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绝、消除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或伤害,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述:患者身份识别和核对;严格实行查对制度;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提高用药安全;无菌技术在手术室应用的重要性,它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手术患者跌倒、坠床反压疮事件的发生;手术患者各种导管的识别、分类及固定、观察等,尤其是气管导管的安全护理.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安全风险的培训,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根本途径,确保每项护理措施做到零缺陷是我们呵护生命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为逐步规范,医疗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突显重要.尤其医疗纠纷逐年增加,以手术治疗引起的纠纷较多.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所以,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建立了手术室管理手册,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了目标管理,近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陈国英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3):144-144,F0003
护理安全是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手术室因工作量大、工作繁琐,是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高风险科室.因此,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差错,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是手术室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就将手术室安全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接送患者流程再造效果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优化手术室接送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对手术室接送患者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包括制作手术患者识别带,改进查对环节;取消在病房留置导尿管,在手术间等待患者苏醒、拔管及连台手术患者在手术间穿刺的流程;重组患者准备过程.结果 流程再造后日手术量、每日每手术间台次、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与再造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手术室流程再造有利于提升医疗和管理品质,是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提高时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院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成立腔镜整合管理小组,采取统一购置、统一编号、合理调配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模式,实行专人清洗消毒,专人进行感染控制监测的操作规程.实施6个月后,与非整合管理组(管理前)进行比较,观察两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器械护士腔镜器械准备的准确率、手术医生对两组器械护士的满意度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整合管理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显著短于非整合管理组(P<0.01),腔镜器械准备准确率、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手术切口的愈合率显著高于非整合管理组(均P<0.01).结论 医院腔镜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腔镜设备的使用效能,提高了腔镜专科护士工作效益,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戴明环管理法在儿童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各40例,分别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常规管理和戴明环管理法,比较两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戴明环管理法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到改善, PDCA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戴明环管理法,能够提升儿童手术的护理安全质量,保障手术安全,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院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成立腔镜整合管理小组,采取统一购置、统一编号、合理调配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模式,实行专人清洗消毒,专人进行感染控制监测的操作规程。实施6个月后,与非整合管理组(管理前)进行比较,观察两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器械护士腔镜器械准备的准确率、手术医生对两组器械护士的满意度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整合管理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显著短于非整合管理组(P〈0.01),腔镜器械准备准确率、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手术切口的愈合率显著高于非整合管理组(均P〈0.01)。结论 医院腔镑资源罄合,充分发挥了腔镜设备的使用效能,提高了腔镜专科护士工作效益,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保障神经外科患者出入手术室的安全,加快手术周转。方法组建神经外科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由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1 178例择期手术患者(改进前组)在接入手术室和手术结束送回病区出现的问题归纳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应用于1 260例择期手术患者(改进后组)出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结果改进后组术前物品准备完好率、病历准备完好率、手术部位标识率、术后病区仪器设备准备合格率均达到100%,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提高,显著优于改进前组(均P0.01);接送患者途中管道滑脱发生率为0。结论改进手术患者出入手术室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效率和安全,从而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夜班及节假日值班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杜绝相关安全隐患。方法:加强工作责任心、牢记职责制度并应用到工作中,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减少手术室夜班上班时间,增加上夜班的人数。结果: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加强管理、奖罚分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工作中安全隐患,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护理,提高服务质量,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我们减少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手术室每日接待大量的手术患者,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各种风险的存在,但容易忽略手术前、后病人在转运过程"边缘时间"的安全.为了加强管理,防止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文章总结了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因素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保证手术护理工作全方位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责任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接送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在手术室接台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手术室200台接台手术情况,其中采用传统手术交接方式者为对照组,100台;采用接送闭环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交接者为观察组,100台。记录两组接/送患者时间、交接失误率、连台手术间隔时间、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为(45.12±3.8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连台手术间隔时间(57.63±4.25) min,P<0.05。观察组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5%,较对照组连台手术延迟率24.0%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接/送患者时间为(16.73±4.3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接/送患者时间为(24.96±5.71) min,P<0.05。观察组手术交接失误率为0%,相比对照组手术交接失误率4%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送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手术室接台手术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实现手术室-转运-病房间的无缝隙对接,将预防控制贯穿于整个手术交接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信息系统联合短信平台通知连台手术接患者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6月连台手术患者4 1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信息系统联合短信平台提前30min通知手术科室准备接患者。选择2010年6~12月实施前的连台手术患者3 880例作为对照组,电话通知手术科室准备接患者。结果手术室到手术科室不能按时接走患者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接台手术间隔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科室和患者对手术室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信息平台联合短信平台用于通知连台手术接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手术科室和手术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信息平台操作简便、准确,优于电话通知途径。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是手术室护理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1]。医学的不断发展及护理人员的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涉及患者安全隐患的环节也在不断增多,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为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我科制定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做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是手术室护理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1]。医学的不断发展及护理人员的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涉及患者安全隐患的环节也在不断增多,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为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我科制定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对照制度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不断培养全员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脊柱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压疮发生率。方法将2014年1~12月脊柱骨科术后返回病房时皮肤仍存在压之褪色的局限性红斑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015年1~12月的患者46例为干预组。常规组按常规实施皮肤护理,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查看和记录患者皮肤完整情况,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手术患者皮肤管理记录单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皮肤情况,与病房护士共同对手术患者进行皮肤管理。结果常规组术后6d内发生压疮6例,干预组未发生压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共同管理患者皮肤,有效防止交接遗漏,使手术室护理延伸至病房,可有效降低手术压疮的发生,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手术室接送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手术室接送患者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包括制作手术患者识别带,改进查对环节;取消在病房留置导尿管,在手术间等待患者苏醒、拔管及连台手术患者在手术间穿刺的流程;重组患者准备过程。结果流程再造后日手术量、每日每手术间台次、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与再造前比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室流程再造有利于提升医疗和管理品质,是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提高时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通过改进相应管理流程,不断完善与落实各项制度及职责,能够有效控制与减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手术量递增,平均住院日缩短,以及外科系统对手术室要求日益增多,给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医院高效运转模式下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如何建立安全手术室管理系统,加强手术室重点环节管理成为当前形势下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工作是首要任务,安全是最高原则”的方针路线,我们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有效的缺陷防御机制,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既能保障医院外科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床位周转率,又能保证每一台手术安全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手术室常见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以便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从手术室的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思想素质等方面分析护理缺陷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通过贯彻手术室制度的执行,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责任心的培养,极大的弥补了手术室护理缺陷.结论 强化手术室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