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14例难治及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急淋11例,急非淋2例,杂合型1例)患儿,用威猛(VM26)联合阿糖胞苷(AraC)及VP方案治疗。结果显示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6例,总有效率57.l%。主要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经对症治疗均可耐受。认为威猛联合AraC及VP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儿童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我科采用个去甲氧柔红霉素(ID)治疗小儿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和朗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9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1)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6例:男5例、女1例。年龄从8个月~10岁。按全国标准评定[1]高危(HR-ALL)4例,超高危(超HR-ALL)2例。(2)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1例,M6型,3岁半。误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年,已多次使用Ara-C等化疗药物,确诊M6型后,经采用HOAP、VP16+Ara-C等方案诱导治疗失败。骨髓:原始…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5年1月~1998年5月,采用吡喃阿霉素(THP)+阿糖胞苷(AraC)方案治疗小儿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对象:10例患儿,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11岁(1~14岁)。均经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表型检测确诊。其中WBC>100×109/L者4例,伴有髓系表达者3例。9例开始均经标准VCD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柔红霉素、泼尼松)+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治疗,1例用VP(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所有病例均1个疗程达完全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远期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初治诱导缓解方案用VILP(长春新碱、去甲氧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完全缓解(CR)后作巩固治疗及庇护所治疗,然后再用VILP作早期强化治疗。复发者诱导治疗用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CR后巩固和早期强化治疗用初治者同样方案。结果10例初治患儿9例获CR,7例复治患儿5例获CR,总CR率为82%(14/17)。CR的14例中持续CR(CCR)>3年者4例,>2年者4例,>1年者1例。结论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方案是治疗难治性儿童ALL有效的方法,对初治患儿作为一线药物其远期疗效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髓性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糖胞苷是当今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较有效地药物之一。从1990年起,我们对19例AML的病儿经诱导、巩固获完全缓解后,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强化疗。结果:19例中11例处于缓解,1例治疗相关死亡,7例骨髓复发。11例患儿CR时间为9月 ̄68月,平均40月。其中有4例CCR〉5年,经统计5年生存率达57.9%。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CCR)达52.6%,其疗效明显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多中心协作方案(MCP)方案治疗儿童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和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远期疗效。方法患儿27例。其中15例HRALL和5例Ⅳ期NHL采用MCP841方案;7例Ⅲ期NHL采用MCP842方案。结果初治完全缓解(CR)率为100%。HRALL和Ⅳ期NHL的持续完全缓解(CCR)率为85%,7例NHL均获得CCR,CCR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个月和37个月;未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化疗相关死亡。按KaplanMeier法预测6年CCR率可达88%。测定血和脑脊液阿糖胞苷(AraC)浓度,应用大剂量AraC时血浓度可提高35倍,脑脊液浓度可达40%。结论MCP化疗方案可以作为儿童HRALL和晚期NHL的长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称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此因病极易发生颅内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死亡率高,缓解率低。本文报导我院1989年1月至1996年6月采用VP-VDCP方案治疗儿童高白细胞急淋白血病18例,目的在于探讨降低早期死亡率,提高长期缓解率的方法。18例中男,14例,女4例,年龄6个月至13岁,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 ̄200×10^9/L8例、200 ̄3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继发输血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方法 用RT-PCR法检测血清HCV-RNA,并用ELISA方法测HCV核心区多肽抗体(HCV-CP)。结果 107例儿童白血病中HCV感染率达70%(75/107);HCV-CP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HCV-RNA(40%vs74%);HCV感染者化疗期间曾有转氨酶(ALT)明显升高,但停止化疗后50例中仅1例ALT持续偏高,余均恢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性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5例解放军总医院(100853)胡力平,谭汉君1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岁半至11岁,急淋白血病(ALL)4例,急单白血病1例,发病均在白血病治疗的完全缓解期(CR).选用6~7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鞘注MTX+Dex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儿科6年来收治的97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初治57例,复治40例。初治组中43例采用VDLP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率为100%,复发率为6.9%(3/42),2例为骨髓复发,1例为睾丸白血病复发,无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本采用VDLP方案诱导缓解的另14例初治病人CR率为75%。复治组中VDLP再诱导缓解的CR率为69.2%。非VDLP丙诱导缓解的  相似文献   

