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喉镜明视下胃管置入的可行性,解决气管切开病人胃管置入困难的问题。方法:18例入住ICU气管切开术后须胃管置入或更换胃管的患者,采用咽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而后按常规胃管置入方法,当胃管前端进人口咽部后,经口置入喉镜挑起舌体,明视下将胃管置人食道口、并向前推进至胃内。结果本组18例病人均顺利接受喉镜明视下胃管置入,并一次成功。结论:喉镜明视胃管置入法,能有效解决气管切开患者置胃管困难问题,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疾病愈合,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导引钢丝在特殊病人胃管置入时的护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一次性硅胶胃管置管时导引钢丝的应用。方法:将导引钢丝置入普通一次性硅胶胃管内作为支架,置入胃管。结果:14例病人均利用血液透析导管中之导引钢丝成功置入胃管。结论:改良方法能极大提高特殊病A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且操作更省时,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普通一次性硅胶胃管置管时导引钢丝的应用。方法:将导引钢丝置入普通一次性硅胶胃管内作为支架,置入胃管。结果:14例病人均利用血液透析导管中之导引钢丝成功置入胃管。结论:改良方法能极大提高特殊病人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且操作更省时,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置入胃内,使胃肠道的内容物在负压作用的吸引下流出,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缓解腹痛、腹胀,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用于胃肠道手术前后及腹腔脏器严重损伤等。然而在临床护理及操作过程中常遇有胃管不畅的情况,通过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管置入的最佳时机和方法,提高一次性置入胃管的成功率.方法 将10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全麻诱导期麻醉医生静推芬太尼5min后开始置入胃管;对照组在气管全麻后置入胃管;观察2组一次性置入胃管成功率、胃管盘折口腔、咽喉黏膜损伤的情况.结果 2组在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胃管盘折口腔、患者咽喉黏膜损伤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麻醉医生静推芬太尼5min后开始置入胃管,可提高1次置入胃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患者咽喉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5.
留置胃管就是通过胃管抽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及内容物,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临床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屡见不鲜,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能否准确、及时的一次成功置入,对于疾病的治疗、抢救,以及减轻患者的痛苦均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不同情况为患者选择适当的置管方法是成功的关键。本文对置管方法的选择、注意事项及临床护理工作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胃管置入是急诊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洗胃法和胃肠减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也是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患者烦躁不配合以及胃管未妥善固定,造成患者自行拔出和胃管滑脱移位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胃管移位、滑脱可能引起胃液反流甚至窒息。同时反复插管易造成对病人鼻黏膜损伤、身心的伤害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同时增加护理人员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因此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妥善的胃管固定是非常重要的。近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自行拔除胃管的原因分析,探讨控制患者自行拔除胃管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留置胃管患者实施预防患者自行拔管护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病人意识及合作情况评估、签署“约束带使用同意书”、防脱管警示标识的应用、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良、强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不良后果等。结果:实施预防患者自行拔除胃管护理流程可降低脱管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有助于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方法 52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的患者分为A、B2组各26例,A组在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B组气管插管后在喉镜直视下置入导丝胃管,观察2组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2组比较,B组胃管一次置入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少,置管后血压、心率更平稳,平均置管时间少。结论喉镜直视下置入导丝胃管需时较少,成功率高,损伤小,是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胃管置入的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明荣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51-151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成人胃肠减压时胃管置入长度,以达到更好的胃肠减压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置入胃管的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为45cm~55cm,观察组胃管插入长度为55cm~65cm。结果:观察组在胃液的引流量,减轻腹胀程度及胃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外科成人患者胃管插入长度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再延长10cm~15cm。  相似文献   

