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急性牙痛乃口腔科门诊常见急症 ,笔者自 1968年以来 ,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本症 ,疗效颇佳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86例中男性 98例 ,女性 178例 ;年龄 8~ 15岁者 3 6例 ,16~ 3 0岁者 56例 ,3 1~ 60岁者 184例 ;病程 1天~数年。均因急性牙痛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麻黄 10 g、升麻 10 g、连翘 10 g、生地 10 g、桔梗 10 g、生石膏 2 0 g为基本方。发热者加柴胡、黄芩各 10 g;牙龈红肿者加蒲公英 3 0 g、山豆根 10 g;口臭舌红者加当归、丹皮各 10 g;儿童剂量酌减。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本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疗效 ,其中 2 60例施治 2~ 3天…  相似文献   

2.
复元活血汤治疗胸胁挫伤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 1996~ 2 0 0 0年运用复元活血汤治疗胸胁挫伤后久病不愈 36例 ,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均为门诊病人 ,X线诊断均排除肋骨骨折可能。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5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2年 ;左侧 12例 ,右侧 13例 ,双侧11例。2 治疗方法复元活血汤 :柴胡 15 g,生大黄、天花粉、当归尾、桃仁各 10 g,红花、甘草各 5 g,穿山甲6 g。随症加减 ,若是他伤致肝气郁结者 ,加郁金、白蒺藜 ;肝阴不足者加麦冬、沙参 ;伴咳嗽者加杏仁、浙贝母 ;挟寒热者加黄芩 ;局部肿甚者加丹皮、银花 ;纳差者…  相似文献   

3.
王相奇 《中医正骨》2003,15(9):38-38
自 1997~ 2 0 0 1年 ,作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松解闭合整复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 16例 ,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9例 ,女 7例。年龄 2 1~ 4 0岁。伤后至来诊时间最长 5 2天 ,最短 2 8天 ,平均 34天。单纯性后脱位 13例 ,后外侧脱位 3例。无合并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2 治疗方法2 .1 中药熏洗 术前 3~ 5天用舒筋活血中药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桑枝各 30g ,桂枝、丝瓜络、乳香、没药各 15g ,水煎沸后加陈醋 10 0ml,熏洗患肘关节 ,每天 2次 ,每次 30~ 6 0分钟。2 .2 手法 ①按摩法 :左手握患肢腕…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心绞痛频发阶段,多以实证为主,治当理气活血,疏通血脉为宜。我们用自拟化淤血方,治疗气滞血淤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 药用大黄30 g,川芎、赤芍各10 g,红花6 g,丹参15 g。气虚者加党参12 g,黄芪30 g;阳虚者加附子6 g,桂枝10 g;血淤甚者加蒲黄6 g(包煎) ,延胡索10 g,水蛭6 g,鸡血藤15 g。大黄用黄酒炙后,用量为30~5 0 g,先煎30 m in以去其泻下之性,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热服。2 典型病例 李某,男,2 0 0 2年10月15日诊。突然剧烈胸痛,向左上肢放射,伴大汗淋漓。查心电图左胸导联明显S…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5 4例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男30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6 2岁 ,平均 3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6年。治疗方法 通络止痛汤组成 :黄芪 15 g、薏苡仁 30 g、独活 10 g、羌活 10 g、秦艽 10 g、桑寄生 15 g、熟附子 6 g、桂枝6 g、丝瓜络 10 g、鸡血藤 15 g、当归 15 g、川芎 8g、木瓜 12 g、茯苓 15 g。水煎服 ,早晚各 1次 ,日 1剂。辨证加减 :寒重者加防风 ,加大桂枝用量 ;有热象者加黄芩 ;湿象重者加重薏苡仁用量 ;腰痛明显者加川续断、杜仲 ;气虚者加重黄芪用量 ;纳差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血瘀者加赤芍…  相似文献   

