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重手法按摩后神经根水肿粘连(附5例报告)吴国平,武长林,张乃仁,顾言行,张庆民,任德新自1990年以来,我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其中发现有5例受累神经根异常水肿,突出间盘与硬膜囊及神经根广泛粘连,约占5.4%,5位患者均有反复...  相似文献   

2.
张军  韩磊  韩雪  唐杰  王金洪  焦权明  王芃 《中国骨伤》2011,24(10):854-856
目的:通过对规范手法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重建CT突出物形态学的定性定量观测,探讨手法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采用规范的手法操作技术治疗偏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32个突出椎间盘),隔日治疗1次,每次20min,3周为1个疗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5~54岁,平均36.2岁;病程2d~10年,平均6.9年;突出部位:L4,512个,L5S120个。突出髓核和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间距: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6例。制订观测CT重建图像的操作规程,3周治疗后通过对治疗前后同一层面神经根鞘膜间距(TD)重构神经根鞘膜侧轮廓图、突出髓核和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间距、突出物偏向角(AN值)、矢状径指数(SI值)的观测,进行突出物形态学的分析评价。结果:神经根鞘膜间距(TD)重构神经根鞘膜侧轮廓图的观察中,可以确定19例患者(79.2%)治疗前后神经根走行形态发生变化;突出髓核和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间距Ⅱ型患者中有7例治疗后变为Ⅰ型,Ⅲ型患者中有2例治疗后变为Ⅱ型;AN值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大(P〈0.05),说明突出物朝偏离椎间孔的方向形变;SI值治疗前后无差别(P〉0.05)。结论:规范手法可以使偏侧型的突出髓核或膨出物发生形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发生松解,相互位置改善,为研究手法的生物力学效应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牵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观察牵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牵引角度、重量和按摩治疗的手法操作及其 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颌枕牵引, 颈前屈15°,牵引重量为自身体重的1/10-1/6,时间为20min,每周3次;按摩采用郑怀贤氏颈椎病 按摩手法。对照组牵引方法与实验组同,以XT-510C型颈腰椎病治疗仪,每次20min,每周3次,疗 程3周。结果 实验组35例总积分由治疗前的31.60上升至治疗后的44.55,积分改善率为69.78%, 疗效评定有效率85.7%。对照组32例总积分治疗前是33.93,治疗后为38.87,积分改善率为 35.73%,疗效评定有效率53.1%(P<0.05)。结论 (1)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角度以颈前屈15°,牵引重 量以自身体重的1/10-1/6为宜;(2)郑怀贤教授经穴按摩手法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改良式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其突出物位置异常 ,手术治疗独具特点。我院自 1993年 6月自行设计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改良术式 ,临床应用 2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 31~ 6 7岁 ,平均 49岁。病程 2个月~ 11年 ,平均 1年 3个月。 16例有明显外伤史。突出部位 :L3/ 43例 ,其中表现为L3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4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5神经根受累 1例。L4/ 5 16例 ,其中表现L4神经根受累 6例 ,L4合并L5神经受累 7例 ,L4合并S1神经根受累 3例。L5 /S17例 ,其中表现L5…  相似文献   

5.
卧式动态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海澄 《颈腰痛杂志》2000,21(4):332-333
对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中 ,牵引术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为了探讨卧式动态手法牵引在治疗颈椎病的价值 ,笔者选择了 10 0例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 5 0例行卧式动态手法牵引配合其它推拿手法治疗 ,对照组 5 0例则使用器械牵引配合与观察组相同的推拿手法治疗。均未使用药物治疗及其它治疗 ,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治愈者和显效者的疗程对比中优于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0 0例均符合颈椎病 (神经根型 )诊断标准 [1 ] 。其中男 5 8例 ,女 42例 ,年龄2 0~ 6 5岁 ,平均为 43岁 ;病程 14天~ 3年 ,平…  相似文献   