10.
<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外科常见的微创手术之一,术前插胃管是为了防止全麻时反流和误吸,防止胃肠道积气,避免使用气腹针和穿刺器时对胃肠道的损伤,更有利于术野的充分显露。但术前常规在病房经鼻插置胃管,由于胃管置入刺激咽喉部会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感,且很难一次成功,往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对患者的影响与舒适度的关系。方法将43例手术前需留置胃管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置入胃管,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患者清醒时置入胃管。观察2组患者置管前的心理状况,留置胃管时咽喉部刺激症状,留置胃管前、置管时、置管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术前的心理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置管后5min内咽喉部的刺激症状发生率。对照组为100%,实验组为0;对照组置管时、置管后1min、5min内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腹部手术前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麻醉诱导后,这样可减少患者很多不舒适的感觉,并且可增加插胃管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纤维喉镜在胃管置入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只要体位调整得当,尤其应用带管芯的胃管,均可以顺利将胃管置入,但亦有例外。1997年10月—2006年10月,笔者曾遇到15例多次置入胃管失败者,后在纤维喉镜帮助下胃管置入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8~78岁,平均53.6岁。其中喉挫伤5例,头面部多发伤5例,下咽食管癌2例,有机磷中毒2例,气管食管瘘1例。均经多种插管法置入胃管3~4次失败,遂采用纤维喉镜导入。1·2方法备常规胃管置入物品、纤维喉镜及配套设备。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以1%麻黄素和1%的卡因混合液收缩及麻醉鼻腔黏膜。用纤…  相似文献   

13.
在普外科、脑外科等科室的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和持续胃肠减压的患者。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用途广泛,如肠梗阻、胃肠穿孔、食管、胃肠道手术后及胆囊、胆道手术后的病人均为适应症。胃管也是腹部外科极为常用的引流管。  相似文献   

14.
对于急性消化道中毒患者,快速成功置入胃管洗胃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手段。由于置胃管对咽喉的刺激及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不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也常导致患者对置胃管产生恐惧心理,造成置管困难,甚至失败。为了快速准确置入胃管,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急性  相似文献   

15.
清醒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胃肠道的营养支持,但是留置胃管易对鼻、食管和胃黏膜造成损伤,使患者出现疼痛和不适等症状,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谨慎操作和严密观察,以防出现炎性水肿、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昏迷病人插胃管方法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昏迷病人置入胃管是临床常有基础护理操作。传统胃管插入法是以单手托头进行操作。但应用中常有失败,原因是操作者单手托起昏迷病人头部并保持一定姿势,同时又要与另一手协调配合,感到力不从心,遇躁动病人更觉困难,故易致插管失败。另外,单手操作常因重力作用导致胃管滑脱,操作时一次成功率较低。为提高单人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我们试用“双枕垫头法”为昏迷病人插入胃管,比传统单手托头法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对气管切开并食物返流病人经鼻置入鼻胃管至十二指肠进行管饲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2例气管切开后并食物返流病人经鼻置入德国进口FREKA TUBECH/FR12#、15#.100CM TR/F一次性鼻胃管至十二指肠,滴注肠内营养液及管饲药物。结果:22例病人管饲后均无出现因食物返流而引起反复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结论:把鼻胃管置入十二指肠进行管饲,预防食物返流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道营养支持,胃肠减压。但是,长期留置胃管对鼻、食道和胃粘膜造成损伤,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炎症、水肿、出血、溃疡等,使患者感到痛苦和不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国内外在胃管材料、留置时间、胃管插入方法和深度骨管留置引起粘膜损伤的处理等方面展开了很多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本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史淑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4,(18):F0002-F0002
留置胃管常临床上应用广泛,经胃管鼻饲可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等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治疗疾病,是促进病人尽快恢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另外,还可以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观察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对胃肠道、胆道手术来说,术前留置胃管还能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中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不能经口进食,需通过另一侧鼻腔置入胃管进行鼻饲,以保证其营养,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促进身体康复。2002年3月—2004年12月,本院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抢救65例患者,均行鼻饲提供营养,现将胃管置入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3例,女22例;年龄19~79岁,平均49.5岁。其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1例,帕金森病5例,丘脑出血18例,硬膜下血肿18例,脑梗死3例。均经鼻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胃管置入选用12~14号硅胶胃管,经另一侧鼻腔置入。留置胃管时间最短7 d,最长182 d,平均94.5 d。留置胃管2~3周更换1次,共置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