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分析接受颈椎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早期脊髓MRI T_2加权像高信号改善情况与术后临床疗效的关系,探讨其对术后临床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颈椎减压术后1年T_2加权像高信号改善情况分为恢复组与未恢复组。收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入路、减压节段、C_(2~7)前凸角、术前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评分、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mJOA改善率、术后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T_2加权像高信号恢复组纳入50例,未恢复组纳入92例。恢复组mJOA术后1年(14.6±1.2)分,术后2年(14.6±1.2)分,术后3年(14.4±1.2)分,术后4年(14.5±1.2)分,未恢复组mJOA术后1年(11.5±2.6)分,术后2年(11.5±2.5)分,术后3年(11.5±2.6)分,术后4年(11.4±2.6)分,各随访时间两组术后mJO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mJOA改善率术后1年(52.5±21.9)分,术后2年(51.9±21.8)分,术后3年(48.1±22.2)分,术后4年(49.8±22.4)分,未恢复组mJOA改善率术后1年(33.8±17.4)分,术后2年(33.7±17.8)分,术后3年(33.7±17.8)分,术后4年(32.5±17.6)分,各随访时间两组术后mJOA改善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上肢VAS评分术后1年(24.8±11.1)分,术后2年(24.7±8.1)分,术后3年(24.8±8.1)分,术后4年(24.6±10.5)分,未恢复组VAS评分术后1年(42.6±14.9)分,术后2年(42.9±13.9)分,术后3年(41.8±13.1)分,术后4年(41.6±12.6)分,各随访时间两组术后上肢VAS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减压术治疗后1年,脊髓T_2HSC改善情况可能在预测患者术后4年的临床疗效中有重要作用。术后1年脊髓T_2HSC明显恢复的患者术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未恢复的患者。颈椎减压手术治疗效果在术后1年内恢复最佳,并在1年后临床疗效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100例大肠癌根治标本,全部病例随访均在5年以上,最长达24年。(1)性别关系:男性5年生存率优于女性,女性10年生存率优于男性(P<0.01)。(2)年龄关系:老年组(>50岁)预后优于中年组(31—49岁)及青年组(<30岁),其中5年生存率(P<0.01),10年生存率(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预后相近。(3)部位关系:肿  相似文献   

3.
ICAAC 1998年(1998年9月圣地亚哥)、丹佛IDSA 36届年会(1998年10月)、格拉斯哥AIDS研讨会(11月)和ICDCD(1998年12月圣托马斯,维尔京岛)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4.
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较少见。1857年Morre首次报告1例,Chlier等(1912)复习文献及自己病例共报告64例,Miles(1931)在1,500例直肠癌中发现3例,Morson和Volkstadt(1963)在同一医院22年(1938—1959)中报告15例,1964年Bacon收集资料报告216例,1966年Mason Helwig又综述250例,此后至1977年又相继有Sergeev(1973)52例,吉(1975)40例,Waryamsingh等(1976)5例,Alexander(1977)17例。国内仅见黄莚庭、张挽华各报告1例,我院自1954年1月至1977年1月23年间,经病理证实者5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本市恶性肿瘤发病现状,为病因及防治研究提供线索,我们收集了绍兴市人民医院1982年1月至1984年12月间住院恶性肿瘤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一、本组恶性肿瘤发病统计恶性肿瘤中,占比重大的是胃癌(45.6必)、肝癌(10.2肠)、肠癌(8.5%)、肺癌(7.8帕)、乳房癌(7.4肠)、食道癌(4.9肠),次为膀恍癌(4.2肠)、淋巴肉瘤(2.9肠)、胰腺癌(2.1肠)、甲状腺癌(1.1肠)、阴茎癌(1.。肠)、卵巢癌(0.7%)等。前六位恶性肿瘤所占比重与1974年至1976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行内轴型高屈曲度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保留后交叉韧带型(cruciate retain,CR)假体与不保留交叉韧带型(cruciate substitute,CS)假体的早中期疗效。方法调取我院就诊的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上述两种内轴型膝关节假体进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资料。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内轴型高屈曲度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其中CR组171例,CS组20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的K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和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KSS评分,CR组:术后3个月(89.61±0.91)、6个月(88.68±0.95)、1年(87.61±1.09)、2年(89.38±0.97)、3年(88.18±0.89)、5年(89.63±0.89)高于术前(50.72±1.55)(P0.05);CS组:3个月(87.63±0.93)、6个月(89.48±1.12)、1年(89.68±0.99)、2年(88.48±0.96)、3年(91.61±0.95)、5年(90.61±0.94)高于术前(51.54±1.48)(P0.05)。膝关节最大屈曲度CR组:术后3个月(100.4±11.4)、6个月(115.2±21.5)、1年(117.6±11.7)、1年(118.2±11.2)高于术前(70.6±12.7)(P0.05);CS组:术后3个月(100.6±11.3)、6个月(101.4±15.3)、1年(121.1±12.3)、1年(121.3±12.4)高于术前(74.8±12.8)(P0.05)。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指标同组术前、术后相同时间点比较(P0.05);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术后各时间点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后早期两种假体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膝关节畸形、提高屈曲度,有较高的满意度。然而,比较两组假体置换术后,早期效果、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肿瘤杂志》2022,(6):570-576