6.
冯宇  杨殊杰  高燕 《中国骨伤》2005,18(8):456-458
目的:观察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及MRI、MRM变化,为手法治疗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并进一步探讨手法治疗机制。方法:选取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25~58岁,平均41岁。随机分为2组,手法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5岁;药物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5岁。两组问性别、年龄及所患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进行手法及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疗效、MRI及MRM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手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I突出髓核无明显变化。③MRM显示手法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神经根鞘袖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手法治愈患者神经根鞘袖外观由明显受压恢复到基本正常。结论:MRM为手法治疗彻底解除神经根受压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手法治疗前后MRI未见突出髓核还纳,应从手法治疗改变脊柱、椎间盘、突出髓核生物力学特性出发,进一步研究其获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1975年3月至1989年4月,我们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见椎间盘组织破入蛛网膜下腔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1~46岁.患者坐骨神经痛3~5年,均有反复按摩、推拿史.表现为腰腿疼痛严重,肌力减弱,感觉障碍.椎管造影完全梗阻2例,不完全梗阻2例.手术所见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椎管狭窄.黄韧带普遍增厚6~11mm,平均增厚7.3mm.术中见  相似文献   

8.
腰神经根肥大致侧隐窝相对狭窄手术治疗六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后路小切口扩大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000余例,其中发现单纯神经根肥大致侧隐窝相对狭窄6例,占手术的030%,单纯行侧隐窝减压治疗,疗效满意。本组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8~62岁,平均39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个月~6年。职业分布均系重体力劳动者,L5神经根肥大2例,S1神经根肥大4例。均采用后路小切口开窗,见黄韧带厚度在03~08cm,予扩大开窗,见侧隐窝彻底被肥大之神经根完全充填,侧隐窝椎板明显变薄5例,增厚1例,神经根粘连严重、肥大增粗部直径06~10cm,平均072cm;椎间隙轻度膨出,难以解释引起腰腿痛的症状,椎间盘不予切除,术中尽量…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推拿术中所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推拿按摩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 ,用以治疗腰腿痛已有悠久的历史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如推拿按摩手法不当 ,麻醉下大推拿、暴力手法等 ,特别是未经培训的按摩医生所造成的损害时有报道。本文就我院 10年来有推拿按摩史的2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所见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0例 ,男 176例 ,女 10 4例。年龄 2 1~ 6 8岁 ,平均年龄37岁 ,其中以 30~ 40岁年龄组发病最高。1.2 病情特点 本组病例均有反复发作腰腿痛病史 ,全部患者均按受过不同时间 ,不同手法的推拿按摩史 ,最短 2天 ,最长达半年之久。其中 2 10…  相似文献   

10.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 ,笔者自1999年以来在临床上以颈椎牵引、手法治疗配合静脉滴注香丹、骨肽注射液等综合治疗 12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85例 ,女 41例 ;年龄 40岁以下 6例 ,41~ 5 0岁 5 1例 ,5 1~ 6 0岁 6 4例 ,6 0岁以上 5例 ;病程 3个月~ 12年。1.2 诊断及病例纳入标准 本组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执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并经X线摄片检查 ,部分经 CT、MRI检查 ,结合症状体征确诊为神经根型…  相似文献   

11.
Ventrofix内固定系统在相邻双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7月至2002年10月,我们采用Ventrofix钛金属内固定系统行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相邻双节段骨折伴脊髓神经根损伤患者16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39~69岁,平均58岁。受伤原因:坠落伤9例,交通伤7例。损伤部位:T12~L1骨折12例,L1~L2骨折4例。上一节段骨折均较下一节段骨折明显。按Denis分类,相邻下一节段骨折均为压缩型;上一节段爆裂型14例,压缩型2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根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7例,D级3例。伴多发伤病人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内5例,2周内9例,3周内2例。其中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造影下行腰神经根管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采用X线造影下腰神经根管注射治疗的7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1例,女47例;年龄22~88岁,中位数65岁;腰椎间盘突出55例,腰椎管狭窄23例;病程1~8周,中位数3周.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或狭窄71例...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部分患者术后下肢麻木、肌力减退等恢复较慢。我院自1982~ 1997年对 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行髓核摘除术的同时做腰骶神经根鞘膜切除 ,并与同期未行神经根鞘膜切除的 16例对照。结果发现神经根鞘膜切除者肌力恢复和下肢麻木缓解较快。资料和方法 本组 31例 ,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42岁 ,病程 6个月至 2 3年 ,CT扫描及手术均证实为非中央A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突出 2 3例 ,L5 /S1突出 8例 ;左侧 19例 ,右侧 12例。所有病例均有明显患肢(小腿、足外侧 )…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2年3月开始应用椎间盘内注入胶原酶,使突出椎间盘髓核溶解,椎间盘回缩吸收,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临床治疗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24~58岁,平均38.5岁.其中L3~4间隙突出1例,L4~5间隙突出25例,L4~5、L5~S1间隙同时突出5例,L5~S1间隙突出15例,均有明显腰腿疼痛史,CT或磁共振均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2例有脑血栓、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15.
王银喜 《中国骨伤》2000,13(9):561-561
从 1991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5 0例 ,其中 6 0岁以上 2 5例 ,占 4 5 4%。现就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等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例中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76岁 ;病程半个月~ 3年 ,平均 12个月。有腰痛 2 2例 ,2 5例均有下肢放射痛 ,其中 2例为双下肢痛 ,余为单下肢痛 ;小腿或足背麻木 11例 ;间歇性跛行 10例 ;腰椎侧弯 5例 ;椎旁压痛或叩痛 2 3例 ;直腿抬高 70°以下 16例 ;背伸肌力下降 15例 ;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减退 15例。无会阴部感觉减退者。1 2 影…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12例中男152例,女60例;年龄21~65岁;均为住院患者。均常规拍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CT或核磁共振检查。212例分别做CT、CT 造影,核磁共振显示突出部位共279处。单发椎间盘突出152处,多发椎间盘突出127处。其中L3-4、L4-5、L5S1多发间盘突出7例,L3-4、L4-5间盘突出15例,L4-5、L5S1间盘突出38例。治疗方法1.手法治疗:主要手法采用坐位定点旋转法或侧卧定点斜扳法,此手法目的是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主要手法每周1~2次。辅助手法点穴按摩每日1…  相似文献   

