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猫爪草的干燥块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疬的功能,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有独特疗效。广西是其产地之一,栽培或野生,是近两三年来广西市场的走俏中药材品种,价格不断上扬,野生猫爪草2002年的销价还只是28—30元(千克价,下同),到2006年3月便升至52—55元;家种猫爪草2002年销价为8—9元,2006年3月升至40-45元,升幅比野生猫爪草更快更大。为何近几年来猫爪草在广西市场上的销势不断看好,价格步步登高呢?从调查中了解到,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大冬,又叫天门冬、明天冬。常用中药材,以块根入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功能。广西是天冬主产地之一,野生、家种均有。野生主要分布桂西、桂西北山区各县荒山坡灌木丛中,家种分布桂东南地区部分县、市。2003—2004年的两年里,广西市场上天冬的销势平销与畅销交替出现,而价格上却一直稳定在(千克价,下同)7—8元之间,进入2005年以后,销势逐渐加快,价格也不断上扬,1—2月其价仍是保持在7—8元,5—9月便升至10—11元,  相似文献   

3.
柴胡药用价值很高.属于大宗品种,主要以野生品供应市场,家种品很少。二十一世纪初,市场需求不旺,货源丰厚.供需基本平衡.2002年初野生黑柴胡市价仅为20元(千克价.下同),经过不到四年的时间,随着野生与家种品货源的逐年减少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价格经过跌宕起伏,最终依然保持坚挺的态势.现已攀升至3350元(野生黑),升幅高达150%.已引起药界同仁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柴胡是常用大宗药材,全株及根均可入药。具有舒肝、升阳、和解表里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经血不调等症。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和中成药制剂之中,由于柴胡具有分布广、品类繁多,产量低、易种易植等特点。价格一直稳定在:野生柴胡在(千克价,下同)48—55元,家种柴胡产地收购价12—14元,市场销售价14—16元之间.且持续长达这6年之久。在各种药材价格上扬的今天,柴胡作为大宗药材引起部分药商关注,在各种物价指数上扬的同时,柴胡的价格走势如何,不仅是种植关心的话题.更是经营所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伏苓为我国40个中药大宗品种之一,其货源来自野生和家种两途。历史上由于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广,家种规模大,往往造成市场来货量变化频繁,市场价格振荡频率较其它中药材品种明显偏高,振荡幅度亦偏大。通俗的说,价格高时它可以突破20元(千克价,下同),价格低时则可能低至2—3元。业内人士明白,它的大起大落,变化频繁是由它本身具有社会需求大,生产能力大两个基本特点决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丹参主产于四川、河北、安微、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商品规格分为野生与家种两种。野生丹参因外观难看但丹参酮含量较高而多用于药厂投料;家种丹参因色佳条匀多用于饮片,但丹参酮含量较低(部分产区除外如山东临沂、陕西商洛等地)。目前家种丹参的市价为2.5—2.8元(千克价,下同),比去年同期的3.5—4元下降了30%,预计家种丹参的市场价格将呈较为稳定的行情趋势。影响丹参行情的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期,时值岁末年初,市场销势仍不见大的好转。家种药材上市量增大,与往年不同的是产新前后价格起伏不大;东北野生药材产地、市场存量均不丰,逢市场销势不畅,价格却不见好转。商家感叹2004年生意的难做,期待着2005年销势的好转,受粮油价涨影响,市上商家多把目光转向价低烂市及野生小品种上,以规避风险,求得效益。  相似文献   

8.
进入2005年以来.随着中药材市场的开始复苏,广西部分地产中药材销势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平销状态转向畅销,价格上扬,尤其是部分野生地产的中药材率先突破疲软的重围,加快了销势,或原来畅销品种销热继续加快,价再上攀。此类品种有:  相似文献   

9.
Z006年的家种药材在几多欢喜几多愁中落下帷幕。回首过去,药材价格的升降总是受产区面积.产量的丰歉,自然灾害.信息的炒作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造成的:今年以来,又面临着受部分家种药材价格的上扬.粮食的饱含,农副产品的下滑等方方面面原因影响,许多老产区药农在承包土地扩大面积,新产区农民在其它经济作物不景气的情况下,又选择了中药材种植作为致富的捷径,为了更好的总结过去.把握未来,笔从信息的角度、市场的方向.分析2007年中药材发展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黄芪,野生与家种均有,供应市场均以家种为主。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宁夏、青海、山东、四川、西藏等省区。进入2007年后,黄芪走势如何?据笔者近日在三棵树药市采访获悉:黄芪销势活跃,产销两旺,走动加快,常有大货投交,批量交易频繁,销量同比上升,现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价格稳中趋升,居高不下。目前内蒙条货市场价格由2006年年初的8-11元(千克价,下同),本期上涨至12—18元.升幅为63.69,6;甘肃条货由9-11元,上涨至10-14元,升幅为27.2%;河北、山东条货由9.5—12.5元,上涨至11.5—15元,涨幅为20%。导致价格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狗年行旺运,此话委实不假。对于萎靡寂静的中药材市场,2006年的金狗之年,的确是黑马奔腾,热闹非凡。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近70%的家种和野生品种市场价格不同程度地上扬。华中地区豫西伏牛山区、冀南中条山区,陕南汉中地区的主导地产品种西五味、连翘和山茱萸,其中前二个品种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20%和100%;因此有人戏称之为“伏牛山吉祥三宝”。作为上述地区最大的优势品种山茱萸未来走势将会如何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关注分析认为,山茱萸狗年同样有喜,大势看涨。  相似文献   

