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颖  李秋香 《天津医药》2005,33(9):614-616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认识及控制疾病的能力也在增长,但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因而受到众多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对肿瘤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已经证实所有肿瘤都伴随有基因突变的存在,都是继基因型变化后发生表型的变化。由此,人们推断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基因的变化有关联,因而在生物疗法中基因治疗是最具潜力的方法。基因治疗可分为免疫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和造血干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等,其中自杀基因疗法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对恶性肿瘤的防治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本明确了攻克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应该是全身性综合治疗。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但是,无论手术、放疗还是化疗都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远期效果和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众多的治疗方案中,通过把自杀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而将前体药物在肿瘤细胞内代谢为毒性产物的方法显示了很大的潜力。因为在提高特异性方面,它具有其它化疗药物可无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自杀基因治疗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项疾病治疗技术,可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本文对消化道肿瘤自杀基因治疗的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自杀基因治疗的体系.自杀基因治疗的直接效应和旁观者效应等,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因疗法是9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法,它的进展比人们原先预想的要快得多。目前,基因疗法不仅在治疗遗传病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在治疗复杂疾病和病毒性感染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基因疗法治疗领域、基因传递技术和载体、基因疗法策略的发展作简单的阐述。同时,也介绍目前研究较活跃的几类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对肿瘤的基因治疗作用,以S-180肉瘤细胞的荷瘤小鼠为模型,用克隆了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进行基因治疗。同时以生理盐水、真核载体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因治疗组小鼠一般生长状态良好,体内肿瘤生长明显减缓(P&;lt;0.01)。生存期延长。体重增加,在肿瘤组织中可检测到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mRNA的表达。结沦: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对开展肿瘤的基因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丹参注射液对自杀基因tk/GCV系统的协同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自杀基因系统对大鼠肝癌细胞和小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①丹参注射液以不同浓度与GCV分别或共同作用于大鼠肝癌CBRH7919的tk-细胞,以及含5%tk+的tk+、tk-混合细胞,MTT法检测各组存活率,用Q值(实测药效与理论药效的比值)分析中药与自杀基因系统联合的相互作用是否有协同性,0.85≤Q<1.15为相加;Q≥1.15为协同。②把小鼠肝癌细胞H22/tk(tk+)与H22(tk-)细胞按1∶4混合,再按2×106细胞/只接种到Balb/c纯系小鼠腋下皮下组织内,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tk/GCV组、tk/GCV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联合组,n=9~11;中药治疗从d 2起共15 d,自杀基因系统治疗从长出肿瘤后开始共10 d,进行疗效观察。结果①各组存活率tk/GCV组为63.10%±2.17%,GCV组为67.03%±2.81%,5 ml.L-1丹参联合tk/GCV组为26.67%±4.23%(Q=1.22),5 ml.L-1丹参+GCV组为42.17%±5.36%(Q=1.04);10 ml.L-1丹参联合tk/GCV组为18.10%±5.56%(Q=1.26),10 ml.L-1丹参+GCV组为33.84%±9.84%(Q=1.06)。②接种后各组均在d 7触摸到肿瘤,成瘤率100%。联合组在治疗后肿瘤生长呈现明显抑制,最终肿瘤体积(1.53±0.88)cm3,比模型组(3.19±1.76)cm3减少52.01%(P<0.05);肿瘤质量(1.32±0.80)g,比模型组(2.28±1.20)g减少42.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丹参组、tk/GCV组肿瘤体积、瘤块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提高自杀基因系统对大鼠肝癌细胞的杀伤力和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两者联合作用的协同性提示丹参注射液能增强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众多的治疗方案中,通过把自杀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而将前体药物在肿瘤细胞内代谢为毒性产物的方法显示了很大的潜力。因为在提高特异性方面,它具有其它化疗药物无可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一、基因成像研究背景自 1989年 5月 2 2日世界首例体细胞基因治疗诞生以来 ,全球已有 35 1宗 2 6 87例[1] ,如何建立一种既无创伤又无需组织样本 ,还可反复进行的体内基因表达监测系统 ,使基因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课题。基因成像应运而生 ,它是当今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治疗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影像学三大发展趋势之一[2 ] 。1995年Tjuvajev[3 ] 第一次用标记基因 (markergene)和标记物相结合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取得成功。