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阳 《中国保健》2010,(10):10-1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间44例盆腔炎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腹腔镜治疗组。单纯药物组21例,腹腔镜23例。结果腹腔镜治疗组治疗后盆腔炎性包块和盆腔痛发生率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检查是诊断急性盆腔炎的较好方法。单纯药物治疗对已形成脓肿者效果不好。对无脓肿者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高。腹腔镜配合敏感抗菌药物是盆腔炎的最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余霞  谢小敏  雷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852-285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各36例,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腹腔镜组治疗后盆腔炎性包块持续例数、再次住院例数及盆腔疼痛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损伤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种较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9月~2007年1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病例45例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手术+抗生素治疗组20例,保守治疗组(单纯药物组)25例,分别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病人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药物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手术组中,急性盆腔炎病人和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病人在盆腔粘连程度上,以及需行输卵管或附件切除的例数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手术组术后腹痛比例少于保守治疗组,腹腔镜手术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对急性盆腔炎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腹腔镜用于诊断盆腔炎可减少治疗的盲目性,缩短病程及治疗时间,且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包块与盆腔肿瘤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高唐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9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和49例盆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CT影像检出率;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和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CT诊断对于盆腔炎性包块、盆腔肿瘤的检出率为94.92%、97.9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性包块与盆腔肿瘤的临床诊断中,综合患者的体征表现、妇科检查结果、CT影像特征,能够对两类疾病进行准确的区分和鉴别。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盆腔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和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均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女性盆腔炎性包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女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于本院确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51)和开腹手术组(n=14)。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创伤小,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围手术期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刘耽  曹波  张维娜  李伟  廖书杰  王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56-2358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围手术期情况,寻找一种合适的盆腔炎性包块治疗方法。方法:全面检索1997年1月~2010年8月Cochrane、Medline、EMbase、Springerlink、Highwire、CBM、CNKI、维普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获得有关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筛选和异质性检验,要求所纳入的研究均为国内完成,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汇总,计算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各指标的加权均数差(WMD),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4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选共261例,上述临床试验的结果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其手术时间少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WMD为-39.57,95%CI为-61.15~-17.98);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WMD为-19.04,95%CI为-25.53~-12.55);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早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WMD为-42.63,95%CI为-51.26~-34.00);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血象恢复正常快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WMD为-1.10,95%CI为-1.50~-0.70);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WMD为-249.02,95%CI为-249.02~-249.02);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组(WMD为-5.80,95%CI为-7.80~-3.79)。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体温以及血象恢复到正常水平快、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可以作为盆腔炎性包块手术治疗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谢花香  钱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483-148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手术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05年3月因盆腔炎性包块而行手术治疗病例48例,其中30例行腹腔镜手术,18例行开腹手术。比较其住院天数、疾病种类、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所用抗生素种类、剂量、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用于诊治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07-05-2009-08入院治疗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0例,依据患者意愿选择进行盆腔炎性包块手术的方法 ,其中43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17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失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丁立新  姜岚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010-3011
目的:探讨应用电脑仿生仪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方法:1 83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04例,单纯应用电脑仿生治疗,对照组926单纯应用药物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应用电脑仿生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治愈率为95.6%,有效率为98.9%,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33.7%,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脑仿生治疗盆腔炎性包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且无痛,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红藤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藤解毒汤治疗,从而比较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差异、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95.89%vs 86.30%,P=0.042)。结论红藤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明显改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差异、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应用TVS检查137例临床疑异位妊娠患者,并根据TVS声像图结合血-HCG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132例见附件区包块,TVS检查见附件区包块有3种表现:①混合性包块;②Donut征;③存活异位妊娠。137例经手术证实103例(腹腔镜手术72例,开腹手术31例);经保守治疗证实29例,保守治疗以血HCG下降及附件区包块缩小直至消失视为诊断符合而证实,其中11例保守治疗过程中包块未见缩小,血-HCG持续增高,行腹腔镜手术;5例突然剧烈腹痛、腹盆腔大量积液,急诊开腹手术发现输卵管妊娠破裂。本组中4例(3.0%)TVS检查宫内未发现妊娠囊,发现附件区包块及少量积液,超声提示可疑异位妊娠,入院药物保守治疗后发生宫内早孕流产而误诊,1例(0.9%)宫内外联合妊娠,发现宫内活胎,未发现附件区异常,未再随诊,20余天后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急诊手术而漏诊。结论TVS结合血—HCG的动态监测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首选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221-3223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TVS)在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9例经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证实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妇科急腹症经阴道二维超声及结合彩色多谱勒超声的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腹部超声法(TAS)及阴道超声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9例妇科急腹症经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证实为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TVS检测诊断异位妊娠85例,诊断符合率为95.5%,其中胎囊型31例(34.8%),包块型52例(58.4%),盆腔积液型2例(2.2%)。经腹超声TAS检测诊断异位妊娠62例,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为69.7%;其中胎囊型18例(20.2%),包块型36例(40.4%),盆腔积液型8例(9.0%)。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较早诊断妇科急症异位妊娠,并具备阳性率高、分辨力较高,能清晰显示盆腔脏器的细微病变等显著优势,可以为诊断妇科急症异位妊娠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的对比分析,探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TAS组检出附件包块121例,TVS组检出附件包块220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TAS组诊断符合率51.3%,TVS组诊断符合率93.2%,除外附件包块≥3 cm组外,其他各项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3月经腹腔镜治疗的43例及开腹手术治疗的29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结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腹腔镜手术组优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诊治盆腔炎性包块优于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点,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70例盆腔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观察症状(腹痛、发热)好转和肿块消退时间,门诊随访12个月观察盆腔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块均全部消退,对照组肿块消退率为8.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紊乱发病率、痛经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内无盆腔炎复发,对照组有20例盆腔炎复发,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盆腔脓肿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梁燕军 《中国校医》2016,30(1):63-64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与经腹保守治疗对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在本院治疗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49例,按照患者选择手术的方式行经腹保守治疗组(27例)和经腹腔镜保守治疗组(22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情况,并在半年后检测对比卵巢功能。结果经腹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38±12.73)min,经腹腔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71.24±15.29)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为(161.24±21.48)m L,经腹腔镜治疗组术中出血为(74.29±16.98)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月卵巢功能恢复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治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诊断中彩超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分为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病组。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飞利浦M 2540A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完成经腹和经阴道彩超检查。术后收集两组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彩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子宫肌瘤组: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7.22%)显著高于经腹超声(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经阴道超声(91.67%),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组: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1.67%)显著高于经腹超声(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经阴道超声(83.33%),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超检查对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的诊断鉴别准确率均较高,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准确性最为理想,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相关不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盘锦市中心医院接受保守性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3例OEM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患者单纯接受手术治疗,记为对照组;46例患者术后接受Gn RH-a治疗,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月经周期与月经量恢复正常的时间、盆腔痛与痛经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自然受孕率,并分析观察组给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月经周期与月经量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痛、痛经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E2、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随访期间,观察组自然受孕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应用Gn RH-a对OEM相关不孕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改善盆腔痛、痛经症状与性激素水平,提高患者自然受孕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联合输卵管伞端造口术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联合输卵管伞端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自然受孕率、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_2)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清E_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FSH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盆腔炎性不孕症的治疗中,应用经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联合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自然受孕率,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盆腔炎性包块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的患者9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腔炎性包块采用腹腔镜,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