11.
使用HOAP+DEA方案治疗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36例。21例(58%)先后放弃治疗。19例坚持治疗者,完全缓解(CR)11例(57%),持续完全缓解(CCR)〉5年1例(5.3%),≥2年3例(15.8%),〉1年者2例(10.6%)。总结认为,影响小儿ANLLCCR最主要取决于初治时化疗强度、CR后的治疗措施,及地区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使用HOAP+DEA方案治疗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36例。21例(58%)先后放弃治疗。19例坚持治疗者,完全缓解(CR)11例(57%),持续完全缓解(CCR)>5年1例(5.3%),≥2年3例(15.8%),>1年者2例(10.6%)。总结认为,影响小儿ANLLCCR最主要取决于初治时化疗强度、CR后的治疗措施,及地区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凤清 《中国小儿血液》1998,3(4):167-168,185
我科自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以去甲氧柔红毒素[IDA]为主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各种初治和复治的小儿急性白血病[AL]共2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12例。ALL组采用COIP方案,AML组采用IA方案,结果表明IDA安全、有效、心脏毒性低,特别是在复发的白血病及AML治疗中,比标准方案[DA、CODP]缓解率高。缓解期及生存期长,是一个有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在白血病儿童脑脊液(CSF)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白血病化疗的关系,应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5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CSF中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白血病儿童危象期CSF中P^53蛋同于非肿瘤对照水平。缓解期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与危象期比有增高趋势,同时高于非肿瘤对照水平,白血病儿童CSF治疗有增高趋势,同时高于非肿瘤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9岁。于98年2月2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_2型”。给予VCP、VCDP、VDLP方案化疗,2月后骨髓完全缓解。为预防脑膜白血病行大剂量氨甲喋呤(MTX)疗法一次(MTX1.1克国产)。于98年4月25日第一次巩固化疗,方案COAP,并再次给大剂量氨甲喋呤疗法一次(MTX1.1克国产)。于98年5月25日第二次巩固化疗,CODP化疗方案后,休息3周,行第三次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剂量2克(进口),治疗前查血常规:WBC1.7×10~9/L、RBC3.96×10~12/L、Hb114…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在白血病儿童脑脊液(CSF)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白血病化疗的关系,应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5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CSF中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白血病儿童危象期CSF中P(53)蛋白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水平(P<0.01)。缓解期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与危象期比有增高趋势(P<0.01),同时高于非肿瘤对照水平(P<0.01)。白血病儿童CSF治疗前P(53)/ras比值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比值下降接近非肿瘤对照组(P>0.05)。17例白血病儿童化疗前后双份CSF中P(53)/ras比值动态观察发现,化疗前比值升高,化疗后比值下降,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好,如化疗前后比值持续在高水平不下降,临床表现差,预后不佳,骨髓近期将复发。提示:检测急性白血病儿童CSF中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计算P(53)/ras比值变化有助于指导化疗、评定疗效、监测预后。  相似文献   

17.
2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现代治疗的疗效与转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强烈联合化疗方案时2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AL),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进行了序贯治疗及随访,总一疗程完全缓解率(CR)为94.4%,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5%;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100%,1年及2年生存率(EFS)分别为79.91%及50%,总生存率为85%,复发率16.66%。  相似文献   

18.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在儿童中发病率逐年增加,据北京儿童医院统计近十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AML比例由5:1上升至3:1。多年来各家认为DA、HA和TA方案是治疗AML有效的方案,其缓解率在30%左右,一次DA诱导达CR者16.67%,2次DA方案的32.22%病例达CR,自1994年以来应用DAE方案诱导治疗AML,使一次DAE方案CR可达51.02%,2次达73.43%,提高了A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脐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LL)强烈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辅助及支持治疗作用,用密闭式采血法采集CB,一个胎盘所采集CB为1个单位。对42例AML患儿采用HAE/DAE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在强烈化疗后,短期内多个CB连续输注,平均4 ̄5个单位CB。结果治疗组骨髓抑制期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骨髓抑制程度治疗组较轻,治疗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相对较高(P〈0.01)。并且治疗组感染和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G—CSF在白血病骨髓抑制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G-CSF在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的临床应用,共23例(43例次),并设对照组比较。在2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20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为髓系白血病。结果:骨髓抑制期应用G-CSF组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绝对性(ANC)恢复到ANC〉1×10^9/L及血小板(PLT)恢复到PLT〉100×10^9/L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及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且副反应轻。此结果提示,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