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2月对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转入ICU患者进行了监测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徐宏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55-105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38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9例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另19例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气变化、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机械呼吸支持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血气指标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机械呼吸支持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在预防CABG后并发肺部感染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4例进行心理护理,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24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及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亦称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为冠心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由于术后并发症大多数在早期(48h内)发生,所以术后早期严密的监测与良好的护理十分重要。现简述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1年4~6月我院共作CABG 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0~79岁,平均63.50岁。均于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无1例死亡。 2 术后监护 2.1 循环系统监护 患者入ICU后立即予床边心电监护,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对1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内进行了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搭桥术后气虚痰瘀仍是基本病机,术后易出现痰浊壅肺、胃肠症状。结论冠脉搭桥术前后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为防治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最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CABG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7.
白雪歌  穆洪  张万祥 《中草药》2007,38(5):747-747,778
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作为一种手术创伤,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1],影响患者的康复。笔者观察甜梦口服液治疗CABG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为本院2004年4月至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搭桥术亦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采用自体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或桡动脉作为血管移植物,根据搭桥支数的多少、长短来决定取血管情况。现将行CABG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2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返回监护室后,常规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与2015年同期16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同时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可以降低隐性误吸的发生率,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住院花费,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陈玉卿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66-136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性手术方法,其高成功率和高效性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同.我院在对PCI术后患者除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中医养生调理指导,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施治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3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观察各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活质量量表总积分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识程度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可以促进CABG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血糖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中西医治疗措施。方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和术后第7天空腹血糖水平,用降糖药、胰岛素及中医益气健脾、养阴活血法控制高血糖。结果: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后,血糖可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非糖尿病患者1周内可自行恢复正常。结论:冠脉搭桥术后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显著。合并糖尿病的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经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可控制,中医的益气健脾、养阴活血法有助于术后糖尿病症状的减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Delphi)法,针对PCI与CABG术后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进行专家咨询.[结果] PCI与CABG术后中医证候要素均以血瘀多见,证候类型均以气虚血瘀多见,但后者较前者相对多见虚性证素,尤其是血虚与阳虚;证候类型对比,后者较多见心阳不振、气阳两虚、阴阳两虚.[结论] 专家一致认为CABG术后患者较PCI术后患者气虚更甚、阳虚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56例的手术配合。结果:56例患者术中、术中手术护理密切配合流畅,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出院。结论:护士是该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护理人员在密切配合中高度重视、熟习手术流程,注重细节,精心做好一切配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饮食结构和习惯的逐步西化,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致死病因。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传统体外循环下的CABG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具有手术较简便、风险相对较小等优点。Buffolo报道1981—1999年2495例OPCAB患者病死率仅1.9%。因此近十年来,OPCAB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得到迅速发展,我院于2001年6月-2005年6月共施行OPCAB31例,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辨证规律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辨证规律。方法:常规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M人乳动脉、大隐静脉),术前术后作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术中及术后作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术后1周内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37例进行了中医辨证。结果:心气阴两虚证占64.9%。兼夹证中兼痰浊壅肺证者67.6%,兼瘀血内阻证者62.2%,提示搭桥术后气虚痰瘀是基本病机,此外,发现围手术期证候演变与术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术前心功能,术前肺功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结合中医辨证,能够坦 步探讨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防治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改进维持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2例,实施规范化的中医养生理论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干预后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KDQOL-SF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干预前,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中医养生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出院后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42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一般电话随访,干预组22例则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评价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和药物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出院后2个月及3个月,干预组患者营养行为评分、运动行为评分和药物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2个月及3个月,对照组营养行为评分、药物管理评分明显低于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运动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出院前。结论出院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ABG患者健康相关行为,保持良好的手术效果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郑蓉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714-1715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传统护理及在中医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晕厥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晕厥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预防护理措施对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晕厥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相关教育护理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经心电图和X线片确诊,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中医养生组,各50例。护理干预组行普通的护理干预,而中医养生组在护理干预基础上行中医养生相关教育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对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后,中医养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干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养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护理干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中医养生相关教育护理,可改善其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