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研究对象:(1)肝硬化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8±7)岁。并根据尺挠骨密度均值减2倍标准差以下诊断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将患者分为 OP及非骨质疏松( NOP)两组。(2)对照组: 15例男性,平均年龄(47 ± 10)岁,为体检筛选的健康人。 2.检测项目:(1)血清 IL—1β比利时Biosour公司、 TNF α深圳晶美、骨钙素(osteocalcin),r一羧基谷氨酸蛋白(BGP),美国INCSTAR公司及尿骨胶原交联(Crosslap…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时一氧化氮在谷氨酸兴奋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非典型信息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通过谷氨酸受体中的NMDA受体被激活而生成,引起靶细胞上cGMP升高,介导兴奋性递质传导。脑缺血时不同组织来源的NO可加重或缓解谷氨酸(Glu)的兴奋毒性,而一氧化氮合酶(NOS)能神经元又能抵抗脑缺血/兴奋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时一氧化氮在谷氨酸兴奋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氧化氮(NO)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有广泛生理功能的非典型信息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通过谷氨酸受体中的NMDA受体被激活而生成,引起靶细胞上cGMP升高,倡导兴奋性递质传导。脑缺血时不同组织来源的NO可加重或缓解谷氨酸(Glu)的兴奋毒性,而一氧化氮合酶(NOS)能神经元又能抵抗脑缺血/兴奋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老年COPD患者钙磷调节激素与骨矿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本文对88例COPD患者及44例正常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患者及正常人的尺、桡骨平均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骨钙素(osteocalcin,BG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降钙素(calcitonin,CT)及肺功能、血气等。结果发现:COPD患者BMD、血清BGP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BMD与BGP呈显著正相关。COPD患者血清PTH、AK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T无明显变化,BMD与PTH呈显著负相关,与AKP无显著相关性。BMD与病程、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PaO2呈显著正相关,与身高、体重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疾病血清骨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李长荣,周柱亮,寇祥,师凤国,孔凡明我们通过对133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及45例无影响骨代谢疾病患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亦称boneglaprotein,BGP)测定,以探讨其对继发骨病...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糖尿病性骨代谢异常的发病机理,我们对6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清骨钙素(osteoalain,BGP)含量测定,并将其与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空腹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作比较,以阐明其之间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正常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均系保健体检者;平均年龄50.8岁(38~76岁);无其它内分泌代谢疾病,检测1周内未服含高钙、磷食物与药物者。(2)2型糖尿病组63例,符合1985年WHO提…  相似文献   

7.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刘芳综述俞茂华朱禧星审校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aciddecarboxylase,GA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脑、胰岛等组织内。近年发现它有两种异构形式:分子量为6448...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口服大剂量脉冲1,25(OH)2D3的作用和特点,采用每周3次3.5μg1,25(OH)2D3和碳酸钙口服治疗。13例常规治疗无效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动态观察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开始病人的iPTH水平逐渐减低,6个月中由1111±344ng/L降至492±218ng/L(P<0.01),下降幅度为57.5%±11.5%;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亦显著降低,与iPTH呈显著正相关;在治疗中血钙显著增高,血磷无显著变化。该疗法效果显著,认为治疗中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以及治疗个体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患者钙代谢的变化姜全心李甲臣刘子英我们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了肺结核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骨钙素(OS)等钙调节激素以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含量,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清及尿中钙(Ca)、磷(P)、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Bcl2gene,firstdetectedasapututiveoncogenelocatedneartothebreakpointoft(14,18)(q32,q21)translocationsinhumanfolic...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DCC基因(VNTR)的杂合性丢失和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DCC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和Bcl-2蛋白过度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胃癌组织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发现,胃癌(信息个体)LOH发生率为545%(18/33),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30/50);ⅢⅣ期胃癌LOH发生率(822%,15/18)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20%,3/15)(P<001);Bcl-2蛋白的表达与DCC基因的LOH及胃癌大小、分化、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临床分期及Latlren’s分型无显著相关。