17.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腰椎间盘突出症缠绵难愈、易复发 ,近年来 ,笔者以推拿手法为主治疗 ,效佳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系门诊病例 ,年龄 2 5~38岁。病程 5天~半年 ,经 CT确定。椎间盘突出范围在 0 .3~ 0 .6 cm。治疗组为手法治疗 132例 ;女 72例 ,男 6 0例 ;单侧下肢疼麻者 98例 ,双侧下肢疼麻者34例 ;伴有椎管狭者 2 6例。对照组为椎孔神经根封闭 98例 :男 4 0例 ,女 5 8例 ;单侧下肢疼麻者 72例 ,双侧下肢疼麻2 6例 ;伴有椎管狭窄者 2 0例。治疗方法(1)治疗组 第一 ,推揉法在腰部及患肢上施术 10 m in;第二 ,在腰部夹脊穴 ;委中、承山等穴弹…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 1980年元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 6 5 0例 (5 0岁以下不在此列 )。其中 2 1例(3.2 % )髓核游离至椎管内 ,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 ,和马尾神经 ,临床出现严重的腰腿痛 ,痛性跛行、下肢麻木、乏力及大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手术摘除游离及残余在纤维环内的髓核 ,扩大神经根管 ,术后随访半年至 1年 ,按 Macnab标准 ,手术治疗 2 1例中老年游离型髓核优良率达 90 .5 %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本组 2 1例 ,男 15例、女 6例。年龄在 5 0~ 73岁 ,平均 6 2 .5岁 ,病程 2~ 2 0年 ,平均 3年。全部腰椎 X线…  相似文献   

19.
1995年以来 ,用点穴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炎 15 6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88例 ,女 68例 ;年龄 45~ 5 5岁 74例 ,5 6~ 65岁 48例 ,65岁以上 3 4例 ;其中有外伤史者 2 6例 ,有劳累受凉史者 3 5例 ,无明显诱因者 95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骨伤科学》[1 ] 的诊断标准 ,并依据临床分型统计急性发作期病例 95例 ,慢性凝结期病例 61例。随访 1~ 2年 ,其中复发者12例 ,占 7.7%。1.2 治疗方法1.2 .1 穴位点按 :该手法为治疗前的预备手法。取患侧天鼎穴 ,用拇指或中指持续点按 1~ 2分钟 ,以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椎管内外联合入路治疗双神经根受压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椎管内外联合入路治疗双神经根受压型腰椎间盘突出6例,其中男5例,女1例。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36.8岁。椎间盘突出症状持续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3年,平均21个月。应用标准的椎间隙显露联合横突间显露,经两个手术窗去除了椎间盘突出,解除了双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术后随访20~66个月,平均44个月,术后恢复率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治疗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例,良2例,没有发生与该项技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椎管内外联合入路技术很适宜用单入路方法治疗有困难的双神经根受压型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