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78例,取双侧曲泽穴、内关穴或足三里穴、内庭穴,与化疗同步采用SPWA型白细胞增长仪进行体表穴位电脉冲治疗,于治疗结束后多次抽取静脉血检查血常规取最低值与化疗前最低值进行自身对照。发现化疗后患者最低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化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防治白细胞下降有效率高达88.46%,无严重不良反应。认为体表穴位电脉冲法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2.
张基荣  吕爱玲 《山东医药》2004,44(22):70-70
20 0 3年以来 ,我们采用背俞穴姜灸预防 3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8例、女 12例 ,年龄 19~ 6 8岁。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平均值 5 .8× 10 9/ L。穴位选择 :主穴为双侧脾俞、膈俞、胃俞、肾俞 ,配穴为大椎、足三里。每次治疗选主穴2个 ,配穴 1个。取 0 .3cm厚的鲜姜片数片 ,用针在其上扎数个小孔 ,将带孔的姜片分别置于所选的穴位上 ,点燃艾条 ,隔姜炙之 ,待艾条燃下 1寸 ,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每日 1次。自化疗开始姜灸 7~ 10天。化疗结束后 ,本组白细胞平均值为 4 .8× 10 9/ L ,…  相似文献   

3.
于秀淳  王强 《山东医药》2010,50(38):98-99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10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5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25例(高危组),预后良好30例(低危组)。两组化疗前肿瘤体积、AKP、LDH及化疗后白细胞最低值相比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化疗前AKP≥250 IU/L、LDH≥240 IU/L、肿瘤体积≥150 cm^3对骨肉瘤预后不良有预测意义。结论 化疗前AKP、LDH、肿瘤体积及化疗后白细胞最低值是骨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化疗前AKP≥250 IU/L、LDH≥240 IU/L、肿瘤体积≥150 cm^3者预后不良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1〕,但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主要是粒细胞减少)较为常见,感染现象增多,导致化疗中断。近年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防治,取得了肯定的临床疗效,但化疗后何时开始使用G-CSF则说法不一〔2〕。本文比较肿瘤患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G-CSF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分化程度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一型。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有严重的局部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单纯手术治疗难以奏效,常需配合放疗和化疗等治疗。但大多数放疗、化疗的严重副作用使患者不能继续应用到有明显治疗效果时就被迫终止。电脉冲化学疗法是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它利用短暂而密集的高压电脉冲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抗癌药物进入细胞内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研究以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为对象,进行电脉冲化疗的体外实验,观察其在不同药物浓度及电脉冲条件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电脉冲化疗的体外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6.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为五输穴之一 ,具有健脾和胃 ,扶正培元 ,理气降逆 ,通经活络等功能。常用于治疗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膝胫痛等。近年来 ,也广泛应用于癌症的综合治疗 ,现概述如下。1 防治化疗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抗肿瘤化疗最常见的毒副作用 ,其发生率为6 2 %~ 70 %。郭景玲等[1] 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致吐 80例 ,其中双侧足三里穴注射胃复安为实验组 40例 ,胃复安肌肉注射为对照组 40例 ,总有效率为实验组为 97.5 %,对照组为 6 7.5 %(P <0 .0 5 )。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蠕动增强 ,几秒钟即松弛幽门环 ;穴位注…  相似文献   

