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0岁。以发现肛门肿物5个月余,疼痛2 d为主诉收入院。该患5个月前发现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外,排便后回纳,无伴疼痛,无脓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2 d前排便时再次脱出不能回纳,伴疼痛,逐渐加重来院。查体:心肺腹无异常,专科检查:胸膝卧位见肛周一肿物约3 cm×3 cm大小,色暗红,表面无脓血,触痛明显,指诊触及有蒂连于直肠肛管交界约4点方向,蒂长约2 cm,基底宽约0.2 cm×0.4 cm。初步诊断:直肠肛管腺瘤。完善术前检查后2008-04-03于骶管麻醉下行经肛门直肠腺瘤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肛门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厚度10mm,表面有溃疡形成,切缘未见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女 ,2 6岁。因 4个月妊娠引产 1 0 d余 ,阴道流血并阴道脱出肿物 4d,于 2 0 0 1 - 0 9- 0 1以粘膜下子宫肌瘤收入院。 1 0 d前患者因 4余月妊娠 ,在当地医院行雷夫诺尔引产 ,分娩后阴道流血较多 ,行钳刮术 ,术后流血仍较多 ,无血块 ,7d后阴道脱出一肿物 ,如鸭蛋大 ,阴道流血减少 ,血性分泌物明显增多 ,并下腹部坠胀感。查体 :t36.8℃ ,BP98/ 68mm Hg,妇科检查 :宫颈口脱出一肿物约 7cm× 6cm× 5cm大 ,表面光滑 ,触血阴性 ,蒂粗约 1 .5cm× 1 .5cm,子宫偏右较大。血 Hb1 1 4 g/ L ,WBC7.6× 1 0 9/ L,肝功胸透均正常。诊断 :…  相似文献   

3.
直肠异物1例     
1病历摘要 男,57岁。肛门疼痛3d,加重1d入院。患者痛苦貌,诉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刺痛,坐位及活动时加剧。肛门检查.外观无明显红肿,指诊11点位距肛缘5cm可触及~0.5cm×2cm斜插入直肠前壁的硬物,固定,不活动,触痛明显,直肠内可触及一肿物,约2cm×3cm,有波动感,指套有脓血。诊断: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便血5月余,直肠内肿物脱出20余天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心、肺无异常;可见一5cm×4cm大小肿物自肛门内脱出,肿物呈菜花样,表面可见糜烂出血;肛门指检肿瘤基底部位于肛管前壁距肛缘0·5cm处,退出后指套可见血迹;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5cm×4cm大小肿物,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活检病理诊断考虑为恶性黑色素瘤。行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巨检:带肛门肠管一段17cm,距下切缘0·5cm处可见一肿物,5cm×4cm×3cm大小,切面灰白色、质嫩;腹股沟淋巴结一枚,6cm×4cm×2·5cm大小,表面包…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女 ,6 5岁。肛门无痛性便血 2 a,便后息肉样脱出 2个月。患者述 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便血 ,为鲜血量较多 ,当时自认为痔出血 ,未加以注意 ,于 2个月前症状加重 ,乏力 ,便时肛门有脱出感 ,便后 15~ 2 0 min症状缓解 ,可自行摸及一息肉样物。查体 :精神差 ,皮肤苍白呈贫血貌 ,截石位于 5点距肛缘约 1cm肛管处 ,有一约 2 cm× 2 cm× 2 cm大小的息肉样物 ,肿胀呈紫黑色 ,有触痛 ,质硬、触之易出血 ,有蒂粗约 1cm× 1cm× 1cm,局麻下 ,将肿物切除 ,缝扎基底部 ,标本送病理 ,诊断为肛管恶性黑瘤。 0 .5 a后 ,因脑、肺广泛转移死…  相似文献   