使基因工程 ,尤其是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下述三种癌基因疗法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自杀基因导入疗法;p53基因导入疗地;反义技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治疗的出现为肿瘤疾病提供了一个全新治疗方法.肿瘤基因治疗是指将各种各样的目的基因通过某种方法导入靶细胞,使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转录、表达.产生相应的RNA或蛋白质,以达到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或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欧美等许多国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使该治疗方法从实险室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涉及基因治疗的肿瘤有黑素瘤、白血病、肺癌、脑胶质瘤、肝癌等.本文将简述基因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莉  王亚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13-3314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自杀的原因。方法:对23例有自杀倾向的肿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与社会支持下降、心理障碍、疾病因素有关。通过护理干预,自杀行为得到有效抑制。结论:辨识肿瘤病人自杀倾向,分析病人自杀的真正原因,加强护理防范意识,可以减少肿瘤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基因治疗恶性肿瘤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在治疗中体现出了不可估量的前景.相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因性,多基因联合治疗已经成为基因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婴儿双歧杆菌对实体瘤低氧区的靶向效应,构建肿瘤厌氧靶向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pH2/CD和pH2/UPRT。方法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GEX/CD和pGEX/UPRT中扩增出CD基因和UPRT基因,用内切酶BamHI和SalI酶切CD基因,UPRT基因和质粒pH2,分别连接后重组于大肠杆菌中。用电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人婴儿双歧杆菌中。通过双酶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验质粒pH2/CD和pH2/UPRT的正确性,RT—PCR检测该系统的mRNA表达。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上检测该系统的体外肿瘤细胞杀伤效果。结果成功地将CD基因和UPRT基因转入了乳酸菌表达质粒pH2,在纯化后的质粒被双酶切后,CD基因被分割为6.9kb和1.3kb的两部分,UPRT基因被分割为6.9kb和620bp的两部分。CD基因和UPRT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RT—PCR检测到CD和UPRTmRNA的明显表达。黑色素瘤细胞的低存活率证明pH2/CD,pH2/UPRT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黑色素瘤的强大杀伤作用。结论肿瘤厌氧靶向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pH2/CD,pH2/UPRT构建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自杀基因系统HSV-TK/GCV治疗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实验研究,并证实旁观效应。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将含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 gene,HSV-TK)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GINaTK导入包装细胞PA317,然后利用细胞产生的假病毒颗粒感染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在SW1990/TK细胞培养物中加入抗病毒前药GCV,观察GCV对该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效应。结果 实验表明GCV对SW1990/TK有显的抑制及杀灭作用,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旁观效应。结论 HSV-TK/C-CV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细胞有生长抑制及杀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桂武  汪侠 《安徽医药》2003,7(3):178-180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基因药物——核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核酶方面的研究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核酶是一种具有位点剪切和催化潜能的RNA分子。核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特定有害基因的mR—NA而抑制该有害基因的表达。近年来,科学家们设计并研究了一些抗致癌基因核酶和抗药物性核酶,如:抗活性H—ras核酶、抗K—ras核酶、抗MDRl核酶、抗c—fos核酶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结论 核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它必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有力工具,并最终在治疗肿瘤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自杀基因系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含AdCMVCD的病毒上清加压注人兔颈外静脉管腔,半小时后剪下该静脉并用Cuff技术移植于兔颈动脉上,以单纯移植组和AdCMVLacz为对照,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对血管桥外径、管腔、内膜、中膜面积和外弹力膜周长及管腔相对丧失率进行定量分析,以观察抑制内膜和中膜增生、防止血管再狭窄的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内膜和中膜面积明显小于两个对照组;管腔丧失率亦明显减少,AdCMVCD组为3.68±0.42%,单纯移植组为9.68±0.41%,P<0.01.结论AdCMVCD自杀基因系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