次换药时极易对切口造成二次伤害[1]。临床有研究显示: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中所用到的湿性敷料,可为切口提供一个潮湿的愈合环境,加快上皮细胞组织  相似文献   

16.
<正>切口换药技术是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换药方法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和康复。而今大部分医师错误地认为换药是一种简单、机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其实不然。因为每一位患者的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时间的长短、局部情况及全身条件都是不相同的。尤其对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如果说千篇一律地采用一个模式换药,势必使某些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甚至发生严重的感染致使手术失败。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给医师和医院带来了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VSD技术结合二期创面修复治疗的21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VSD组,同期21例采用传统换药结合二期修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缩小程度、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治疗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创面或无效腔均愈合,无感染。VSD组创面缩小程度、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治疗费用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用于足踝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可明显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愈时间,是一种较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岚 《上海医药》2010,31(4):191-192
目的:探讨频谱治疗仪在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胸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81例(切口感染26例,颈部吻合口瘘40例,颈部食管外置15例)应用频谱仪配合换药;乙组79例(切口感染24例,颈部吻合口瘘40例,颈部食管外置15例)单纯换药。对比观察两组病例各类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应用频谱仪配合换药处置切口在7~10d愈合的,甲组有60例(切口感染21例,颈部吻合口瘘25例,颈部食管外置14例),而采用单纯换药的乙组只有10例(切口感染2例,颈部吻合口瘘6例,颈部食管外置2例),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甲组切口在11~14d愈合的有21例(切口感染5例,颈部吻合口瘘15例,颈部食管外置1例),与切口在7~10d愈合的同组比较差异也很显著,结论:频谱仪伤口照射配合换药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感染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近年车祸伤和机器伤的增多,骨科医师面对的开放伤患者日益增加,入院时即有感染或在住院清创后发生感染的病例并不少见,创面常合并肌腱、骨等深部组织外露,感染不易控制,严重者可能截肢。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多次清创术、加强创面换药并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然后通过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面,创伤大,周期长,除增  相似文献   

20.
黄鹄  甘建春  朱励民  陆鉴  刘芸  潘成文  董财富  周力 《安徽医药》2016,20(11):2121-2123
目的 探讨自制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的患者63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双套管组与传统换药组,分别采用自制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与传统换药方法处理切口,比较两种处理方法换药次数、医疗费用、切口愈合天数、住院增加天数及二期缝合率。 结果 双套管组换药次数、医疗费用、切口愈合天数、住院增加天数及二期缝合率均低于传统换药组,两组病例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自制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对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