目的探讨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和传统手术在口咽鳞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135例经传统手术方式治疗(非TORS组), 52例经TORS治疗(TORS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TORS组患者2年生存率(94.2%)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93.8%)均优于非TORS组(分别为71.4%和71.4%, 均P<0.05)。TORS组T1~2期患者2年生存率(93.3%)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92.8%)均优于非TORS组(分别为73.1%和72.8%, 均P<0.05)。TORS组Ⅰ~Ⅱ期患者2年生存率(95.8%)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95.2%)与非TORS组(分别为84.1%和83.9%)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ORS组Ⅲ~Ⅳ期患者2年生存率(92.9%)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92.7%)均优于非TORS组(分别为64.7%和63.9%, 均P<0.05), TORS组人乳头状瘤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 (ANNBC)的腋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 (SH)和生发中心增生 (GCH)与ANNBC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SH分为 3级 :-, , ;GCH分为GCH( -)和GCH ( ) ;将淋巴结反应状态分为 4组 :SH( -) GCH( -)组、SH( -) GCH( )组、SH( , ) GCH( -)组、SH( , ) GCH( )组。分别比较 3组SH和 4组淋巴结反应状态的ANNBC的 10年生存率。结果 ANNBC的 10年生存率随SH分级数的升高而升高 (P <0 0 5 )。SH( , ) GCH( -)组 10年生存率与其余 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SH( )组和SH( , ) GCH( -)组 10年生存率均超过 90 %。结论 SH可作为ANNBC的预后指标之一 ,可作为术后选择辅助治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术前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或单独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年1月-2011年5月)、EMBASE(2000年1月-2011年5月),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0年1月-2011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2000年1月~2011年5月)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JD,2000年1月-2011年5月),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追溯查找.按照纳入标准,全面搜集有关术前动脉灌注化疗(IAIC+S)与全身静脉化疗(IVC+S)或单独手术(S)治疗局部晚期胃癌方面的临床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研究,7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IAIC+S组与IVC+S组相比,根治性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 CI)为1.70(1.41~2.05),姑息性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为0.37(0.04~3.13).在治疗应答率中,病理学应答率、临床应答率RR(95% CI)分别为1.33(0.96~1.84)和1.32(0.50~3.44).化疗不良反应中,除胃肠反应RR(95%CI)为0.52(0.28~0.94),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和其他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 CI)分别为0.64(0.38~1.07)、0.88(0.29~2.64)、0.93(0.53~1.61).术后并发症方面,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2.46(0.49~12.34)、0.53(0.05~5.57)、2.10(0.20~22.26).IAIC+S组与S组相比,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30(1.16~1.45)和0.58(0.42~0.79).1、2、3和5年生存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11(1.03~1.20)、1.36(1.09~1.69)、1.70(1.35~2.14)和1.85(1.30~2.65).术后并发症方面,无论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0.78(0.27~2.28)、0.65(0.16~2.65)、1.15(0.43~3.10).结论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在手术切除率、总生存率、化疗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指标上,都显示出动脉灌注化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我所1998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米托蒽醌(MX)、阿糖胞苷(Ara-C)、环磷酰胺(CTX)组成MAC方案并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AML)2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食管癌放射治疗加化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方法1999年5月至2000年6月对48例食管癌患者在根治性放射治疗中配合DDP 5-Fu化疗2个周期(综合组)。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44例为对照组。结果综合组与对照组的近期完全有效率分别为77.1%(37/48)和52.3%(23/44,P<0.05)。1,2,3年生存率综合组分别为72.9%(35/48)、56.3%(27/48)和33.3%(16/48),对照组分别为52.3%(23/44)、40.9%(18/44)和29.6%(13/44)。