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总结护理干预对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肝硬化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64例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病人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手术前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术后病人自理能力分值为(127.65±15.71)分,术前自理能力分值为(93.65±1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病人6个维度的慢性肝病调查问卷分值均高于术前(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病人均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也使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早期活动对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时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腰酸背痛、排尿困难、失眠、烦躁等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舒适度提高.[结论]早期活动可以减少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余悦满  刘冈峰 《全科护理》2012,10(17):1586-158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6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术后胸痛、脾塞后综合征、腹腔积液、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门脉高压症病人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尹书梅 《护理研究》2009,23(1):164-165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腰酸背痛、排尿困难、失眠、烦躁等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舒适度提高。[结论]早期活动可以减少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应用临床路径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促进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方法:将86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后焦虑缓解情况、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医护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病人焦虑的控制程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前后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之间的176例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结果88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后,患者对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的认识、心理状态、康复状况和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前后的运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脾动脉栓塞术( PSE)患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国内导致脾功能亢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采用微创介入技术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是目前冶疗肝硬化脾亢的首选冶疗方法。作者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107例肝硬化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对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以及减轻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 对68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手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逐渐提升到正常水平,门静脉内径、脾脏有意义缩小,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方法安全、疗效肯定,术前做好充分准备、重视健康教育及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肝胆外科常规护理及术前指导;实验组根据手术时间安排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两组均在入院第2日晨空腹测基础血糖,术后24 h、48 h、72 h监测血糖,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病人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脾动脉栓塞术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心理评估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心理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20.0%vs35.0%,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脾动脉栓塞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缓解病人焦虑、抑郁,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自我监控卡对75例肝硬化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方法 将15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干预期为1年,对比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并发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运用自我监控卡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Orem自护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105例高血压门诊患者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Orem自护模式进行干预,对2组进行降压疗效评价、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定和护理满意度调查。 结果 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下降,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增加,而实验组除躯体疼痛项目外,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7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遵医用药、血压监控、护理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Orem自护模式能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病情稳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技能和自我管理培训,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和家庭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康复依从性比较,并用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自我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行为,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观察病情及效果。结果:经2—3个月康复护理干预后,5例患者自理能力均全面提高,其中1例患者完全自理,2例患者基本自理,2例患者部分自理。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7例喉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对照,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QLICP-HN)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毛敏  陈意群  胡爱龙  邱娥 《全科护理》2016,(20):2053-2056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并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总分为146.62分±8.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56分±8.29分(P0.01);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总分为68.56分±3.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49分±4.77分(P0.01);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围术期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能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据自我效能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乳腺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病人实施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制定的干预措施;应用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与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躯体、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制定的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病人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确诊的社区慢性肾衰病人,依据所住小区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生活满意度、抑郁、自护能力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肾衰病人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和生活满意度,降低抑郁及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乳癌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乳癌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对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率、对症状与相关知识的认知、并发症的预防、健康行为的养成等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乳癌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必要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干预法对提升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我效能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源性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历时4周的自我效能训练。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SF-36量表中文版评估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多为中低水平,干预4周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认知行为策略指导的自我效能训练,可有效提升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