6.
曾建洪  彭志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18-2319
【目的】探讨结肠成形术对改善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的作用。【方法】将64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行结肠成形术,对照组行结肠与远端直肠或肛管直接吻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6、12个月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每日平均排便次数分别为3.2次/d、8.6次/d,术后12个月时两组分别1.4次/d,5.2次/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夜间溢便和分辨排气排便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大便不能完全排空、漏稀便、不能控制排气和便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成形术能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男 ,5 6岁。因左耳廓有巨大肿物 ,于 2 0 0 1- 0 3- 0 6住院 ,出生时发生左耳廓后有一 0 .4cm× 0 .4cm大小肿物 ,随年龄缓慢增长 ,无不适感。近 10 a生长速度较快 ,波及整个耳廓 ,表面凹凸不平 ,部分溃烂 ,有臭味。查体 :一般状况佳 ,全身检查无异常 ,左耳廓后面 ,上至耳轮前缘 ,后至乳突表面 ,均为肿瘤所占据 ,其表面呈分叶状 ,体积约 13cm× 11cm× 5 cm ,色灰黑 ,质地较软 ,触之不痛 ,部分溃烂 ,肿物基底较广 ,耳廓前部皮肤大部完整 ,外耳道及鼓膜均正常。临床诊断 :左耳廓巨大乳头状瘤。2 讨论2 0 0 1- 0 3- 0 8局麻下行乳…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6 1岁。 1983- 0 9- 14以左乳腺癌入院 ,行标准根治术 ,术前用塞替派 6 0 mg化疗 ,术后 10 0 mg。术后病理诊断 :混合型腺癌 ,T2 N1 M0 。1995 - 0 5 - 2 3发现右乳腺无痛性肿块 ,术前针吸找到癌细胞 ,于 1995 - 0 6 - 0 5行标准根治术 ,术后病理诊断 :单纯癌 ,T1 N1 M0 。行 CMF方案化疗 ,术前 2 wk,术后 3wk。又诉近0 .5 a排便时常有一肿块脱出肛门 ,可自行还纳 ,肛诊胸膝位 12点处距肛缘 4.0 cm有一宽蒂肿物 ,约 4.0 cm× 4.0 cm× 2 .0cm,质硬。临床诊断 :直肠息肉。于 1995 - 0 7- 12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肠息肉…  相似文献   

9.
包香香  陈凤娣  洪卫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620-3620
患者女,26岁,已婚,GOP0,因“婚后4年未孕,外阴块物突出4d,加重2d”于2007年2月28日入院。平素月经不规则,周期紊乱,经期为10—15d.量中.伴痛经.婚后4年一直未孕。入院前4d用力解小便时外阴口见一大小约3cm×4cm大小的块物脱出,伴恶臭,便后肿块自然回纳,患者自觉腰部及下腹持续性胀痛,伴尿痛、尿急、尿频,日解小便7~8次,偶有尿失禁,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2d前再次用力解大便时见一大小约5cm×6cm大小的肿块脱出,不可回纳,伴阴道少量出血,遂收住本院  相似文献   

10.
对外伤性踝管内动静脉内瘘误诊为假性动脉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6岁。主因外伤后左内踝部肿物伴不适0.5a入院。缘于0.5a前,患者被木刺刺伤左内踝,当即疼痛出血,自行拔出木刺,出血较多,在当地诊所消毒加压包扎伤口,日服抗生素。10d后伤口愈合。但自觉内踝有一肿物,未经诊治。0.5a来肿物无明显减小。左足憋胀不适,足背麻木,为诊治而来我院。查体:神清,心,肺,腹未见异常。左内踝有一约0.5cm×0.5cm×0.3cm大小肿物,质软,可触及震颤,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不活动。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女,43岁。因发热1周,腰痛2d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P80次/min,BP160/100mmHg;腹平软,未触及肿物,B超提示于腹膜后、椎体右前方、腹主动脉右侧4.1cm×5.2cm×4.1cm的囊实性回声。CT提示下腔静脉及右肾前间隙可见方4.0cm×4.2cm肿物,以实性为主,有囊性变。X线透视见升主动脉迂曲。术前诊断:腹膜后肿物。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腹膜后椎体旁,  相似文献   

12.
急性嵌顿痔56例2种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院2 0 0 1- 0 3~2 0 0 2 - 0 5共收治急性嵌顿痔5 6例,结果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4 4例,女12例,年龄2 0~5 8岁。混合痔34例,环痔2 2例。嵌顿时间3d内4 0例,3~7d 16例。均有痔核脱出、嵌顿,疼痛剧烈、肛门水肿、排便困难,伴有血便、低热。检查发现痔核脱出肛门外,伴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表面糜烂、炎性分泌物较多。1.2 方法 随机分为2组: 组(急诊1期手术2 8例) :其中混合痔17例,环状痔9例。排完大便后令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0 .2 5 %布比卡因溶液4 0 ml行肛周浸润麻醉,充分按摩肛管及肛缘,将脱出的嵌顿痔核…  相似文献   