7.
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每次贴敷12 h,1次/日,治疗3周;对照组A 32例,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C 32例,为通心贴非穴位处外贴对照组.贴药部位选择日月穴旁开3寸,此处无经络循行及穴位分布.每日左右交替贴敷12 h,3周为1个疗程.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心电图缺血状态的改变,及其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A(15.6%)与对照组C(43.8%,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C与对照组A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贴具有良好的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且穴位外贴组优于非穴位外贴组.通心贴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201021 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应用炔雌醇治疗的探讨——附100例报告喻又永中华肿瘤杂志5(6):428,1983 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均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给炔雌醇0.5毫克,每晚睡前口服一次,连续7~14天为一疗程,应用1~2疗程者占9例。结果服药一周后出现效果,显效(白细胞总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防治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化疗前3天加用生脉注射液,连续2周.对照组28例单纯化疗.观察两组相同化疗方案后白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和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两组比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对照组比治疗组变化也更明显,P<0.05;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比治疗组更高,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的患者有增加免疫机能,减轻骨髓抑制,减轻全身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化疗药物在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于自身的正常细胞存在一定的杀伤作用,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白细胞减少就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而白细胞减少是导致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治疗由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对于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其他并发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2〕。养阴生血合剂主要由地黄、黄芪、当归、玄参、川芎、麦冬、石斛等组成,具有益气生血、养阴清热之作用〔3〕,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养阴生血合剂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在腹部恶性肿瘤中磁共振弥散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定为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腹部肿瘤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对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测定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对其病变组织实质性成分较多的区域,在治疗结束后,对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再次检查.依据患者腹部是否患有恶性肿瘤分组, 68例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为恶性肿瘤组,32例患有良性肿瘤的患者为良性肿瘤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表观弥散系数,观察并记录恶性肿瘤组研究对象在化疗前后的表观弥散系数.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共检测出68例患者患有恶性肿瘤,32例患者患有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组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是0.000781 mm/s2,良性肿瘤组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是0.00189 mm/s2,恶性肿瘤组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肿瘤组的研究对象进行再次检查,化疗后其肿瘤体积较化疗前有明显减小,其化疗后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明显高于化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成像可以提高腹部恶性肿瘤检出率,得到更准确的诊断,还可以对肿瘤患者的疗效进行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血小板输注为当前恶性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治疗,去除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推广应用,给需要多次输注血小板者,减少由制备与贮存过程中白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reactions,FNHTR)〔1-2〕。本文对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后恶性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细胞因子(IL-6、IL-8、TNF-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温针灸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化疗结束后,连续2次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5×109/L者作为使用该药对象.单纯治疗组,采用惠尔血150μg,sc1次/d,连用3d.联合治疗组,化疗期间即开始使用温针灸治疗,取两侧足三里穴,1次/d,每次使用1个艾柱,直至化疗后3d.结果:单纯使用惠尔血治疗的26例共治疗73次中,治愈44次,好转29次;有12次发生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4%.联合温针灸治疗组28例共治疗68次,治愈57次,好转11次,发生不良反应3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惠尔血联合足三里温针灸治疗化疗致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且对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恶性肿瘤患者11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KPS稳定或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高于单纯化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彭嵘  邓云  杨黎娟 《山东医药》2009,49(15):96-97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的效果。方法37例化疗后PLT减少症患者,于第2周期化疗后皮下注射rhIL-1125μg/(kg·d),连用16d,或连续2次检查PLT≥100×10^9/L时停用。结果与rhIL-11治疗前比较,PLT最低值显著升高,PLT≤50×10^9/L时间明显缩短,PLT≥80×10^9/L时间明显延长(P均〈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IL-11能明显促进PLT增殖,可用于防治肿瘤化疗后PLT减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老年软组织肉瘤患者化疗引起白细胞下降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经由我院病理科确诊的原发性软组织肉瘤老年患者82例,全部采用MAID(美司钠、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及达卡巴嗪)化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在全部化疗给药结束后24 h内应用rhG-CSF注射液2.5μg/kg,1次/d,连续应用14 d至白细胞≥4.0×10~9/L停药。B组患者于全部化疗给药结束后监测血常规,当达到Ⅱ级骨髓抑制时应用rhG-CSF注射液5μg/kg,1次/d,连续应用7 d或白细胞≥4.0×10~9/L停药。观察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最低值、恢复到的最高值及恢复时间、用药时间及次数。结果 (1)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最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白细胞最高值及恢复时间略低于A组(P0.05)。(3)B组患者在用药时间及用药次数方面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 B组患者采用的高剂量短时间给药方法可确切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同时减轻患者所受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较高,HBV再激活是致命性的,因此认识HBV再激活现象并了解其防治原则非常重要.目前对HBV再激活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数据分散,本文就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相关HBV再激活的预防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之前进行常规筛查及治疗,有效避免HBV再激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综合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方法回顾性分析对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需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包括化疗前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血糖监测、运动指导等一些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在化疗期间内均可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无一因为糖尿病或并发症而终止治疗。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对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化疗期间血糖维持平稳,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应用止呕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化疗前1d至化疗结束后1周给予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化疗所致呕吐总有效控制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减轻或消除化疗所致呕吐。  相似文献   

20.
秦兰  吴雪琴  刘晓  李巍 《山东医药》2011,51(1):69-70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细胞变化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发生的时间短,感染后最高体温、感染发生率低,化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最低值高,疼痛缓解率高(P均〈0.05)。结论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能有效减轻化疗不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