结论:以上结果提示,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DCC基因的LOH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其致癌机制与Bcl-2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了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cDNA,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其全部核苷酸序列予以确定后,将此编码585个氨基酸、全长1758bp的cDNA重组入pGEX表达型载体中,通过原位杂交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并通过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接口处读码框架无误,为谷氨酸脱羧酶重组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粉喘型(pinkpuffer,PP)患者的营养不良尤为突出。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常常有体重进行性的下降,称为“肺恶液质综合征(pulmonarycachexiasyndrome)”[1]。COPD患者呼吸肌肌群功能的下降、易感染,亦常为营养不良的后果,故为这些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成为治疗的合理组成部分[2]。本组研究目的为应用高脂肪类营养物质对COPD患者进行夜间营养支持治疗,评价其对COPD患者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氧耗量(·VO2)、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肝硬化骨病的形态机理,方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5例肝炎肝硬化的血清进行了骨钙素,甲状旁腺素(PTH)及降钙素(Calctionin)的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的骨钙素(Ga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PTH高于正常,血钙低于正常,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激素与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总量固红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按Child分级,C级患者的Gal及PTH明显高于A级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支气管哮喘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在实验性大鼠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采用3H-L-精氨酸转化实验检测鼠肺组织NOS活性[1]及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化染色[2]。结果表明,哮喘组的诱生型NOS(iNOS)活性增加152.39%~249.40%,而原生型NOS(cNOS)活性则降低61.81%~64.84%(P<0.05);致敏组iNOS活性较对照组增加67.81%(P<0.05),cNOS活性则无甚改变。NADPH-d组化染色显示,哮喘组的气管、细支气管上皮均有整片深着色。哮喘时iNOS活性常呈上调,而cNOS则下调,且iNOS的上调作用尤早于cNOS的下调。提示哮喘时的气道炎症性改变,发生于气道平滑肌收缩及内皮损伤之前。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探讨HCO3-分泌的调节及其转运的离子通道。取大白兔近端十二指肠,置于尤氏小室间(UssingChamber),测定血管活血肠肽(VIP)、前列腺素E2(PGE2),二丁酰环磷腺甙(db-cAMP)及电刺激(EFS)对碳酸氢盐(HCO3-)分泌量、电流(Isc)和电位差(PD)的影响,以及缺氧、缺氯、缺钠和加入DIDS(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acid)、哇巴因(Ouabain)和神经毒素(Tetrodotoxin,TTx)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示,VIP、PGE2、db-cAMP和EFS均刺激HCO3-分泌和Isc、PD的升高,而缺氧、缺钠和哇巴因呈抑制作用。DIDS和缺氯则完全抑制由PGE2引起的刺激作用,部分抑制(50%)由VIP的刺激作用,而对db-cAMP则无抑制作用。TTX抑制由EFS引起的作用。HCO3-分泌与VIP、PGE2及db-cAMP引起的细胞内cAMP水平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氟嗪酸(OFL)与复方新诺明(SMZco)治疗急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OFL与SMZco清除直肠和阴道大肠杆菌类的能力、尿路感染再发率和耐药菌株的多发等加以比较。结果:①OFL与SMZco的治愈率相近(P>005);②OFL3天与7天疗法疗效相同(P>005);③在清除直肠的大肠杆菌类,OFL较SMZco效果更好(P<001);而清除阴道的大肠杆菌类,两组间效果相近(P>005);④治疗后直肠和阴道抗药菌株的产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OFL和SMZco7天疗法疗效相近,对不适用SMZco者,可用OFL取代;②OFL3天或7天疗法与SMZco7天疗法的治愈率相近,故宜选用OFL3天疗法;③OFL与SMZco均较少发生抗药菌株  相似文献   

18.
破骨细胞成熟和活化以及骨吸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丰骨细胞(OC)分化成熟和骨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成骨细胞(OB)在OC产生和功能调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由单核前体分化发育成OC是在OB分泌细胞因子如巨噬系集落刺激的因子,白细胞介素(IL)-11、IL-6等提供微环境和胞膜上破骨细胞分化分子直接指导下完成的。OC骨吸收同样有OB参与,表现在骨形成中分泌基质活性分子,如骨钙素、骨桥蛋白等对OC移行粘附,皱折缘形成、泌酸和酶等功能的调控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烧伤后胃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两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30%TBSA(totalbodysurfacearea,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n=64),分别检测伤后1,3,6,12,24,48,72h胃组织中NO含量及原生型NOS(cNOS)和诱导型NOS(iNOS)的活性,并分析NO含量与两型NOS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烧伤后胃组织中iNOS活性与NO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伤后3h即显著高于伤前,伤后12h达峰值,后有所下降但至伤后72h仍明显高于伤前,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而cNOS活性呈下降趋势,于伤后6h达最低值,后渐回升于伤后72h基本恢复正常,cNOS与NO相关不显著(r=-054,P>005).结论烧伤后胃组织中NO的变化主要受iNOS活性影响,而iNOS活性上升,cNOS活性下降可能与烧伤后胃的某些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何忠平综述陈佩惠审校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Owen1835(Rialliet,1895)]是英国人Peacock1828年首次于伦敦人体中发现,由Owen(1835)定名的,简称为旋毛虫。它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