13.
魏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558-7559
1病历摘要 患者54岁,绝经3a,因体检发现左附件肿物1a余来我院要求手术。1a前体检时超声报:左附件非纯囊性肿物3.8cm×3.4cm×2.8cm。入院时彩超:子宫前位3.8cm×4.7cm×3.0cm,表面平,回声欠均,内膜中等不均厚0.5cm,隐约有两个团状回声,左右各为0.5cm,边界不清,未见血流,子宫动脉=0.81。子宫左侧见非纯囊性肿物5.1cm×3.2cm×2.7cm,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53岁,于5个月前在当地医院B超查体时发现左肝内有一囊性肿物,诊断为左肝囊肿,来我院行B超复查。超声所见:肝大小形态正常,左肝外侧叶探及一5.6。m×4·2cm0×4·7cm大小的无回声肿块,边界清,囊壁个规则增厚呈多个乳头状中等回声向囊腔内突起,最厚处2.4cm。超声提示:左肝内混合性占位。超声导向下穿刺活俭:中央无回声区抽吸物呈胶冻作粘液,徐片镜下未查见癌细胞,囊壁标本病理报告为肝细胞异常增生。手术所见:左肝外侧叶有-5.0cm×6.0cm/5.0cm大小的囊实性肿物,实性部分显灰白色乳头状物,液性部分呈胶冻样粘…  相似文献   

15.
赵士彭  赵发  郭伶俐  赵健  夏之岷 《新医学》2005,36(7):412-41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3岁.因大便带血20日于2004-08-02入院.体格检查:心、肺、腹无异常.直肠指检:肛管直肠交界处可扪及一溃疡性肿物,质硬脆,直径约5 cm,占直肠前壁及侧壁3/4周.退出时指套染血.结肠镜检查:见直肠溃疡性肿物,质脆,易出血,结、直肠未见其它异常.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6岁,因左颈部肿物3d于2012年8月19日入院,该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颈部肿物,突出皮肤表面,为求治疗而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腮腺肿物”收入院。查体:左颈部见一肿物,突出皮肤表面,面积约4.5crnX12.0cm,质软,皮肤颜色正常,无压痛。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腮腺下缘见一4.6cm×2.3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7岁。无意中发现左中腹部肿物20天入院。查体:左中腹部可触及一的13cm×10cm×12cm肿物,质中、光滑、稍活动、无压痛。B超检查:脾脏下极包膜不完整,并紧相连-11.0cm×10.5cm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楚,似有纤细强回声包膜,内有带状强回声分隔及1.scmX1.7cm团状强回声,并可随体位移动(附图)。B超诊断:脾脏下极囊性占位病变。手术所见:脾脏稍大约10cm×6cm×5cm,下极外侧有一直径约12cm囊性肿物,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与脾下极不能分离,故行脾脏及肿物切除术。术后剖开肿物,见肿物呈囊性,包膜厚约1mm,内充满咖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肛管与肛门袋在大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大便失禁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肛管组采用肛管引流,肛门袋组采用肛门袋引流,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及成本。结果2组大便溢出发生率分别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周皮肤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组阻塞、脱出的发生率为28.3%、16.7%,分别显著高于肛门袋组的0.0%、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组每日平均护理用时为2.35 h/d、护理费用为22.33元/d,均显著高于肛门袋组0.92h/d、1.73元/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袋引流护理大便失禁的效果优于肛管引流,同时护理费用及护理用时也低于肛管引流。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 男,14岁。于2007—07~13因排便困难2个月来诊。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困难,便条变细,便痛,无便血,大便1次/2~3d,追问病史,2个月前曾有发热,最高达38.6℃,自服解热镇痛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肛门指诊见:胸膝位1~4点,距肛缘1.5cm处有条形肿块,皮色正常,范围3.6cm×2.0cm×0.3cm,轻度触痛,质硬,无波动感。食指进肛4CiTI,齿线上未及异常隆起,直肠内未及肿物。血常规:WBC6.9×10^9/L,RBC5.0×10^9/L,N0.55,L0.32,单核细胞0.07。肛门周围彩超:见肛门周围两个液性暗区分别为3.5cm×2.2cm及2.5cm×1.4cm,内无血流,伴周围散在结节。超声诊断:肛周脓肿。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岁。下腹痛半年,加重20天。查体:腹部稍隆起,左下腹可触及一结节状包块;右下腹可触及一儿头大包块,质稍硬,活动差。B超检查:子宫体4.4cmx3.3cmx3.8cm,回声均质,形态规则;左附件区见一6.0cmx4.4cm实性低回声区;右附件区见一8.4cmx5,0cm实性低回声区,示双侧卵巢实性占位。其它部位无异常。手术见肿物位于双侧卵巢,左侧见一8cmx4cm结节状肿物;右侧见一9cmx5Cm质硬肿块。切除双侧卵巢肿物,送检。病理检查送检右卵巢肿物8cmx6cmx5cm,左卵巢肿物6cmX5cmX4cm。肿瘤切面均为灰白色,质细。镜下见双侧卵巢肿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