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88例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用正骨推拿、腘窝刺络放血,对照组用正骨推拿普通针刺,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改善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推拿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万全庆主任中医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万全庆认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慢性劳损,筋骨失衡,气滞血瘀所致;而现代医学认为,关节的不稳定性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重要诱因,均从“筋骨平衡”角度分析病因病机,两者相切合。故治疗上可筋骨并重,活血通络。采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并使用针刀松解局部粘连,内外兼治,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病理及流行病学概况,从宫廷理筋术、骶髂关节整复、不扳而扳法、臧氏振腹术总结了臧福科教授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经验。认为推拿按摩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宫廷理筋术更适合青壮年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臧氏振腹术、不扳而扳法治疗腰椎骨质结构异常等的非特异性腰痛,不仅效果可靠,而且安全性很高。  相似文献   

4.
王彩云  蔡慧君  况琦 《新中医》2023,55(13):208-211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是康复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具体病理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张海峰主任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根据非特异性腰痛的疾病特点,认为其多是以人体体用关系失和所致。人体以一元之气为“体”,脏腑经络的外在功能为“用”。脾肾亏虚,运化失职,气化失常,气血不充,一元之气虚衰,不荣则痛,发为腰痛;气虚血瘀,阻滞经络,又或再受邪气侵犯,寒湿阻滞,不通则痛,而成本虚标实之证。张主任据此提出通补元气、化瘀止痛的治疗法则,并且结合中西医及康复物理治疗等方法,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30例患者均为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治疗后观察患者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例患者无效,其余29例患者均产生相应效果,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观察发现,其对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值得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以期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7):951-952
目的:观察电针椎间关节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椎间关节组30例,常规穴位组30例。椎间关节组以腰椎椎间关节为靶点取穴后进行电针治疗,隔日1次;传统穴位组选用常规穴位电针治疗,隔日1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VAS、JOA评分来进行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及JOA都有明显改善,椎间关节组改善优于常规穴位组(P0.05)。结论:以椎间关节为靶点进行电针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明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治疗组(n=24),分别采用单纯穴位注射和穴位注射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15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次后和治疗15次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3次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次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悬吊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腰痛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冉氏“益气通经”指针法结合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冉氏“益气通经”指针与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常规推拿针刺法,每组各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从临床症状方面评价,冉氏“益气通经”指针结合阿是穴苍龟探穴法均优于常规推拿针刺法。结论:冉氏“益气通经”指针结合阿是穴苍龟探穴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显便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正骨微调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正骨微调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配合功能锻炼。采用腰痛症状体征评分表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均进行回访复查,参照腰痛症状体征评分表康复评定及评价疗效,腰痛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微调手法对缓解腰臀部酸痛、解除骶髂关节紊乱、改善生活质量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是无明确病理性诊断同时疼痛时间超过12周的一类腰痛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病情易反复,给患者带来巨大困扰。在临床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手段有许多。核心稳定训练是近年应用到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之中的一种运动疗法,通过增强核心稳定性达到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目的,同时具有安全、针对性强等优点,在临床上受到患者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核心稳定训练的定义、训练方式、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