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临床上常将速尿注射液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配合应用,治疗某些严重的病例.尽管两类药物伍用存在加重肾毒性的可能性。作者将速尿注射液经过三叉管加到含硫酸庆大霉素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常将速尿注射液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配合应用,治疗某些严重的病例,尽管两类药物伍用存在加重肾毒性的可能性。作者将速尿注射液经过三叉管加到含硫酸庆大霉素的5%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是常用的高效、广谱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之一,目前临床上仅有注射剂在使用,鉴于其全身用药所产生的耳、肾毒性,我们研制了在局部使用的硫酸阿米卡星喷雾剂,应用于烧伤科铜绿假单孢菌感染,效果良好.现将硫酸阿米卡星喷雾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速尿都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作者为了明确速尿和氨基糖甙类药物的理化相互作用,并探讨它们的联合应用。选择速尿和五种氨基糖甙类药物,包括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索、乙基西梭雷索和妥布霉素等五种药物的硫酸盐进行研究。将含有2mg/ml 的丁胺卡那霉素,1.6mg/ml 的庆大霉素,1.6mg/ml 妥布霉素.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眼外伤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应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球内异物,清除玻璃体内脓液,术终球内注射抗生素加激素.结果 所有病例眼球都能保存,部分视力有所提高(66.7%).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加球内注药是目前治疗眼外伤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阿米卡星的市场前景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自40年代链霉素问世以来,逐步推上临床,至今仍在使用的药物有:第一代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第二代的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第三代的亲奈米星、小诺米星、阿司米星等[1]。氨基糖甙类消耗量仅次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而占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儿科疾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胺卡那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毒性低,血浆浓度与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大于其它氨基糖甙类,并能抵抗多数敏感菌产生的使氨基糖甙类失活的酶类。丁胺卡那霉素主要用于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耐药的感染。本文介绍丁胺卡那霉素作为第一线氨基糖甙类治疗儿科疾病感染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注入万古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 2例眼内炎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 ,同时球内注入万古霉素 (美国Lilly公司 ) 1mg/ 0 1ml,丁胺卡那霉素0 4mg/ 0 1ml,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结果回报后 ,改用敏感药物静脉滴注。结果 联合用药组视力提高的例数较单纯注药组为多 ,眼球萎缩的例数减少 ,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注入万古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眼内炎疗效肯定 ,对视网膜毒性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N)、奈替米星(NTL)和阿米卡星(AMK)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 应用AVANTAG全能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用光密度测定法测定GN、NTL和AMK对4种共20株受试菌的PAE.结果 3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受试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产生明显的PAE,亚抑菌浓度(1/2MIC)时也存在PAE,PAE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0.05),表现出强的浓度依赖性,不同菌株产生不同的PAE.结论 PAE的存在提示设计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给药方案时可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用药间歇,维持药物疗效,从而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氨基糖甙类药物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生素,它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它的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及神经毒性反应。我院近年来因个别不合理应用该类抗生素,引起严重并发症,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教训沉痛,现将2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报告如下。 1 病例 例1 患者男性,66岁,于1994年8月26日因  相似文献   

11.
阿米卡星是临床常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许多肠道革兰氏阴性菌及绿脓杆菌所产生的钝化酶较稳定,耐药性低,耳、肾毒性相对较低。我院从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不论以消耗金额还是以平均剂量次数(DDDS)计,阿米卡星均占我院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首位,占全部抗生素单品种使用量的第三位,仪次于青霉素钠和青霉素乳剂。但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人黄斑水肿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3例23眼老年性黄斑水肿患者,行OCT及视力检查,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或单纯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药物,观察视力恢复和黄斑水肿厚度变化。结果 12例12眼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83.3%,黄斑水肿消除83.3%。11例11眼单纯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81.9%,黄斑水肿消除81.9%。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和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药物能够较好的治疗老年性黄斑水肿,改善视力,且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小诺霉素致神经肌肉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氨基糖甙类药物的毒性及处理。方法 对6例患儿首次用硫酸小诺霉素后即出现神经肌肉阻滞现象进行分析。结果 经葡萄糖酸钙静注或加用新斯的明皮下注射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小剂量即可出现毒性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重症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评价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为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的患者提供用药参考。患者感染眼内炎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同时为避免颅内感染,口服利奈唑胺片。经过抗感染治疗同时切除玻璃体,患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万古霉素眼眶内注射治疗眼内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据文献记载,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并且其肾毒性与药物剂量无绝对正相关关系,即使小剂量也可能引起明显的肾毒性。第二代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半合成卡那霉素A衍生物———丁胺卡那在结构、理化性状、药代动力学、耳毒和肾毒作用等方面与卡那霉素相似。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它对大多数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株,包括绿脓杆菌仍保持高度敏感性。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 gov、CNKI、万方数据库及NTIS、SIGLE两个灰色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4月25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研究结果。结果 最终纳入1篇队列研究,4篇病例系列研究。队列研究应用万古霉素球内注射治疗眼内容炎16例,与庆大霉素球内注射疗法18例进行了病例对照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但显效率万古霉素组为50.0%,庆大霉素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篇病例系列研究,研究疾病均为外源性眼内炎,共纳入295例患者295只眼,每个研究为63~96例,男性占51.0%~58.7%,其中1篇文献无性别数据,平均年龄66.9~76.0岁,平均随访12.7~15.7个月。研究干预措施为万古霉素联合阿米卡星或头孢他啶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注射和(或)联合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后视力较前有明显改善;本次研究所纳入5篇研究中,未见任何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的眼内或全身系统性不良反应报告。结论 外源性眼内炎患者,包括眼手术后或眼外伤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阿米卡星或万古霉素+头孢他啶进行经验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但尚需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7.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机制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甙类抗生毒具有抗菌谱广,对大多数G-引起的感染疗效确切等特点.但该类药物具有个体差异大、治疗指数窄等缺点,应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参考近期文献从葡萄糖转运及其代谢、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和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处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庆大霉素是目前临床价值较高、价格低廉的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尤在我新生儿病室用于产时感染病例相当广泛,但其耳毒性及肾毒性愈来愈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因而对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新生儿期血浓度的临床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万古霉素配合手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确诊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行早期玻璃体内注射万古霉素;玻璃体液及前房水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眼B超确诊为视网膜脱离患者及因玻璃体注药效果差(观察48h眼内体征无明显改善),球内异物存留者予配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44例眼内炎患者经随访6月炎症均被控制,其中40例视力得以提高,单纯玻璃体内注射万古霉素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配合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1.67%。结论:玻璃体内注射万古霉素配合手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媛  张文  陈韵 《抗感染药学》2021,18(1):132-134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门诊眼科诊疗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 645例临床资料;其中,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 57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另取2019年1月-12月间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 070例为观察组(采用前房注射头孢呋辛钠1 mg/0.1 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眼内炎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术后4周内759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大于1.0,636例患者视力>0.5~0.9,而视力小于0.1患者仅为29例;而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4周内579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大于1.0,392例患者视力>0.5~0.9,而视力小于0.1仅有9例;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内未见眼内炎的发生,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眼内炎2例,两组间数据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0.05);对照组发生的2例眼内炎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而观察组患者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给药后均未见角膜内皮失代偿、视网膜毒性等药物相关毒性和过敏反应.结论: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有效预防了术后眼内感染,避免了术后眼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