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化疗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比较长春瑞宾(NVB)联合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与NP方案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NP组和NP 中药组进行化疗.结果 NP 中药组有效率58.3%,NP组有效率3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存时间比较,NP 中药组生存率明显高于NP组(P<0.05).两组剂量限制毒性均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占100%,其中白细胞Ⅲ~Ⅳ度下降,NP 中药组为45.8%,NP组为58.3%.消化道反应可以耐受.结论 NP方案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高于NP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PDD)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 用NP方案(NVB+PDD)和EP方案(VP-16+PDD)分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每例患者连续化疗2个周期,比较二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差别。结果 NP和EP组化疗有效率(CR+PR)分别为37.5%(15/40)和27.5%(11/4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但病理类型、分期和既往治疗情况对疗效的影响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髓抑制为主要的毒副反应,白细胞下降NP组为77.8%(31/40),EP组为62.5%(25/40),均多为轻中度下降,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局部静脉炎发生率NP组为45%(18/40),多为轻中度;EP组为10%(4/4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 NVB联合PDD是晚期NSCLC的有效化疗方案,其疗效优于EP方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用于晚期NSCLS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探究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EP)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57例SCL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其中IP方案组27例,EP方案组30例,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IP方案组总有效率48.1%; EP方案组总有效率23.3%.IP组与EP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毒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其中腹泻IP组发生率为33.3%,EP组为6.7%,白细胞减少IP组发生率为77.7%,EP组为93.3%,血小板减少IP组发生率为29.6%,EP组为7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IP方案治疗广泛期SCLC,血液学毒性较小,疗效较好,只要有效控制腹泻等肠毒性反应,此方案可以作为治疗广泛期SCLC的首选化疗方案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去甲长春花碱与顺铂方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观察组:35例,予贞芪扶正胶囊4粒,bid,po,于化疗前3 d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 d为一疗程,同时用NP方案化疗;对照组:35例,只给予NP方案化疗.均在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7.14%,对照组有效率34.28%;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少于对照组(P<0.05);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示观察组CD4/CD8比值以及NK阳性细胞百分率治疗后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白细胞减少发生少,并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常规辅助中药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三种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方法 65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不同化疗方案(EP、TC及NP)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回顾性评价各组成本-效果.结果三种同步放化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67.74%(21例/3l例,TC组)、65.00%(13例/20例,NP组)和50.00%(7例/14例,EP组),TC组及NP组有效率高于EP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三组费用成本分别为23 559.59元(TC组)、20 184.84元(NP组)和18 863.44元(EP组),成本.效果比分别是347.79、310.54和377.27:相对于EP组,TC、NP组的增最成本-效果比分别是264.72和88.09.结论成本-效果分析提示,在评价的三种同步放化疗方案中NP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方案最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4例分为GT组64例,NP组70例,观察两组病例临床疗效、分期下调率及毒性反应。结果 GT组总有效率46.87%,NP组总有效率5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与含铂方案相比近期疗效,总有效率相似,胃肠道反应轻微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长春瑞滨静脉滴注(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NP方案化疗,至少治疗2个疗程,评价、比较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NP方案相比,可以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并对比NP方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和PF方案(顺铂+5-Fu)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NP方案组和PF方案组,每组29例.NP方案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PF组采用顺铂联合5-Fu化疗,以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NP方案组有效率为48.27%(14/29),PF方案组有效率为37.93%(11/29),NP方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PF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但均可耐受,两组在骨髓抑制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消化道反应方面PF组明显高于N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化疗,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毒副作用方面,均明显优于PF方案;NP方案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NP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06-5至2008-5就诊于我院的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岩舒注射液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NP化疗方案化疗,观察化疗效果及化疗毒性反应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RR分别为38.9%和16.7%(P〈0.05),总临床受益率(CBR)分别为75.0%和55.6%(P〉0.05),治疗组消化道毒性反应及骨髓抑制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岩舒注射液能增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化疗效果,降低毒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紫杉醇+顺铂(TP)、去甲长春花碱+顺铂(NP)和吉西他滨+顺铂(G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应用TP(紫杉醇135 mg/m2第1天,DDP 25 mg/m2第1、5天+顺铂25 mg/m2第1~3天)、GP(吉西他滨0.8~1.0 g/m2第1、8天+顺铂25 mg/m2第1~3天)、NP(去甲长春花碱25 mg/m2第1~3天)分别治疗晚期NSCLC共95例.