6.
吴干银 《陕西中医》2004,25(1):55-55
治疗方法 补气养血润肠汤组成 :黄芪 3 0 g,党参、白术、枳壳、当归、元参、枸杞子、何首乌各15 g,升麻 10 g,黄精、苁蓉、郁李仁、火麻仁各 3 0 g,气滞者加厚朴 10 g,炙莱菔子 15 g;阴虚加生地15 g;纳差加鸡内金 ,谷麦芽各 15 g。  治疗结果 治愈 (2 d内排便 1次 ,大便尚通畅 ,2个月无复发 ) 2 2例 ;好转 (3 d内排便 1次 ,大便欠通畅 ) 16例 ;无效 (症状无改善 2例 )。  病案举例 陈某 ,男 81岁 ,1998年 9月 10日诊。反复便秘 15年 ,患者有帕金森病 ,行走困难呈小碎步 ,常感中气不足 ,气短 ,乏力 ,纳少、头昏 ,大便 6~ 7d1次 ,虚坐…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柴胡葛根汤治疗痄腮 6 6例取得了迅速确切的效果 ,故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6 6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38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者 4岁 ,最大者 13岁 ,平均 8.5岁 ;1侧腮腺肿大者 46例 ,双侧肿大者 2 0例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9天 ,平均 6天。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柴胡 10 g、葛根 10 g、黄芩 10 g、花粉 10 g、桔梗10 g、连翘 10 g、石膏 15 g、升麻 6 g、甘草 6 g。高热者加重石膏用量 ,双侧腮腺肿大者加板蓝根 15 g、夏枯草 15 g、青蒿 10 g;大便干者加大黄 6 g。上方随症加味 ,每天 1剂 ,水煎分 3次服用。3 治疗结果6 6例全…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4年 7月~ 1999年 7月门诊治疗阳痿患者12 6例。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中 ,年龄最小者 2 1岁 ,最大者 72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8年 ,平均 1.85年。治疗方法 :1基本方 (自拟“振雄汤”) :柴胡 15 g、枳壳10 g、白芍 15 g、当归 2 0 g、蜈蚣 4条、淫羊藿 30 g、肉苁蓉 10 g、巴戟天 10 g、蛇床子 2 0 g、路路通 15 g、水蛭 3g(冲服 )、三七 4g(冲服 )。水煎服 ,日 2次 ,14天为 1个疗程。随证加减 :命门火衰加附子、肉桂 ;肾阴虚加生地、龟板 ;心神不宁加麦冬、枣仁、龙骨、牡蛎 ;遗精、早泄加益智仁、桑螵蛸 ;湿热下注加黄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笔者对由外感引发 ,经用抗生素、激素、止喘等药物治疗 1周以上未愈的老年性喘证 ,采用自拟麻杏地黄汤治疗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 方剂组成及加减基本方 :炙麻黄 6 g(先煎去沫 ) ,炒杏仁、山萸肉、丹皮各 10 g,茯苓、泽泻各 15 g,熟地 2 0 g,炒山药 30 g。文火煎 ,早晚分 2次服。加减 :舌红、无苔 ,口干鼻燥者 ,加沙参、麦冬、元参各 15 g;痰多者加橘红、炒白术各 15 g,半夏、白芥子各 10 g;四肢厥冷 ,浮肿者加桂枝 10 g,制附子 (先煎 )、猪苓各 15 g;腹胀便秘 ,舌苔厚腻者加瓜蒌 30 g,厚朴、枳壳、大黄各 10 g,炒莱菔 15 g;口…  相似文献   

10.
通天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通天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5例,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患者,均符合第10版《实用内科学》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0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0.5a,最长30a。2 治疗方法:通天止痛汤组成:川芎、川牛膝、白芍各30g,当归、延胡索、钩藤、僵蚕各15g,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各10g。气虚者加黄芪30g;热盛者加黄芩15g;不寐者加炒枣仁30g;易怒者加柴胡15g;便秘者加大黄6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3 治疗结…  相似文献   

11.
自 1995年以来 ,笔者以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气虚为主的眩晕患者 4 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4 6例中 ,男 2 0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 2岁 ;病程最长 5 a,最短 2 d。2 治疗方法治疗以补气升气、益脑活络为治法 ,以益气聪明汤为主方。药物组成 :黄芪 30 g,人参 10 g,川芎 10 g,山楂 15 g,白芍15 g,葛根 15 g,升麻 6 g,蔓荆子 10 g,炙甘草 5 g。形寒怕冷 ,夜尿增多 ,舌淡胖苔滑者加鹿角霜 15 g,桂枝 10 g;兼血瘀阻络或血压偏高者 ,去升麻 ,加丹参、牛膝各 15 g。每天 1剂 ,水煎分 2次服 ,每次煎至 30 0~ 4 0…  相似文献   

12.
加味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玲 《陕西中医》2000,21(12):564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30g,当归、穿山甲、白芍各10g,王不留行15g.加减法:气血虚弱为主者加人参10~15g,热地15~30g;肝郁气滞较明显者加柴胡、青皮各10g伴肝郁化热者加蒲公英15~30g,夏枯草10~15g.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d为1个疗程,服药1疗程后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8年以来 ,用自拟五味龙牡汤治疗盗汗 12 0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2 0例中男性 9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6~ 81岁 ;病程 3天~ 6年。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寐中汗出 ,醒来自止的典型盗汗症状。治疗方法五味龙牡汤组成 :五味子 10 g,龙骨、牡蛎各 2 0 g,浮小麦、金雀根各 30 g,麻黄根、瘪桃干、橹豆衣各 10 g。卫表不固者加炒白术 15 g、防风 10 g;兼有湿热者加赤小豆 30 g;兼有五心烦热者加地骨皮 10 g、青蒿 10 g。小儿剂量酌减。治疗效果12 0例经治疗后 ,113例盗汗完全停止 ,5例明显减少 ,2例盗汗因肺结核引起者无效 ,…  相似文献   

