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目的调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185例患者,术后3个月调查其华法林用药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并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良好者占75.1%,依从性较差者占2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疾病严重程度越重、华法林用药知识水平越高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越高。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欠佳,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华法林用药知识水平影响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张敏 《中外医疗》2011,30(21):123-123
目的分析我院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的使用情况,探讨为提高华法林抗凝的使用率和达标率基层医院医生能做什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符合ACC/AHA/ESC抗凝指征的房颤患者60例,对所选病例是否使用华法林抗凝、抗凝达标率及未使用华法林抗凝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房颤患者中使用华法林抗凝者17例,使用率为28.3%,抗凝达标者7例,达标率11.7%。结论我院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使用率、监测率、达标率均较低,医生应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华法林抗凝使用率、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需要抗凝治疗,华法林是一线药物,其预防中风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已经在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1-4].华法林抑制肝脏环氧化物还原酶的活性,干扰维生素K的循环转化,从而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活化,间接地发挥抗凝作用.然而,华法林的的治疗窗很窄,且剂量-反应关系变化很大,故用药期间必须定期或经常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测定结果调整剂量.此外,华法林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与多种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故在开始或停止使用其他药物时,往往需要调整华法林或其他药物的剂量.因此,华法林的临床使用比较困难,患者的长期服用依从性较差[5].最近,一种新的抗凝药希美加群(ximelagatran)问世,初步研究显示其在NVAF患者中的抗凝效果至少与华法林相似,但更为安全,不需要监测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4.
强亚平 《医学综述》2012,18(1):136-139
华法林作为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慢性心房颤动、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等抗凝治疗。如何安全有效地应用华法林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决定华法林代谢和作用的基因多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华法林有效抗凝治疗剂量的个体差异。现就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房颤患者出院后,使用华法林抗凝的依从性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药学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问卷、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对我院服用华法林的106名出院房颤患者进行复诊及电话随访。结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得分为(26.24±3.24)分,其中依从性较好共82人(占77.36%),依从性与华法林抗凝认知情况相关。结论:患者抗凝依从性尚待提高,药师需加强用药教育,重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增加其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识,最终降低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率,以减少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以减少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04年5月~2009年5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3.33%,无出血并发症为发生。结论无抗凝禁忌证的心房颤动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服用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剂量及通过监测INR调整药物剂量的方法,推动华法林抗凝工作的开展。方法:AF患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66例,男38例,女28例,观察华法林治疗剂量,监测INR及出血等副作用。结果:华法林INR达标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华法林维持剂量范围为1.5~5mg,80.2%患者华法林用量为2~3.5mg,维持INR2~3时,轻度出血率7.6%,经相关处理并调低INR值,所有出血均停止,无1例因严重出血而终止抗凝治疗。结论: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意义重大,个体应用差异较大,但在严密监测下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知识、态度及依从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PTE患者105例,采用自制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调查问卷,了解PTE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知识、态度及依从性。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50%;患者治疗相关知识得分为(12.83±3.25)分,合格率为48.57%(51/105);治疗态度得分为(22.41±4.86)分,华法林抗凝治疗态度好41例,64例患者态度得分较差;行为得分为(28.73±5.31)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知识得分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态度得分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饮酒情况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行为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TE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总体依从性较好,但相关知识掌握较少,遵医态度较差。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华法林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率,以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INR),以减少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02年7月~2007年7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29%、年出血并发症为0.49%,分别低于文献报道的4%及1%。结论:无抗凝禁忌证的房颤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INR,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华法林在维吾尔族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率,以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INR),以减少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10年6月-2013年1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维吾尔族房颤患者1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8%、年出血并发症为0.76%,分别低于文献报道的4%及1%。结论:无抗凝禁忌证的维吾尔族房颤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INR,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护理干预下华法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疗效及依从性。方法①收集了36例长期服用华法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人口学数据、当前用药情况、合并用药情况、当次随访时INR检测结果和手术史等,所有患者均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结果在经过华法林抗凝治疗及护理干预之后,12例心脏瓣膜病术后应用华法林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出血,在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出血得到控制。未见大出血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华法林用量为每天(3.46±0.52)mg,INR平均值为(2.7±1.3)。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心脏瓣膜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的疗效确切,而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812
华法林作为最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仍然是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最常用药物,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会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二十多位专家制定并颁布《华法林钠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以规范和推广华法林的使用,降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华法林在临床抗凝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国外相继组织了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评价华法林用于房颤抗凝治疗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针对AFASA、SPAF、BAATAF、SPINAF、CAFA等5项主要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华法林抗凝使脑卒中发生率下降68%、死亡率下降33%、复合终点事件(脑卒中、体循环栓塞和死亡)发生率下降48%,而大剂量阿司匹林使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降低3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肺功能中度以上阻塞性的40例患者,分为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治疗组和未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按指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疗程1年,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华法林组患者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能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调查2002年1月~2010年2月,该院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发生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诊治经验.结果 心脏机械瓣膜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患者共计22例,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Liu XJ  Wu QY  Li HY  Zhang MK  Li LN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97-2700
目的 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不同抗凝方法的使用对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72例,分为2组:华法林组(单纯应用华法林抗凝者)和肝素组(术后应用华法林联合肝素抗凝者).记录2组的手术方法、抗凝方法、抗凝监测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抗凝效果.结果 华法林组:住院期间出现1例脑栓塞,发生率为1.1%;1例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1%;其余患者抗凝效果满意.肝素组:未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口服华法林抗凝指标达到稳定的时间较华法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d±3 d比11 d±4 d,P<0.01).进一步应用直线回归方程引入性别、年龄、体重等可能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得出:应用肝素较未用肝素组华法林抗凝指标达到稳定的时间短2.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联合肝素抗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对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24个月有效随访,记录各组抗凝效果及华法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经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后均顺利完成24个月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100.00%),其中研究组栓塞发生率(17.86%)与对照组(栓塞发生率10.71%)对比结果 P0.05,提示两组抗凝效果均较为理想;研究组华法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53.57%,P0.05),提示研究组用药安全性较优。结论: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及蒺藜制剂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关敏 《浙江医学》2007,29(8):868-869
近来国内采用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如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房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均需要华法林长期抗凝,华法林通过抑制VitK环氧化还原酶活性,阻止VitK循环利用,并使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无法激活,从而发挥抗凝作用。有许多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常合并有多种疾病,有部分患者在抗凝治疗期间可能会加用其他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某些中成药,这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对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24个月有效随访,记录各组抗凝效果及华法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经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后均顺利完成24个月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100.00%),其中研究组栓塞发生率(17.86%)与对照组(栓塞发生率10.71%)对比结果 P >0.05,提示两组抗凝效果均较为理想;研究组华法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53.57%,P <0.05),提示研究组用药安全性较优。结论: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评价华法林低强度抗凝预防非瓣膜性房颤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持续性房颤病人分为华法林低强度抗凝观察组及华法林标准强度抗凝对照组。观察组抗凝目标值INR1.5~2.0,对照组抗凝目标值INR2.1~3.0。常规门诊随访,检测INR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两组病人的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随访3年,低强度抗凝与标准强度抗凝相比,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而出血并发症低强度抗凝组明显低于标准强度对照组(0.0%vs14%,P0.01)。结论华法林低强度抗凝(INR1.5~2.0)预防非瓣膜性房颤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