结果TP、NP和GP的有效率分别为42.5%、46.6%和5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2、8.1和9个月(P>0.05).主要毒副作用为血液学毒性,3组间比较,NP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和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TP和GP组(P<0.05),GP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TP和NP组(P<0.05).结论TP、NP和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合成化合物(顺)-3-(氯代亚甲基)-5-氟-硫色满-4-酮(CFTK)和(顺)-3-(氯代亚甲基)-5-甲基-硫色满-4-酮(CMTK)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LS174T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人肾癌786-O细胞、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人系髓样白血病U937细胞、小鼠肉瘤S18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为深入研究CFTK和CMTK抗肿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FTK和CMTK作用于9种癌细胞,应用改良的MTT法检测CFTK和CMTK对9种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通过检测以上细胞的增殖情况,得出CFTK对9种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6.32±1.52)μmol.L-1~(19.8±4.08)μmol.L-1之间,CMTK对9种癌细胞的IC50在(7.16±0.76)μmol.L-1~(18.2±5.28)μmol.L-1之间;与同浓度的顺铂(CDDP)相比,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结论 CFTK和CMTK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极高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矫春丽  陈彤 《齐鲁药事》2014,(4):242-243
目的合成4-(4,6-二吗啉-1,3,5-三嗪-2-基)苯胺。方法三氯聚氰与吗啉在冰浴条件下经取代反应制得4,4’-(6-氯-1,3,5-三嗪-2,4-二基)二吗啉,再与苯胺-4-硼酸频那醇酯经Suzuki反应制得4-(4,6-二吗啉-1,3,5-三嗪-2-基)苯胺。结果与结论结构经核磁及质谱确证,总收率约6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乙酰基-3-邻甲基苯甲酸基-5-氟尿嘧啶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以菲为内标物质,采用氰基柱(4.6mm×200mm,Nucleosil填料,粒度5μm),以5%冰醋酸乙腈溶液-0.5%醋酸铰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 ,紫外检测器在254nm处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0.2~1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供试品溶液在2h内稳定;日内和日间测定的RSD分别为0.8%(n=6)和1.1%(n=5);杂质检出限为0.08ng。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乙酰基-3-邻甲基苯甲酰基-5-氟尿嘧啶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简便准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相对廉价的19-去甲-4-雄烯二酮为起始原料合成6-去氢诺龙醋酸酯。方法 经醚化、还原、双酯化和脱氢4个操作步骤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 革除文献中用到的有毒溶剂苯,以硼氢化钾替代了价格贵且易潮解的硼氢化钠,降低了成本;用亚硫酸氢钠破坏反应中过剩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总收率为51%。结论 用该方法合成6-去氢诺龙醋酸酯,收率高,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周则卫  沈秀  唐卫生  韩英  吴小霞  张良安 《中国药房》2008,19(34):2659-2661
目的:研究新型雌激素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的抑瘤活性。方法:对DHEA进行肺腺癌细胞系A549、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体外抑瘤试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小鼠体内进行宫颈癌细胞U14抑瘤实验及与γ-射线协同作用的肉瘤细胞S180的抑瘤增效实验,计算抑瘤率。结果:体外试验中DHEA对A549和Bel-7402的IC50分别为12.28、17.79μg·mL-1;体内实验中对U14抑瘤率最高达64.3%,对S180抑瘤率合用及DHEA单用的抑瘤率均高于50%,且合用组更高。结论:DHEA具有体内、外抑瘤活性,且与γ-射线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玉贞  张广洲 《齐鲁药事》2012,31(3):132-133
目的经过工艺改进摸索精制吉美嘧啶及其关键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1 H)吡啶酮的方法。方法以丙二腈、原乙酸三甲酯及1,1-二甲氧基三甲胺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闭环、氯代及水解等一系列反应,制备替吉奥有效成分吉美嘧啶。结果精制后的中间体纯度在99.8%以上,单杂控制在0.1%以下。结论用精制后的中间体制备出吉美嘧啶,纯度在99.9%以上,总收率45%。此工艺成本低,容易操作,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B—ELE—PBCA—NP)中主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β-榄香烯浓度在22.4~179.2μg/ml(r=0.9996)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RSD分别为1.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β—ELE—PBCA—NP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影响噻二唑合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莉  孙世栋 《黑龙江医药》2005,18(6):421-422
配料比,时间、温度等相关因素是生产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相关因素对噻二唑合成收率的影响,通过改变配料、时间、温度等条件使合成收率达5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几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微柱层洗法;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a1-微球蛋白(a1-MG)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采用比色法.对206例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早期肾损伤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52例,mAlb:(15.8±6.5)mg/L;TRF:(0.97±0.83)mg/L;IgG(3.7±2.2)mg/L;a1-MG(4.60±0.91)mg/L NAG(13.3±7.1)U/L.糖尿病组206例,mAlb:(98.1±45.2)mg/L;TRF:(3.97±3.10)mg/L;IgG:(12.26±9.87)mg/L;a1-MG:(13.2±10.23)mg/L;NAG:(55.2±32.5)U/L,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尿中的早期损伤项目,可提前发现肾损伤,阳性率占常规检查蛋白阴性患者的50%,检测尿微量蛋白等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