综合组1,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配合化疗能增加局部控制率,提高1,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血研所1994年1月-1999年12月应用米托蒽醌(MX)、足叶乙甙(VP16)、环磷酰胺(CTX)、长春地辛(VCD)、强的松(P)组成EMC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济南市肺癌死亡和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肺癌综合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8年济南市肺癌个案资料,计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ASMRC)、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不同性别间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了 1987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4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治性切除 6例 ( 42 9% ) ,3年生存率 5 0 0 % ( 2 4) ,5年生存率 2 5 0 % ( 1 4) ;姑息性切除 4例 ( 2 8 6% ) ,3年生存率33 3% ( 1 3) ,无 5年生存者。结果提示 ,手术切除是提高残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保留括约肌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践证明,低位前切除术(LAR)的5年生存率与Miles'术式无明显差别。我院1981年~1990年,10年间共行前切除吻合术(AR)179例。其中满5年的50例。年龄22岁~77岁,平均49.9岁。40岁以上占70%。上、中、下段癌分别占16%(8/50)、52%(26/50)、32%(16/50)。高位前切除占7.9%(6/50)、低位42%(21/50)、超低位 46%(23/50)。全部手法吻合,无手术死亡。生存率3年为70.4%,5年为56%。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18%。肛门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51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年1月至1991年12月,511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除彻底且No者258例,72例作术后放疗,186例未放疗为对照组;切端残留或(和)N_(1-2)者253例,227例术后放疗,26例未行放疗。结果显示。术后残留或(和)N_(1-2)者经放疗可显著提高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P<0.01),切除彻底且No者经术后放疗未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反而降低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P<0.05)。单纯切端残留经术后放疗的1、3和5年生存率要比N_(1-2)者为好(P=0.06~0.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智康复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情智康复护理,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回避和屈服评分为(6.01±1.30)分和(13.27±1.60)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74±1.57)分、(16.90±1.82)分,面对评分为(23.12±2.4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21±2.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2.23±15.55)分、(81.56±10.26)分、(86.21±12.14)分、(83.44±11.27)分和(75.58±11.3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21±11.13)分、(73.06±10.37)分、(74.88±12.23)分、(76.32±10.43)分和(68.21±11.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情智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应对态度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伴或不伴椎体滑脱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57例CSM患者,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47~79岁,平均62.6岁。将所有患者分为无椎体滑脱组(A组)和伴有椎体滑脱组(B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伴有椎体滑脱组(B组)的术前与术后2年的椎体滑脱距离和颈椎不稳定滑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4.1年,平均(3.6±1.5)年。B组平均年龄(66.7岁)显著高于A组(58.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JOA评分从术前(9.8±2.4)分增至术后2年(12.4±2.2)分,B组患者JOA评分从术前(8.3±2.3)分增至术后2年(12.3±2.1)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改善率(51.5%vs.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0);A组VAS评分术后2年为(1.9±1.1)分,与术前(4.8±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术后2年为(1.9±1.0)分,与术前(4.9±1.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滑脱的平均距离为(3.5±1.1)mm,术后2年为(3.2±1.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颈椎不稳定滑脱度由术前的(1.2±0.8)mm降至术后(0.7±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退行性椎体滑脱症(cervical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CDS)常见于CSM,尤其在老年人。在治疗方面,椎板成形术可以实现对伴或不伴颈椎椎体滑脱症的CSM患者产生相仿的治疗效果,是治疗CSM伴C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邱丙森 《肿瘤》2001,21(6):406-408
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s,CTCL)包括向表皮性(epidermotropic)CTCL(ECTCL)和非向表皮性(non-epidermotropic)CTCL(NECTCL)。ECTCL主要包括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和S’ezary综合征(s’ezary’s syndrome,SS)。1970年以前,一般认为ECTCL仅在晚期累及内脏,需系统性化学治疗;1970年后已证明ECTCL在早期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915例手术切除治疗之支气管癌,经25年(45—69年)长期追访,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截至75年切除后存活五年以上249例(27%),10年以上127例(16%)和15年以上61例(11%),存活20年以上者22例,其中存活26年二例和27年一例。临床资料和方法1945至1969年的25年中共2393例支气管癌,手术治疗1156例(48%),切除915例(79%),刻胸探查241例(21%),不能手术的1237例(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