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中的X基因及其编码产物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HBV中惟一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病毒蛋白质。这些调控作用包括激活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基因的转录、调控凋亡、抑制细胞中受损DNA的外切修复反应以及激活细胞中的信号转导通路如有丝分裂原激酶(MAPK)、JAK、STAT的级联反应等。HBx通过这样的多种调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病毒自身的复制与增殖以及宿主细胞中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的凋亡与癌变等过程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HBx抗原对DNA损伤反应的影响与肝细胞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之一。HBV和HCV感染是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HBV基因组x区编码的一种多功能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HBV抗原表达可引起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致DNA损伤(DNA damage)。研究发现DNA损伤反应的异常是肿瘤发生早期的重要机制。本文重点就HBx对DNA损伤反应的影响及这一影响作用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HBV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可检测到一种不同形式的病毒DNA——共价闭合环状DNA(HBVcccDNA),不与蛋白共价结合,是乙肝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中间体,是病毒mRNA和前基因组RNA转录的模板,它的存在是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HBV感染状态及药物疗效最重要的指标,但取材困难。文献报道,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存在HBV—DNA及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产物RNA,但感染PBMC的HBV是否可在其内进行复制尚有争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是否存在HBVcccDNA亦存在争议,临床价值并不确定。我们对105例HBV感染者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HBVcccDNA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HBV基因型芯片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组经反转录过程进行复制。由于反转录酶缺乏自我校读功能,且感染过程中,在宿主免疫反应的抗病毒压力或特异性治疗的作用下,病毒基因组发生变化,造成HBV核苷酸序列的显著差别。HBV基因分为A~H 8个基因型,能更好的刻画病毒致病性的不同。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对于像HBV这样高变异性病原体的基因分型检测无疑是一大改进。  相似文献   

5.
人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所揭示的内容使人惊奇,它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分子生物学的现有观念。因此,特予介绍,以飨读者。线粒体有独特复制的DNA基因组。虽线粒体内多数蛋白质由细胞核DNA编码,但有几种蛋白质则由线粒体DNA(mtDNA)编码、并由独立的线粒体翻译系统所合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基因产物的细胞克隆,为研究HBV的生物学性状及其致病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应用磷酸钙沉淀技术将环化的 3.2kb HBV DNA和携带新霉素抗药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NCX,导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NIH3T3细胞;结果:成功地获得表达HBsAg和HBeAg的小鼠成纤维NIH3T3细胞克隆;结论:将HBV基因组DNA导入体外培养的非肝细胞,HBV病毒的HBsAg和HBeAg蛋白质能在其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类基因组DNA序列的多态性,过去的经典技术,只能通过检测蛋白质或酶的多态性差异,间接地推测和估计。因此,只能检测到编码区DNA序列的变异。近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应用,有可能对基因组DNA序列进行直接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分析可以绕过蛋白质直接检测出基因组中编码区及非编码区的DNA序列的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HBV基因组长度约3.2kb,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分别为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组。本文从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的蛋白功能等方面阐述了HBV病毒的研究进展,为致病机理的研究及抗HBV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非编码RNA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人类基因组测序证明人类基因组中大部分为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DNA仅占整个基因组的3%-5%),由此转录而来的RNA远远多于编码蛋白质的mRNA。非编码RNA广泛参与生命现象的各个环节,对编码RNA和蛋白进行复杂的生物学调节,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的致病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非编码RNA的生物学特点和功能,并分析了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0.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直接分离鉴定病毒;②检查病毒微粒和病毒抗原,③检查血清中病毒抗原的特异抗体。近年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发展,能够直接检查感染病毒的基因和基因组,作为病毒感染新的检查方法正在被确立。病毒基因组的检查原理是分子杂交法,DNA和RNA在碱基排列上如果存在同源性就能发生特异的杂交反应,利用这种反应研究检查标本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这就是病毒感染的基因诊断。作为标本的DNA和RNA可从组织、细胞、血清中提取,如果必要可用限制酶酶解,  相似文献   

