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用以静制动的中医按摩手法按揉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俞穴为主治疗颈部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其中3例颈部落枕的典型病例进行临床辨证分型,采取手法按揉肩中俞穴,同时要求患者活动颈部进行常规手法治疗,可配合热敷理疗等。结果:例举其中3例颈部落枕的典型病例,经过按揉手法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颈部功能活动改善,效果显著。结论:通过临床实践采取肩中俞一穴按揉为主,用以静制动的按摩手法对颈部落枕进行治疗,能即刻缓解疼痛症状,恢复相关功能。此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疗效高,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按摩结合静力性拉伸运动治疗落枕导致的急性颈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排除颈椎脱位及颈椎病患者,选取急性落枕患者16例,测量颈部关节的各运动位活动角度,并进行按摩结合静力性拉伸运动治疗,隔日1次,治疗10天后对比治疗前后的颈部活动度。结果:康复治疗后,16例落枕患者在按摩结合静力性拉伸运动后测量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颈部疼痛感消除,活动自如。结论:按摩结合静力性拉伸运动治疗对落枕导致的急性颈部功能障碍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落枕是一类颈部软组织急性损伤的总称,多表现为晨起颈部肌肉僵硬,酸胀疼痛,活动受限。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效果明显,本研究从单穴针刺、结合其它穴位针刺及针刺配合按摩、拔罐、温针灸、电针、穴位注射和其它针法等方面总结近10年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灸按摩治疗落枕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蜜娟 《河北中医》2006,28(4):316-318
落枕又称失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睡眠时头部姿势不当,枕头过高、过低、过硬、头颈过度偏转,而使局部肌肉处于过度紧张或局部受寒,或轻度扭伤所致。临床表现为睡眠后颈部出现疼痛,头常歪向患侧,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活动旋转后颈等。针灸按摩治疗落枕具有疗效好、患者乐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点刺拔罐治疗落枕的价值评估。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中医康复科治疗的15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点刺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时间点疼痛评分、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 d、3 d、7 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配合点刺拔罐治疗落枕的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疼痛,促进颈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肩井穴运动疗法加颈部斜扳法治疗落枕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落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加颈部斜扳法治疗双侧肩井穴。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5.3%,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运用针刺运动疗法加颈部斜扳法治疗落枕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安全、取穴少,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灸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红 《陕西中医》2004,25(11):1029-1029
目的 :观察针灸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 :针灸取穴攒竹、阳白、下关、地仓等 ,先针刺 ,后艾灸 ,之后嘱患者自我按摩面颊 ;结果 :观察 40例患者 ,治愈率 90 % ,总有效率 1 0 0 % ,;提示 :针灸诸穴配合按摩 ,可温通经络 ,行气活血 ,促进患病面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落枕是临床较多见的一个病证。轻者,不经治疗,几天后即可告愈;较重者,或推拿,或针灸,或理瘳,也可治愈;唯严重落枕者,患者痛苦非凡,颈、项、肩、背肌群高度痉挛拘紧,颈部活动严重受限,任何方向颈部活动均可引起剧烈疼痛。严重落枕患者,一般都担心颈部被自己或他人牵动而疼痛难忍,因而往往要求固定颈部。岂知较长时间的固定会造成更为剧烈的痉挛和疼痛,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睡眠,致使患者情绪焦虑不安。对于严重落枕,解除患者的疼痛乃是当务之急,而单一推拿、针灸或理疗,都一时难于奏效。笔者在二十八载推拿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要解除颈部肌群高度痉挛,唯以推拿、针灸、中药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落枕通常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 ,导致颈部肌肉过度紧张或拉伤引起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近 2年来我们采用患侧颈丛神经阻滞 ,结合传统的手法按摩 ,收到明显疗效。一般资料40例落枕患者 ,年龄 30~ 70岁 ,颈部活动在45度角以内。其中 2 0名患者用患侧颈丛神经阻滞 ,结合手法按摩治疗 ,列为治疗组。另 2 0例应用常规手法按摩治疗 ,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治疗方法颈丛神经阻滞定点在患侧乳突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联线中点稍后侧 ,手指按压可触及较硬的第四颈椎的横突。作标志。用 1 0 ml的注射器抽取0 .375 %布比卡因 ,于标志点进针约 2~ 3cm,直至…  相似文献   

10.
针灸推拿治疗落枕选穴:落枕佐以风池及阿是穴。嘱病人取伏俯坐位,常规清毒,直刺,留针3分钟,其间行针1次,出针后立即按摩。治疗结果:60例中,有50例出针按摩后疼痛减轻,颈部能活动。8例治疗2次后奏效,2例无效。(271125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方下医院...  相似文献   

11.
针灸、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列英  李霞  吴晨燕 《陕西中医》2001,22(8):486-487
目的 :通过针灸加运动疗法观察肢体功能的恢复。方法 :经头颅 CT或 MRI确诊为脑卒中所致的偏瘫患者 1 5 0例。随机编排两组 ,分别给予针灸加运动疗法治疗。结果 :针灸加运动疗法的治疗在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 ADL (日常生活 )能力恢复上优于单纯的针灸治疗。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针灸加运动疗法对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阳陵泉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采用针刺后溪、阳陵泉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0~50岁,中位数41岁;均表现为睡醒后颈部单侧疼痛。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落枕的诊断标准。病程1~24 h,中位数8 h。治疗1~2次后,观察患者颈部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落枕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痊愈18例、好转2例。结论:采用针刺后溪、阳陵泉穴配合颈部运动疗法治疗落枕,可以改善颈部疼痛症状,有利于颈部功能活动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巨刺外关穴加拔罐治疗落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 ,多因颈部姿势不当使局部软组织长时间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致 ,或因颈部扭伤、受寒而致局部气血阻滞造成。笔者多年来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观察到巨刺外关穴加痛区拔罐治疗落枕有立竿见影之效 ,现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取 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平衡三步手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肌平衡三步手法治疗落枕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16~52岁,中位数34岁。65例头部呈强迫体位歪向一侧。病程1~3 d,中位数2 d。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颈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落枕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痊愈69例、好转7例。结论:采用肌平衡三步手法治疗落枕,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颈部功能活动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按摩针灸耳穴压丸治疗落枕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药物治疗落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按摩、针灸、耳穴压丸三种方法.结果: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60%,二次性治愈率22%,三次性治愈率18%.结论:落枕用非药物多种方法治疗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落枕,古称失枕,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或炎症。笔者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加温针灸治疗落枕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临床门诊患者,30例落枕患者的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加 TDP照射治疗落枕的疗效。方法 :针刺双侧手三里穴 ,得气后用捻转泻法 ,每 5 min行针 1次 ,2 0 min起针。再用 TDP照射治疗颈椎。结果 :落枕 62例。总有效率 1 0 0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疼痛 ,改善颈部功能活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多元化中医康复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康复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情志调理、针灸、按摩、药浴等康复疗法 ,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疗效分析。结果 :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早期多元化中医康复治疗可促进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降低病残程度 ,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手法按摩联合走罐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落枕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神灯)照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穴位手法按摩联合走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手法按摩联合走罐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早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早期康复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按摩治疗.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在治疗15天(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灸按摩治疗能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语言及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