12.
泽泻为四川,广西地道药材,销全国并出口。 泽泻为家种药材,生产技术简单,生产易上易下;并且是一个生产周期较短的品种,一旦价格抬升十分容易引起生产上的大起大落。此品种在1996年产新前价格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价格一路上扬至18元高价.且栽种期间产地购销两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以来,大部分家种药材价格持续下滑,有些已严重低于生产成本,致使产区药农蒙受巨大损失,像浙贝从去年的160元(千克价,下同)滑至目前的30元左右,黄连从120元降到50元左右等;像白芍、丹皮、桔梗、半枝连等的价格均达到烂市的边沿,药农种植严重亏损;像白芷、白术、板蓝根等尽管价格跌幅不大,但持续低迷的价格迫使农民弃药种粮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而及少数家种药材由于自然灾害和产区而积逐年减少,出现了近年来的天价,像生地从4—5元涨至20元、牛膝从6—7元升至16—18元、白及从16—18元升至40-42元等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药材市场整体复苏,行情全面上扬。药材种籽市场也随之复苏,市场走势趋旺。各地反映赂销活跃,价格上扬。如板兰根种籽由每公斤2元左右。升至6元左右;白芷种籽由20元左右,升至60元;白术种籽由30元升至100元等等。进入2006年春播期间,药材种籽本应继续上涨,然而,市场却出人意料地不升反降。如板蓝根种籽由6元降为2—3元;白术种籽也由100元降为50-80元。市场反复让人纳闷。药材种籽市场缘何升而复降?我们不妨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粉防己全省各地有野生分布,为我国主要产区,历年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四成以上。近几年其商品在各大药市上的走势畅快,价格稳中有升。随着药农连年采挖,野生品正在逐年减少,而人工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市场上很难看到家种品,因此,商品供不足需日渐显露出来。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两年全省采挖上市量正以15%的速度递减,特别是今年由于灾害严重,产量大幅度下降,夏季新品上市明显偏少,收购地产的商贩见机囤货,商品不轻易出售,以待时机。产新不久市价便升至16—17元(千克价.下同),入秋后成交价又上扬1元。目前,市场零星和批量走快,价格坚挺,现统货为18—19元,选货为20—21元。后市走势有待关注。  相似文献   

16.
鸡血藤,又叫血藤,三叶鸡血藤,豆科植物蜜豆花干燥的藤茎。具有活血,补血、通络的功能。是一种大宗的较为低道的中药材,主产于广西、云南也有产。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各国也有丰富的野生资源,鸡血藤除用于配方外,还大量用于提取鸡血藤膏及生产活血、补血、风湿类中成药原料。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成为广西市场的畅销货,价格也有所上扬,2000年以前市上销价还只是(千克价,下同)1.5—2元,2001—2003年便升至2—2.5元,2004--2006年8月再升到2.6—3元。在不足5年半年时间内其价升幅50—73.3%。年平均升幅为9.2—13.5oA。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市场上的鸡血藤销势缘何常畅不衰,价有所上扬呢?据调查获悉,主要是由以上几方面的因素促成。  相似文献   

17.
莪术,又叫莪术头。2005年广西市场上的畅销品种,价格也不断上扬,年初销价还只是4.5—5元(千克价,下同),到了11月其价便升至6.5-7元,升幅为40-44.4%。12月份产新新货上市货量增多,销势由畅转平,价格回跌至5.8—6元。近期有外地药厂进入广西产地及市场吸纳大货,用于提取莪术油原料,广西出口企业也入市组织出口货源,市上销量迅速增多,销势又由平转畅,价格反弹,目前销价为8—8.5元,升幅为30.8—37.1%,高出2005年价格水平,并创下二十一世纪价格新高。  相似文献   

18.
浅析公丁香     
近日公丁香在市场上大出风头,八角茴香由元月中旬的9.5元(千克价,下同).由于库存尚丰,走动缓慢,由畅转滞,价格降为8.5元。白豆蔻10月走动加速,价格上扬,进入元月份以后,来货增多,价格略降,由46元降为44元,唯有公丁香一枝独秀,价格上浮,统货由30元升为33—35元,公丁香这个一般不引人关注的品种为何价格上攀呢?后市运行怎样?带着这些问题笔展开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家种白术自2006年秋季产新以来.价格不断走高。笔从江西樟树药市了解判,白:术产新前统货价格为21—23元(千克价,下同),产新后由于收购该品的客商增加,商品走动加快,价格出现上扬。今年1月上旬因白术市货偏少,其商品价格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目前统货成交价已达27—29元.成为近期药市上价格涨幅最大的一个品种。白术市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灾减产。2006年全国不少主产地出现洪涝灾害,导致产量下降.产新后商品上市量比往年同期减少四成以上。二是库存薄弱。由于白术销价连续几年价格偏低,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全国药材商情》2005,(12):15-18
本期.市上走销转平,前期价升品种,价格多数转稳,市场已显淡季苗头。时下,野生药材临新,家种药材时值下种时节,市上商家多等待最佳囤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