14.
大黄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药 生大黄、附子、黄芩、半夏、木通、干姜、川芎、白芷各10g,黄连6g,茵陈15g,滑石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若伴风寒头痛加细辛3g,羌活15g,防风15g;风热头痛者加菊花、连翘各10g;风湿头痛者加苍术10g,藁苯15g;瘀血头痛者加桃仁12g,红花、当归各10g;肝阳上亢头痛者加牛膝15g,石决明20g;阴虚头痛者加熟地20g,天冬10g;阳虚头痛者加黄芪、党参各15g。 治疗结果 40例中,治愈:头痛症状消失,伴随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28例;好转:头痛症状减  相似文献   

15.
蔡华普  徐晶 《陕西中医》2000,21(12):564
治疗方法:安冲调经汤药物组成:黄芪24~30g,鹿角霜、川续断、菟丝子各15g,炒白芍、生地、茜草、党参各12g,阿胶、旱莲草各10g,香附6g.月经期再加荆芥炭、地榆炭各10g,乌贼骨15~30g.偏脾气虚者加炒白术12g,炒山药15g;偏肾气虚者加桑寄生、炒杜仲各15g,淫羊藿6~12g;伴有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各10g.女贞子15g;伴有血瘀者加三七3g,益母草10g;伴见气滞者加乌药6g,荔枝核10g.用水煎煮2遍,取汁400ml,分2次服下,每日1剂.每来经前开始服用,血止后停服,连用1~3个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6.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6 8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2 7例 ,年龄 2 1~ 5 7岁 ,病程 6个月~ 18年。2 治疗方法中药基本方 :黄芪、山药各 30g ,茯苓、当归各 15 g ,人参、白术、甘草、陈皮、木香、砂仁各 10 g。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 ,脾阳虚者加干姜 ,脾虚下陷者加升麻、柴胡 ,湿热者加葛根、黄连 ,大便脓血者加仙鹤草、地榆炭。每日 1剂 ,水煎 2次 ,取药液 6 0 0ml,早晚 2次分服。同时以锡类散 2 g,柳氮磺胺吡啶3g ,地塞米松 5mg ,庆大霉素 8万u ,加生理盐水 15 0ml保留灌肠 ,每晚 1次 ,7d为 1个疗程 ,疗程间视病情间隔 3~ 5d ,中药口服不间断…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以来 ,对闭经以血瘀辨证为主 ,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32例病人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32例病人中 ,35~ 40岁 18例 ,30~ 35岁 12例 ,30岁以下 2例 ,均已婚 ,病程长者达 1年 ,短者 3个月 ,已服中西药者 2 2例 ,余者未治。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汤方 :桃仁、红花、川芎、桔梗、枳壳各 10 g,当归、生地黄、牛膝、赤芍各 12 g,柴胡 6 g,甘草 3 g。加减 :气血亏虚者去柴胡、枳壳 ,加黄芪 2 0 g、白术 12 g、茯苓15 g;阴虚内热者加麦冬 12 g、知母 10 g、地骨皮 10 g、白芍12 g;痰湿偏盛者加陈皮、半夏、苍术各 10 g。日 1剂 ,水煎分2次服。…  相似文献   

18.
1997~ 1999年笔者用复元活血汤治疗蛇窜疮 2 6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1岁 ;病程最长 3.5个月 ,最短 9天 ,其中 10~ 2 0天 19例 ,2 0天以上 7例。蛇窜疮后疼痛 2 4例。1.2 治疗方法 :活血祛瘀 ,理气止痛 ,佐清热利湿。基本方 :柴胡 15 g、当归 9g、红花 6g、甘草 6g、山甲 6g、酒大黄 30 g、桃仁 9g,水疱显著者加大青叶 15 g、板蓝根15 g、龙胆草 15 g、双花 10 g、薏米 10 g;呈窜痛者加川楝子 9g、元胡 6g;呈隐痛、灼痛加杞果 10 g、生地 15 g。1.3 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88~1998年采用加味温经汤治疗不孕症4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均为1988~1998年的门诊确诊病人,共42例。年龄24~29岁27例,30~36岁15例,平均年龄29·5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达8年之久,平均为3·5年。诊为原发性不孕24例,继发性不孕18例。2治疗方法采用加味温经汤汤剂口服治疗。基本方药:当归、川芎、党参、寄生、菟丝子、白芍各15g,生姜3片,半夏、阿胶(烊化)、丹皮、桂枝、麦冬各10g,吴萸、炙甘草各6g,川断30g。辨证加减:兼肝郁者,加柴胡、香附各10g;气血虚著者,加黄芪30g,首乌15g;宫寒甚者,加故纸15g,炮姜10g;伴…  相似文献   

20.
加味四物汤治疗偏头痛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用加味四物汤化裁治疗偏头痛 6 0例疗效较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5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5年。均经颅脑 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标准 [1] 为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发作频率不定 ,反复发作。2 治疗方法加味四物汤 :当归、白芍、川芎、菊花、蔓荆子、黄芩各10 g,生地 15 g,甘草 6 g,薄荷 5 g。气虚者加黄芪 30 g,党参10 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牛膝各 12 g,钩藤 15 g,石决明 (先煎 ) 2 0 g;肝火盛者改白芍为赤芍 ,加焦栀、龙胆草各 10 g;肾虚者加枸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