11.
真核生物基因组相当繁杂,哺乳动物基因组一般在10~9碱基对(bp)以上。它比大肠杆菌基因组大1,000倍左右。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有些是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有些是复制及转录的调控信号,有些区域功能尚不清楚。基因组织即是不同功能区域在整个 DNA 分子  相似文献   

12.
HBx是哺乳动物嗜肝性 HBV的 X读码框所编码的 HBV中唯一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病毒蛋白质。这些调控作用包括 :激活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基因的转录、调控凋亡、抑制细胞中受损 DNA的外切修复反应以及激活细胞中信号转导通路如 :MAPK、JAK、STAT的级联反应等 ;HBx通过这样的多种调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病毒自身的复制与增殖以及宿主细胞中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的凋亡与癌变等过程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8,HHV.8),又称为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属DNA病毒、1疱疹病毒亚科,与HBV和EB病毒(EBv)DNA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基因组全长为170kb,中间140kb为低GC(53.3%)DNA区,含HHV.8保守基因序列以及编码调节因子、细胞因子特有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4.
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情况如何?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早期努力主要基于血清学和电泳的检测方法。用这些经典的技术,DNA水平上的差异只能从蛋白质的数据来推测和估计,因此,只有那些编码区顺序的变异才能被检测到。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出现,现在有可能直接检出DNA的多态性,而且还能检出不论是编码区还是非编码区的多态  相似文献   

15.
真核生物基因组非常繁杂,含有大量的DNA,远远超过编码各种蛋白质的信息量。原核生物中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含3.2×10~5碱基对(bp),编码3,000个基因。真核生物中人的基因组含有2.7×10~3bp,如果象原核生物那样,可以编码300万个基因、  相似文献   

16.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是HB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反映体内病毒复制的主要指标,在乙型肝炎传染性的判断、抗病毒药物疗效评价和监测中有着重要意义.临床常用检测HBV DNA技术有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C-PCR)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 技术.我们用C-PCR和FQ-PCR分别检测24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 DNA,并用ELISA检测了HBV血清标志物,比较了不同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标本的2种HBV DNA检测结果以及HBV基因组在血清中的荧光波长阈值,并探讨C-PCR和FQ-PCR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组复制时,以病毒前基因组RNA作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DNA,催化该过程的逆转录酶缺乏校对功能,所以HBV易出现变异.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比较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和非HCC患者的HBV基因序列,发现HBV基本核...  相似文献   

18.
乙肝病毒 (HBV)是双链 DNA病毒 ,复制过程包含了合成 RNA中间体和逆转录两个过程 ,其核酸长链带有全部病毒蛋白编码 ,共有四个开放读码框架 ,S、C、P、X病毒蛋白 ,对应于HBs Ag、HBc Ag和 HBe Ag以及 DNA聚合酶、HBx Ag。随着乙肝在人群中不断地传播感染以及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乙肝变异株被人们发现。1 概述HBV变异株在十多年前第一次被英国的研究者鉴定出 ,起初人们并未认识到这种变异株的危害性[1] ,后来在美国鉴定出的表面抗原突变提示了这些突变株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影响 [2 ] 。由于基因组读码框架之间…  相似文献   

19.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的分子分析表明有大量的重复DNA顺序存在.人类基因组中,不同长度和不同拷贝数量的重复顺序占30%以上,这包括卫星DNA、倒位重复、中度和低度重复顺序.虽然人类基因组所含的DNA足以为几百万基因编码,但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只不过5~10万个,大约占总基因组的2~3%.最近,已把800多个结构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组的特定部位.这样一个基因图已经揭示了那些具有相关功能的基因在结构、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RNA不仅仅是编码蛋白质的遗传物质,还有很多非编码蛋白的RNA,以复杂的调控机制参与机体的生命活动,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表明,这些非编码蛋白的RNA不仅能够与DNA、蛋白质结合,还可以通过碱基配对与其他的RNA结合形成复合体,参与转录及转录后调控[1,2]。在对人类基因组测序时发现只有2%的基因组序列被转录为具有蛋白编码能力的RNA,这一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