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各45例,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4%(P〈0.01),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2.
隆海文 《内科》2007,2(6):930-93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q12h/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7d后分别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73.0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及57.6%。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心绞痛发作,近期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P<0.01),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疗程为2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心电图改善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 l加入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改善和心电图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共用10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SF)300mg,静脉滴注,共用14d,LMWH疗程同对照组。14d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心电图疗效等。结果阿魏酸钠(SF)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降低TC、LDL,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SF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 Holter缺血总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86%(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24h Holter缺血总时间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与丹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9~2012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2年)、Medline、EMBASE中关于灯盏细辛与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1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对11篇文献的不同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灯盏细辛治疗组在心绞痛控制方面有显著疗效,与丹参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灯盏细辛治疗组疗效优于丹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效应Z=7.49,P<0.00001,OR=3.48,其95%可信区间为2.51~4.82);灯盏细辛治疗组治疗2周后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亦显著优于丹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效应Z=8.02,P<0.0001,OR=2.82,95%可信区间为2.19~3.64)。未发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较应用丹参注射液更能改善心绞痛症状,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GXBD)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关于GXBD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使用软件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81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GXBD联合常规西药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常规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3,95%CI (2.22,3.61),P 0.000 01],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试验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疗效均高于对照组[OR=4.47,95%CI(2.16,9.27),P 0.000 1;OR=2.48,95%CI(1.22,5.04),P=0.01],试验组心电图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OR=3.86,95%CI(2.95,5.05),P 0.000 01;OR=4.68,95%CI(2.34,9.39),P 0.000 1]。结论 GXBD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症候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限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总体一般,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葛根素注射液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 d;葛根素注射液5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7 d.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65.4%;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69.2%.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可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